李清強
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CA)會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文獻報道,ANCA 相關性小血管炎(AASV)是一組包括韋格納肉芽腫、顯微鏡下多血管炎及特發性、壞死性、新月體性腎小球腎炎等疾病的綜合征[1],在西方國家是最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2]。腎臟為本病常見和致死性受累部位,ANCA 陽性的腎炎被稱為ANCA 相關性腎炎,也稱為原發性急進性腎小球腎炎,病情多進展迅速,如不及時治療,往往造成不可逆的腎小球損害而導致終末期腎衰竭[3]。我國對此類的ANCA 相關性腎炎報道不多,近幾年來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腎臟內科新診斷出400 多例,說明該病在我國也不少見[1,2]。ANCA 已逐漸受到重視,為了探討兒童腎病中ANCA 相關性腎炎檢出率以及ANCA 測定在ANCA 相關性腎炎早期診斷的意義,本研究對296 例腎病兒童進行ANCA 檢測并與腎病相關的生化檢測情況進行初步分析和探討。
1.1 樣品選擇樣品來源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門診與住院的腎病兒童血清296 例,均具有腎病的一種或多種臨床癥狀或臨床已明確診斷為各種腎病。在該院體檢正常的兒童血清樣品50 例作為正常對照組,經ANCA 檢測陰性的樣品中隨機選取50例作為陰性對照組。296 例血清樣品經ELTSA 法測定ANCA 為陽性的37 例為ANCA 陽性組。
1.2 材料采用美國Zeus Scientific,Inc 公司生產的ANCA 酶免試劑盒。上海科華KHBst-360 自動多功能酶標儀。日本日立7170A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生化檢測試劑是:Cr 試劑(日本第一化學株式會社)、Urea(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 方法空腹抽血2ml,2 000rpm 離心5min 分離血清。ANCA 測定應用ELISA 法。原理:患者血清中含有的特異的抗體與反應板上包被的MPO 和PR-3混合抗原結合,加入酶結合物后與結合在固相上的抗體結合,經過孵育、洗滌洗去未結合的抗體及酶標結合物,加入底物后顯色深淺與標本中抗體的濃度成比例。操作及結果判定嚴格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生化指標(Cr、Urea)用酶法檢測,操作嚴格按日立7170A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操作規程進行。
1.4 統計學方法統計分析用SPSS 10.0 統計軟件。檢測結果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96 例腎病患兒臨床表現為腎病初期癥狀者186 例,其中血尿154 例,ANCA 陽性20 例(12.99%),浮腫32 例,陽性4 例(12.50%)。臨床診斷為腎炎42 例,ANCA 陽性9 例(21.43%),腎病綜合征68 例,陽性4 例(5.88%)。
ANCA 陽性組與ANCA 陰性組以及與正常對照在腎病生化指標(Cr、Urea)方面比較均無統計學差異(P均>0.05)。

表1 ANCA 陽性與陰性及正常對照各組之間 血清Cr、Urea 水平比較
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是一簇能與人中性白細胞胞質成分反應,并與臨床一些炎性疾病密切相關的多樣化的自身抗體。最早是在壞死性或新月型腎小球腎炎患者的血液中發現的,是近10 多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診斷原發性小血管炎的重要檢測項目[3,4]。ANCA 相關性小血管炎(ANCA associated systemic vasculitis,AASV)是西方國家最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5],是一組可累及全身各臟器的疾病,也是繼發因素所致快速進行性腎小球腎炎的常見原因[2]。本組結果顯示ANCA 在腎病患兒中檢出率達12.50%,可見兒童AASV 累及腎臟病變的可能性較大,應引起重視。而且有文獻報道該病采用腎穿刺活檢證實有一定的困難,尋求一種早期診斷的指標顯得尤為重要[3]。目前臨床已將ANCA 相關性腎炎歸入原發性系統性血管炎的腎損害范疇,血清中存在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正是本病最具特征的佐證[6]。本組研究中,ANCA 陽性組、ANCA 陰性組及正常對照組中血清的Cr、Urea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說明依靠血清生化指標是無法鑒別更無法診斷出ANCA 相關性腎炎,但能依靠ANCA 檢測作出鑒別并對進一步的診斷起重要作用。從本實驗結果表1可知ANCA 陽性組Cr 水平為(73.23±139.71)μmol/L,Urea 水平為(6.82±11.91)mmol/L(SD 值較大,這是由于該組有2 例腎衰的患者樣品,其血清Cr 和Urea 含量較高而引致這種情況的出現)。這種情況反過來又更證明了Cr、Urea 不能反映ANCA陽性與陰性之間的差異,因為腎衰已不是腎病早期,腎衰患者標本可不計算在內,那么陰陽兩組間的比較將更無差異。
本組研究還發現ANCA 陽性組37 例中臨床診斷為腎衰的有兩例,其發病率為5.4%(2/37),這與文獻報道老年患者高達91.1%相差甚遠,其原因可能是兒童腎臟的代償能力較好,這提示我們ANCA相關性腎炎的疾病進程與預后兒童與成人可有所不同,他們之間的區別尚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對于ANCA 相關疾病的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清楚,在一些體內外實驗研究中發現,ANCA 是通過激活毛細血管中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引起溶酶菌釋放,導致大面積血管或組織損害;或ANCA 引發T 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協同造成組織損傷(如造成腎小球腎炎、小血管炎等)的結果[3]。
因此,檢測血清中ANCA 對ANCA 相關性腎炎的早期診斷、治療與療效分析都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特別是兒童患兒。兒童AASV 累及腎臟病變的可能性較高,即腎病患兒中有一部分為ANCA 相關性腎炎,血清中存在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是本病最具特征的佐證,其發病機制、治療及預后等有它自己的特點,應引起重視。
依靠血清生化指標無法鑒別或診斷出ANCA相關性腎炎,只能依靠ANCA 檢測;在腎病早期血清中已可檢測出ANCA,所以血清ANCA 檢測在ANCA 相關性腎炎的早期診斷中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