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本主義教育思想要求任課教師尊重學生特殊才能,為學生展現自我提供更多機會。任課教師應意識到每個學生都擁有獨特的個性與思考認知習慣,避免教學評價與定期考核影響學生的自主決策能力與既定的學習規劃。文章分析了人本主義教育理論在小學英語教育體系中的運用模式,深入分析了在教學活動中踐行人本主義價值觀的具體方法與途徑,為現代化英語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論參考。
關鍵詞:英語教育;人本主義;語言學習
采用人本主義教育理念調整新時代的英語教學思路有著特殊現實意義,現代語言學研究顯示,緊密協調的社會性人際關系有助于學生個人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小學生對內在語言運用規律的掌握程度取決于學生自我意識的強弱,人本主義教育理論重點強調任課教師在課上有技巧地培育小學生群體的自省能力,使學生能夠時刻準確評估自身學習狀態。
一、 采用人本主義教育理論優化課堂教學模式的現實意義研究
為挖掘小學生群體內在的學習潛能與語言天賦,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達到并保持較好的學習狀態,任課教師有必要借鑒現代化的人本主義教育思想優化調節我國小學英語教學模式,幫助需要指導的小學生發現能夠與自我意識與個性習慣相吻合的英語學習技巧與認知途徑。任課教師必須在英語課堂上為小學生群體創造完善和諧的受教育環境。小學英語教師應在新型英語課堂中扮演學生學習的督促者與指導者的角色,而非將自身意志強加給小學生的課堂教學權威。任課教師既要密切關注小學生群體在智力層面的成長與發揮,又要觀察學生的情感需求變化與影響其課堂學習的精神性因素。在課堂師生交流過程中不斷鼓勵小學生主動探究語言問題,合乎規范地發揮自身的創造力與分析能力,自行找出適合自身狀況的英語學習方法與語言應用規則。這一滲透了人本主義教育思想的全新教學模式順應了未成年學生的自然天性,滿足了小學生群體的客觀心理需求,為學生創設了實現自我價值的新途徑。
二、 在小學英語教育中踐行人本主義教育理念的具體路徑研究
(一)有目標有計劃地開發利用潛在教育資源
為了在實踐中切實貫徹人本主義教育理念,任課教師應改變數字化教育資源的運用方法,使通過信息技術搜集的教育資源能夠用于培育學生應對變化能力的訓練。任課教師必須找準使用信息資源的途徑,與小學生協同發掘現有課堂教學素材的利用價值,與教育專家合作制作能夠鼓勵學生自由思考的精品課程,改變小學生群體完成課堂學習任務的方式與記憶新知識的節奏,以人本主義原則為依據調整小學英語教學體系,任課教師應利用好技術性因素提高教學內容的豐富性與可信度,任課教師應當成為高質量課堂教學內容的生產者,盡可能推動課程體系優化發展,以此促進現代社會英語教育的進步。
(二)改變課上師生關系,保證學生對學習活動的主導權
任課教師應將小學生群體設定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以小學生為教學中心與出發點開展各項基礎性教學活動。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減輕其心理壓力,任課教師應鼓勵學生自由發言,提出對課堂教學中各個環節的批評意見,教師可適當聽取班上學生的反饋信息,采納學生提出的具備可行性的教學模式改進建議。任課教師應當意識到新時代語言教學的重心在于學生而非教師本身,任課教師應督促小學生群體主動開發自身對英語的興趣,使學生在課上自主探索過程中了解更多的英語知識,在人本主義英語課堂中小學生應當擁有自主調整學習節奏與速度的權力,任課教師不應對學生施加強制性的外部影響,避免對小學生的個性成長與學習習慣培養過程造成過大壓力。
(三)調整課后學習效果評估標準與教評體系
滲透人本主義教育思想的小學英語教學評價體系應當以小學生的自測自評代替任課教師的權威性測試與評價方式,有節制地提高小學生群體在現有教學評價體系中的參與度,以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與學習自主性為新的主要評價標準,承認人與人之間思維方式與語言學習天資的巨大差異性,提高評價的開放性與整體性。任課教師必須基于人本主義教評原則構建多元化的集體評價與師生合作評價并行機制,改變做出評價的行為主體與具體的評價指標,使小學時期各階段的教學評價貼近小學生群體的個性演變發展歷程,進而以人本主義理念為核心,全方位重構小學英語教育考核評價體系,精確評估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
三、 基于人本主義教育思想優化小學英語教學方法的策略分析
(一)調整英語課堂學習計劃,建立師生協同研討機制
任課教師應重視作為語言學習者的小學生群體的需求,淘汰傳統的過于形式化的教學方法,采用全新的溝通式教學法構建師生課上合作研究機制。小學英語教師可指導學生充分利用課外活動機會在未經預先演練的情境中使用課上所學的英語知識,在英語教育中必須突出語言溝通對話的流暢性,不應一味強調語法的嚴謹性與句式完整性。人本主義教育觀強調語言教育的實踐性與個人性。因此,任課教師必須設置能夠體現語言的組織性、促使小學生發揮思維創造力的特殊對話情境,鼓勵學生在不同情境中感知判斷語言特性與靈活使用英語對話技巧,使學生自行總結語言學習策略。例如,在講解“In the library”這一單元的英語知識時,任課教師應制訂完善的教學計劃,在課上教學活動中扮演好幫助者角色,在教學過程中列舉和語言應用實踐有相關性的真實案例,為學生提供爭議性的探究主題,如怎樣在圖書館中使用英語矯正他人的不文明行為。教師可組織學生排練以此為題的課上小短劇,使學生在情境化課堂活動中學習Dont引導的祈使句的具體使用方法。一部分小學生負責陳述各類被禁止事項的英文表述方法,而另一部分小學生負責聆聽并在紙上寫出這些英文短語和句式。班上所有學生都必須輪流參與這一趣味情景表演活動。這一教學模式能夠使得小學生群體在短時間內學會以Dont...表述某些在圖書館內被禁止的活動,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個性化語言學習環境
