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耀華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狀態,大中小學生不能如期開學,有的低齡段學童的寒假生活甚至延遲了四五個月之久,而我們并未停止學習和工作的步伐。“停課不停學”也成為我們特殊的經歷和寶貴的財富。
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類帶入了信息時代,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打破了人們生活和學習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疫情期間,網絡直播授課在全國教育領域大范圍的鋪展開來,師生在校園之外開啟了各自的工作和學習之路。
筆者親歷了兩個多月的主播生涯,對這種親身體會的網絡教學方式有了更多的領悟和認識。現分享如下。
網絡直播授課優勢明顯
1、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不僅對于授課者,還是學習的主體,只要具備基本的終端設備,手機或者電腦,以及現在無處不在的網絡,隨之5G時代的到來,便可以展開隨時隨地的工作和學習。
2、從視聽效果而言,可以完全清晰的共享教師的課件,也可以通過釘釘的回放功能查缺補漏。而線下教學,由于班容量大,座位的設置及班集體紀律秩序的管理等因素的影響,有的學生可能會在聽課及教師的課件板書演示等方面產生一些不便和遺漏,這一點是網絡教學的強大優勢。
3、對于知識的落實考核方面,教師可以通過視頻會議來抽檢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狀態,關于學生的聽課時長的數據和作業提交數目的統計都可以幫助教師減輕負擔來監管學生的學習效果。
4、可以共享到更多的優質的教學資源,我校畢業班的網絡授課期間,通過安排優秀教師的全年級聯播進行培優,這一點在線下由于空間的限制是無法實現的。
5、通過釘釘網絡授課具備自動保存和回放功能。所以學生如果課堂有疑惑或是注意力分散之際沒有認真關注到的知識點,可以通過課后的回放功能及時的查缺補漏,而且通過釘釘上傳文件可以保存長達六個月之久,這一點對于師生來說都非常的便捷。
與線下教學相比也具有很多的不足之處
1、與線下教學相比,最大的不足之處是由于未成年人的自律性不夠,無法直面進行監管,所以之后由于家長的先行復工,部分學生后期的網課學習成為空設,僅僅打開直播功能,或游戲,或玩耍,教師都無從管理,所以,網絡授課不可能完全取代線下教學。
2、互動性不夠。網絡授課具有延遲性,不能得到學生的第一時間的反饋,對于學情的分析和了解缺乏辨識,進而授課者會無意識的減少互動環節,使得課堂的知識容量無形加大,而學生的接納程度反而降低。不僅師生的互動性不夠,生生之間也缺乏團結協作,對于一些學習能力的培養,比如合作探究,話題討論也是非常不方便的。
3、不利于青少年學生的身體發育和健康狀況,長時間面對電腦對教師而言產生一系列的肩頸問題和視疲勞問題,對未成年人而言,造成視力水平的下降和近視程度的進一步加深,缺乏運動鍛煉,身體素質和體育水平也倒退了不少,復課之后很多地方都不得以取消了體育中考的科目。
4、教育本身是為了人的更好的成長,除了知識的學習和積累,還有情感和心理的健康發展。線上教學,師生彼此面對的是生冷無情感的機器設備,長久后缺乏有效溝通的橋梁。網課歸來后,學生呈現了很多問題,比如沉溺于電子游戲,與家長的矛盾沖突增加,面對突如其來的學習壓力,性格暴躁,等等。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不乏有些還在脫穎而出,培養了更獨立的學習精神,更嚴格專注的自我控制意識,更多的關注到社會生活,增強了時代感和使命感,也不乏有同學在線上的表現更優于線下。
5、線下學習中,在校園這個大的集體環境中,有利于形成有特色的班風班規,班級凝聚力也對每個孩子的成長起到積極向上的作用,而線上對于這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養成是不具備優勢的。線下教學更具有生動性,靈活性,教師可以隨時感知到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時調整授課的方式和節奏,也益于增進師生的情感。
6、線上無法進行準確的知識考核和測評。學生分散在各自的家中進行學習,階段性的知識檢測在功能上可以通過各種考試軟件來實現,但中學生還是缺乏自律性自覺性,所以成績的檢測結果并非真實有效。
總之,線上線下教學各具優勢,各有不足,優劣互補。網絡授課也就是在線課堂,空中課堂,優勢突出,既解決了地域限制,又打破了教育局限,還豐富了上課場景。對學生而言也是有好處的,不會因為天氣、場地、出行、空閑時間等不確定因素影響學習;但同時網絡授課對教師而言也是一種考驗,需要更多的考慮到學情,有效的整合網絡教學資源,在授課過程中更精準的做到重點突出,難點的突破,預設和生成之間能夠更好的轉換與對接。而很多教師在后期的教學中,容易出現以知識的傳授為主,忽略對學生三觀的培養和升華,更無法進行分層教學,無法直面去輔導學習有困難的同學,所以備學生甚至比備課更為重要。在板書的書寫及作業的批改方面線下教學也更為方便,學生網課期間通過線上提交圖片來打卡作業,但由于上傳的圖像不清模糊等原因,教師批改起來費時費力難度大,無形增加了負擔,也不能第一時間和學生進行反饋!
所以在未來的教育道路上,尤其是中小學教育中,根據未成年人的身心發展特點,線下教學和網絡授課同時并將長期并存,使教學資源和不同方式的教育優勢得到更好的共享和發揮。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努力將兩者更好的結合起來,不斷的學習,具備更多的技能,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才能走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