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雪純
這是我走上教師崗位以來的第一個寒假,也是我所經歷的最不同尋常的一個寒假。網絡上調侃說,寒假假期余額不足還能充值的愿望仿佛在今年實現了,但對我來說,我打心底里希望這個假期能快點結束,能夠早日回到我熟悉的校園,回到我幸福的教室,見到我那一個班可愛的孩子們,希望一切都能歸于平靜,國泰民安……
這個寒假,這場戰役,我想為中山的團結點贊。
來到中山,我有幸結識了一群優秀而團結的同伴。我的師傅聞靜老師,以溫潤如玉的性格、循循善誘的素養,對我言傳身教,為我排憂解難;同組的伙伴們通力合作,積極應對著工作不斷帶來的挑戰,加緊研讀教材,分工錄制微課。因為分工細致而明確,我們的工作進行得有條不紊,可謂繁多卻不雜亂,緊張卻不慌張。
時間緊任務重,這就更需要我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我們細化分工,主動承擔著分內分外的工作任務。年輕教師熟練地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尋找豐富的教學資源、更加快捷的微課制作和在線教學方法;年長的教師運用多年積累的經驗,編輯和修改課程方案,安排教學計劃,和家長進行溝通。作為入職不久的年輕人,我為自己能在中山這樣團結的大家庭中磨煉、成長而感到幸福。
這個寒假,這場戰役,我想為中山的認真點贊。
歷時一周,我們第一期的四節微課制作接近尾聲。從微課錄制的技術學習,到平臺上傳方法的錄屏討論;從PPT精確到動畫順序的精雕細琢,到微課腳本逐字逐句的層層打磨;一遍遍上傳下載,一次次推翻重來,一場場電話會議,一個個無眠夜晚……每一個十分鐘的呈現,背后都隱藏著我們不敷衍、不將就的倔強,而最后的完美,都令人由衷地生發出溫暖和感動。
在這個過程中,我還看到了我們中山教師因愛而不停歇的“瘋狂”。在中山,我是一名班主任,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是政策的傳達者和落實者,是家校的聯絡者,是班級的組織者。在中山,我也是孩子們的語文教師。作為教育者,中山人即使拼盡全力也不愿看到任何一個孩子掉隊,所以,我們愿意,為了錄制一節完美的微課,點亮深夜家里最晚熄滅的那盞燈;我們愿意,為了安撫孩子們的內心,在零散而稀少的休息時間里掏出一顆真心,寫下大段大段的書信;我們愿意,為了讓孩子在家學習也能更高效地汲取知識,不停重復著學習單和學習任務的修改核對。
這份認真,是屬于每一位中山教師的成績,也是每一位中山教師為新教師上的最有意義的一課。他們告訴我:“為師者,當如此。”
這個寒假,這場戰役,我想為中山教育的大愛點贊。
為孩子們照亮前行的路,一路上,我們從不孤單,這是中山給我的力量。
這個假期雖然忙碌,但完成了一項項嚴謹的研討之后的輕松感,聽到一聲聲孩子稚嫩的“老師,我聽懂了”之后的成就感,結束了一整天的煩瑣工作之后的安心,看到孩子們生活精彩瞬間的欣喜,種種情景都讓我無悔自己的選擇,無悔對中山的選擇,無悔將中山精神根植于心。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云推動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在這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我愿成為孩子們的一棵大樹,在中山的森林中茁壯成長,也為那一份大愛、那一種責任,奉獻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