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毅弘
【摘 要】群眾是社會的基本組成部分,群眾文化同樣是社會文化的重要成分。群眾文化的發展在社會文化的發展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新形勢下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展開探討,著重分析當前群眾文化的建設和未來群眾文化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群眾文化;社會文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24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1-0214-01
所謂群眾文化,是由群眾為主體自發形成的能夠滿足群眾自娛自樂需求的文化,是一種能夠極大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滿足精神文明發展需求的大眾化社會性文化。群眾文化的大力發展,可以有效提升群眾的幸福感,滿足群眾們的精神文化需要。出于發展社會文化、維系社會安定和諧的目的,應當在新形勢下積極關注群眾文化的建設和發展,致力于人民群眾精神文明建設。
一、新形勢下群眾文化的建設
(一)依托群眾文化隊伍
群眾文化是群眾的文化,群眾文化的發展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推動,因此要加強群眾文化隊伍的建設,堅持以人為本,壯大群眾文化隊伍。在壯大隊伍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出一支骨干隊伍,骨干隊伍的成員可以是村干部、社區管理人員,也可以是人民群眾的志愿者,要積極發揮骨干隊伍的力量和作用,推動各村或社區內的群眾文化建設,以及推進各項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此外,通過講座以及臨時聘請先進村子和社區群眾文化建設先進人員的方式,來加快自身的群眾文化建設進程。
(二)弘揚傳統文化,兼容外來文化
群眾文化具備多樣性的特征,在建設群眾文化的過程中,既要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也要順應社會形勢及廣大人民群眾日益變化的精神需求,積極吸收外來先進文化,將其融入到日常的群眾文化活動中去,并且做好群眾活動中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的融合,積極促進群眾文化的創新,以此為群眾文化建設注入新的活力,保障群眾文化經久不衰。
(三)加強群眾文化活動需求的基礎設施建設
伴隨社會經濟的發展,近年來我國在社區文化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日漸增多,相比過去有了長足的進步,然而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及整體的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相比,仍舊較為滯后。這種滯后在群眾文化活動和建設中的表現主要為:我國對基礎設施的投入較少,使得群眾在開展諸如廣場舞、扭秧歌等群眾文化活動時頗受阻礙。因此在新形勢下要大力發展群眾文化活動,便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從而為群眾文化的建設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二、新形勢下群眾文化的發展
(一)制度著手,為群眾文化發展提供保障
群眾文化的發展,離不開國家政府的支持。自黨的十八大以后,中央提出了大力發展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和建設群眾文化的新要求,國內的群眾文化發展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群眾文化的發展,離不開制度的保障,因此需要各級政府出臺完善的法律法規,依托法律法規帶來的行政力量推動群眾文化的建設,對群眾文化的積極建設給予褒揚和肯定,對當前不少農村地區依然存在的惡性賭博事件,也要加大監管和處罰力度,對以賭博為首的鄉村惡俗進行整頓,從而為群眾文化的發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走向市場,群眾文化發展要形成產業化
群眾文化的發展,不能僅僅依靠國家的宏觀調控,要將群眾文化的發展與市場經濟掛鉤,使群眾文化走向市場。通過基礎設施的建設、群眾演出的服裝等各項環節與經濟利益掛鉤,讓更多的人看到群眾文化發展背后蘊藏的經濟效益,形成自發的產業化、規模化發展,由此擴大群眾文化發展規模,促進群眾文化的發展。群眾文化的發展不能固步自封,在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要積極應用抖音、快手等APP,將各地的群眾文化展現到全國,從而影響到更多的社會群眾,改善民眾的生活。要想取得規模化發展,便離不開市場經濟的推動,因此要將群眾文化與經濟效益掛鉤,形成專業的市場推動團隊,促進群眾文化發展。
(三)重視傳統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作為人民群眾自發形成的自娛自樂的文化,群眾文化的形成與當地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內蒙古地區的那達慕大會便是與其剽悍的民風、摔跤的傳統有關,南方的賽龍舟便是與其地處水域及屈原故地等因素有關,群眾文化的形成同樣如是。如我國的扭秧歌、舞獅子等均是與當地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傳統群眾文化。在地域聯系加強的今天,我們要積極發揮當地特色,傳承傳統文化,順應社會歷史變革趨勢,有意識地吸收外來文化,提升群眾文化的發展活力。在這個過程中,要立足傳統文化,以傳統文化為基礎進行吸收,不能盲目創新,盲目引進外來文化。
三、結語
作為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群眾文化的發展順應著社會經濟發展以及人民群眾與日俱增的精神文明需求,能夠有效維系社會的和諧和穩定,因此要注重群眾文化的建設和發展。從根本上來說,群眾文化是群眾自發形成的、自娛自樂的、喜聞樂見的文化,因此在發展群眾文化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群眾的意見,傾聽群眾的呼聲,立足傳統文化根本,兼容并蓄吸收外來文化的精髓,發展出適合本地區的群眾文化。
參考文獻:
[1]陳磊.關于群眾文化藝術發展的探討[J].明日風尚,2018,(22).
[2]王莉.新形勢下縣文化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創新思考[J].長江叢刊,20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