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思紅
(福建省泉州羅溪國有林場,福建 泉州 362000)
黑木相思有固氮根瘤,枯落物豐富,改土性能好,是荒山、“四旁”、園林、公路的優良綠化樹種。它對氟化氫、二氧化硫、氯氣抗性強,可作污染區的綠化樹種,還是良好的蜜源植物和綠肥資源。因其木紋美麗,在家具材及貼面板材上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可作為實木家具、貼面板和細木工材,且木材的聲學性能優異,常作為優質的小提琴背板。
引種黑木相思具有一定的經濟和生態價值。但實生苗生產周期長、成本高,對于剛引進不久的黑木相思,更是遇到種源不足的重大問題,而且相思類樹種,有性繁殖的苗木分化嚴重。與有性繁殖相比,用扦插繁殖的無性系后代不易出現分離現象,能保持相思類樹種原有的優良性狀,具有單位面積產量高、林相整齊、便于管理等特點,也遵循了有性育種、無性利用的策略,是獲得最大林業生態經濟效益的手段。
通過研究最優的黑木相思無性系扦插生根條件,對實現擴大黑木相思種源規模生產和推動其產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筆者通過本研究,以期在此方面能提供一些參考。
試驗地位于福建省泉州羅溪國有林場大路腳工區下五掌,地理座標為東經118°36′46″,北緯25°14′22″,海拔300~360 m,坡度25°,地勢平坦,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季風氣候明顯,夏季盛行東南風,多熱帶臺風,冬季以東北風居多;濕潤多雨,年均氣溫22 ℃,地溫20~24 ℃,最冷月氣溫0 ℃,最熱月氣溫28 ℃,年均日照時數1900~2000 h,全年無霜期285~330 d,年均降水量1000~1500 mm,年均濕度70%。試驗地土壤為山地紅壤,呈酸性,立地等級為Ⅲ類地,土層厚度約80 cm,腐殖質層厚度約8 cm。
扦插所使用的穗條全部來自福建省泉州羅溪國有林場林木良種基地采穗圃根蘗培育。
通過不同扦插條件、不同穗條條件、不同基質條件、不同外源激素、不同噴水量對黑木相思的生根率的影響試驗,完成一段時間后調查生根率。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每次處理的植株為100株,重復5次,即每次處理的總數為500株,完成一段時間后進行嫁接成活率調查,整個試驗分為3次進行,分別安排在秋季、冬季、春季進行。
3.2.1 不同扦插條件對黑木相思插生根率的影響
該試驗為單因素隨機試驗,采用12 cm、18 cm兩種不同苗床高度。
3.2.2 不同穗條條件對黑木相思插生根率的影響
該試驗為單因素隨機試驗,采取嫩枝穗條、半木質化穗條兩種不同穗條條件。
3.2.3 不同基質條件對黑木相思插生根率的影響
該試驗為單因素隨機試驗,基質采用:細沙、黃心土、細沙∶黃心土(2∶1)、黃心土∶細沙(2∶1)、黃心土∶細沙(1∶1)(表1)。每個基質處理100個穗條,重復10次。

表1 多孔培養基質的選擇和處理
2.2.4 不同外源激素對黑木相思插生根率的影響
該試驗采用正交試驗L9(33)方法,用不同激素、濃度、處理時間及不同的無性系黑木相思扦插的影響。采用IAA、NAA、生根粉GGR6為激素,分別設置3組不同濃度:100 mg/L、250 mg/L、500 mg/L,不同處理時間:1 s、10 s、60 s。每個處理100個插穗,重復10次(表2)。

