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德敏,郭慶善,戴誠霖,周紹馳,徐志好,崔俊琰,袁禛嶽
(1.沈陽工學院遼寧省數控機床信息物理融合與智能制造重點實驗室,遼寧 撫順113122;2.沈陽工學院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遼寧 撫順113122)
遼寧省丹東市是全國的柞蠶生產基地和絲綢工業基地,放養規模和蠶繭產量分別占全國的25%和全省的40%。近年來科學養蠶水平進一步提高,農民收入顯著增加,主要部分來源于蠶蛹,因其營養價值高[1],深受市場的喜愛。但是目前蠶蛹脫殼環節主要采用手工作業,去殼效率不高,嚴重制約著當地蠶蛹市場的快速發展,為了提高加工效率,解決勞動力低下的問題,有必要研究去殼設備,并采用自動切割方式實現全自動加工[2,3]。同時也是為了更好的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使蠶蛹的美食走進千家萬戶,從而進一步的提高蠶農的收入。
為了提高蠶蛹的利用率和蠶蛹食用的適口性,可以在蠶蛹食用之前把蠶蛹和外殼分離,這樣不但提高了蠶蛹食用時的風味[4],而且提高了利用價值。本設計采用機械的方式使蛹皮和蛹體分離,重點從蠶蛹切割機的結構、夾持機構以及操作控制三方面進行說明。
首先運用SolidWorks 三維軟件進行結構設計,結構設計的方案如下:蠶蛹統一存放在一個儲物桶內,出料采用震動盤結構,利用震動的原理,使蠶蛹按一定順序留出,通過皮帶傳送將蠶蛹送至切割機構,蠶蛹的切割過程模仿人手的動作,利用機械手機構來實現,切割完成之后,機械手增加一個抖動的動作,實現蛹與殼的分離,在設備的下方增加收集蛹與殼的回收裝置,通過上述動作實現蠶蛹的全自動加工,機構的效果圖如圖1 所示。
根據蠶蛹的重量輕,體積大的特點,配備了大型的儲物桶,每桶可以容納100kg 的蠶蛹,另外,可以通過傳送線的形式,將蠶蛹源源不斷送至儲物桶,便于實現自動化切割。本次設計配備了一套切割機構,可以根據實際產量的需要,增加多個切割機構,實現更快的加工效率。
圖1 蠶蛹切割機外觀效果圖
蠶蛹殼的特點是大小不一致,殼比較薄,與內部的蛹距離較近,因此,在切殼的過程中,為了保證蠶蛹不被切破,需要采用專用夾持機構,即可以保證蛹不被切破,又可以實現蛹和殼成功分離,所以設計了此套結構,在電機的帶動下,利用杠桿原理,模仿人手方便靈活動的特點,實現一系列動作。
加工過程如下所述。傳送到機械手切割部分時,超聲波傳感器檢測到有蠶蛹送到,機械手抓取蠶蛹并移動至刀頭位置,用特制刀頭切割,切完后使用機械手實現“倒水”動作,將蠶蛹倒出,機械手松開外殼。工序完畢,機械手采用海綿材料,防止對蠶蛹的損傷。刀頭為特制刀頭,切割蠶蛹的前1/3處,快速且不傷蠶蛹。
在全自動蠶蛹切割機的電氣控制系統中,通過Arduino 板來控制整個系統及用于控制繼電器、直流電機、機械手等,包括繼電器起到弱電控制強電的作用下,用于連接Arduino 與電機和振動器,并使Arduino 輸出的5V 電壓能夠控制振動器和電機。Arduino 能通過各種各樣的傳感器來感知環境,通過控制燈光、馬達和其他的裝置來反饋、影響環境。板子上的微控制器可以通過Arduino 的編程語言來編寫程序,編譯成二進制文件,燒錄進微控制器,因此可以實現控制繼電機、直流電機、振動機的具體動作過程。
其中紅外遙控模塊負責給Arduino 板子發送指令執行所有程序,超聲波檢測模塊用來檢測蠶蛹,實現過程控制的主要程序如下:
本機構經過三維設計,并模擬動作過程,解決了裝配過程中干涉問題,進一步優化結構提供依據。
采用電動機械手實現蠶蛹的切割,運用Arduino 板控制各動作,操作簡單可靠,性價比高。
通過此結構設計,可替代人工,不僅可以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而且還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助力振興當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