每一個小學生都有著不同的思考問題的方法與學習習慣。任課教師應在小學英語教育中突出個性化教學原則,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的參與性與學習內容、學習目標的針對性,為學生創設合乎心智發展規律的語言學習環境,督促學生進行持久的漸進式語言學習,使學生在有利條件下充分發揮自身學習能力,獲取更好的學習成績。例如任課教師指導學生學習“Chinese New Year”這一單元時,可鼓勵學生將新年家庭聚會時見過的自身家庭成員用英語寫成結構清晰的介紹小短文,通過任課教師可在課堂上要求學生用英語介紹新年時最開心的事、家里做了哪些菜、長輩新年時說了哪些期許的話等。由于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強、英語語言知識積累較為豐富,任課教師可為其布置個性化的學習任務,使之發揮自身語言學習能力。例如,要求學生用英文翻譯我國新年時一些家喻戶曉的歌曲歌詞等。任課教師應秉承人文教育思想,為班上學生設置分層次的學習任務,使學生在適宜的學習環境中養成正確的學習態度。
(三)通過設計課上提問與信息反饋環節促進學生融入教學活動
任課教師必須在英語教育中添加更多的隨堂問答活動,通過提出有特殊意義的問題有力地調動班上所有學生的注意力,使之持續地跟隨任課教師的授課步調與講解節奏,在傳授語言學習經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分析問題與答案之間的因果聯系,自行推理出合乎邏輯的答案。任課教師在課前所提出的問題必須建立在一般性的、具備探究意義的假設基礎上,使學生有足夠的思維工具與分析方法可供利用,盡量降低小學生群體自主尋求問題具體答案的困難程度。任課教師必須在提問環節喚起學生的求知欲,在學生的求解活動中發現并指出其基礎不扎實與對英語語法理解有偏差的學習誤區,幫助學生調整求解策略。例如在學習“Our animal friends”這一單元時,任課教師應在講解本單元英語詞匯之前向學生提出能夠引導學生學習方向的問題,如“同學們,你們的生肖屬相是什么?”“請使用英語介紹自己生肖屬相的外形特征和喜好。”等能夠獲得學生積極反饋的問題,使小學生群體在尋求教師所提出的問題的具體答案時能夠使用課上所學的英語句型、詞匯、語法知識表述自身獨特見解。任課教師還應控制好小學生群體回答問題的節奏,為評析學生所提供的各類答案留出足夠的課上時間,盡量為學生提供正面的激勵性反饋信息,大力表揚每一個找到問題答案的小學生,避免減少學生尋求問題答案的熱情。
(四)調整師生互動模式,創設融洽學習氛圍
任課教師應發揚人本主義教育理論的優點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授課模式,創造能夠使學生掌握部分行動主動權的學習環境,使小學生敢于在課上發言闡明自身對英語學習的見解。任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盡量使用溫和風格的語言,體現出教育工作者應有的涵養與道德素質,盡可能地包容小學生在課上活動中的無心之失,充分尊重小學生群體的獨立人格,吸納小學生建議中的可取之處,與班級學生之間建立平等互助的良好關系,減輕學生在課堂學習活動中的心理壓力,樹立平易近人的人民教師形象。例如在學生學習“Colours”這一單元時,任課教師可與學生共同制作以課文中涉及的8種主要顏色(red、white等顏色)為主的生日卡,在制作過程中訓練學生辨別形容色彩的英文詞匯,任課教師還可帶領全班學生齊唱“Colour song”這一經典歌曲,使學生在手工游戲中學習英語知識,構建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
四、 結語
綜上所述,任課教師應順應新課改潮流,學習并運用新的人本主義教育理論,調整小學英語教學模式,改變課堂學習環境。任課教師必須采用各類手段激發小學生的學習潛能,改變學生的精神面貌與學習習慣,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倪紅宇.淺談英語教學中的人本主義教學原則[J].戲劇之家,2016(3):147+149.
[2]吉逢.踐行人本理念 提升英語教學實效[J].名師在線,2018(21):48-49.
[3]李承春.人本主義視角下小學英語語音教育問題與對策分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9):83-84.
[4]曹婉.基于多元學習理論的小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可持續發展研究[J].才智,2019(23):106-107.
[5]顧慧萍.人本主義理論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16):258-260.
作者簡介:
王熙,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市楓橋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