表2 多外源激素選擇和處理
3.2.5 不同噴水量對黑木相思扦插生根率的影響
該試驗為單因素隨機試驗,采取16組/5 min、10組/5 min兩種不同噴水量。
2016年9月19日開始第一次扦插試驗,每個小區扦插500株黑木相思,噴水量為16組5 min,生根水濃度為250 mg/L,基質為細沙。1小區采用嫩枝穗條、2小區采用半木質化穗條作為第一組對比試驗;4小區采用嫩枝穗條、5小區采用半木質化穗條作為第二組對比試驗;1、4小區作為第三組對比試驗;2、5小區作為第四組對比試驗。
2016年10月17日開始第二次扦插試驗,每個小區扦插500株黑木相思,半木質化穗條,250 mg/L濃度生根水,基質為細沙。1小區采用噴水量為16組5 min,2小區采用噴水量為10組5 min,作為第五組對比試驗;3至6小區采用16組5 min噴水量,250 mg/L濃度生根水,半木質化穗條(備注:4、5、6小區將苗床高度提高至18 cm),3小區采用基質黃心土,4小區采用基質細沙∶黃心土(2∶1),5小區采用基質黃心土∶細沙(2∶1),6小區采用基質黃心土∶細沙(1∶1),1、3、4、5、6小區做第六組對比試驗。
2017年3月31日開始第三次扦插試驗,每個小區共扦插500株黑木相思,半木質化穗條,16組每組5 min噴水量,基質采用細沙,外源激素采用1(IAA)、2(NAA)、3(生根粉GGR6),分別設置3組不同濃度:1(100 mg/L)、2(250 mg/L)、3(500 mg/L),不同處理時間:1(1 s)、2(10 s)、3(60 s),每個處理100個插穗。
調查并記錄各對比實驗數據,并用Excel 2003對數據進行處理,因其只是從數值表面進行直觀分析,所以還需要用DPS v7.05、spss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作方差分析以及F測驗,從而選出使扦插成活率較高的最優方案。
通過采用18 cm和12 cm兩種不同苗床高度進行試驗,結果如表3~5所示。

表3 秋季黑木相思扦插試驗結果調查(生根率)

表4 秋季黑木相思扦插生根情況方差分析1
通過秋季扦插中的對比試驗可以看出,不同的扦插條件對黑木相思的影響較大,生根率差距最大可以達到19.2%,主要是因為扦插深度不夠,留在地面的部分過多,導致蒸騰作用較大,水分喪失嚴重。

表5 秋季黑木相思扦插生根情況方差分析2
采用半木質化穗條和嫩枝穗條兩種不同的穗條,進行試驗,數量為500株,進行試驗,結果如表6~8所示。

表6 秋季黑木相思扦插試驗結果調查(生根率)
通過秋季扦插的對比試驗可以看出,不同的穗條條件對黑木相思的生根影響較小。
采用細沙、黃心土以及不同的混合比例形成不同的基質條件進行試驗,采用500株,結果如表9~11所示。

表7 秋季黑木相思扦插生根情況方差分析1

表8 秋季黑木相思扦插生根情況方差分析2
從以上表格可以看出,不同的基質對黑木相思生根率影響不大,沒有形成較大的差異。
外源激素采用1(IAA)、2(NAA)、3(GGR6),設置3組不同濃度:1(100 mg/L)、2(250 mg/L)、3(500 mg/L),3種不同處理時間:1(1 s)、2(10 s)、3(60 s),每個處理500株穗條。結果如表12~14所示。

表9 冬季黑木相思扦插生根扦插試驗結果調查

表10 冬季黑木相思扦插生根情況方差分析1

表11 冬季黑木相思扦插生根情況方差分析2

表12 春季黑木相思扦插試驗結果調查(生根率)
從以上表格可以看出,不同外源激素、濃度以及浸泡的時間對相思類的影響較大,其中:黑木相思采用323(GGR6·250 mg/L·15 s)生根效果最好、最穩定。
采用16組5 min、10組5 min兩種噴水量進行了試驗,結果如表15~17所示。

表13 第3次扦插生根方差分析1

表14 第3次扦插生根方差分析2

表15 冬季黑木相思扦插生根扦插試驗結果調查

表16 冬季黑木相思扦插生根情況方差分析1

表17 冬季黑木相思扦插生根情況方差分析2
從以上表格可以看出16組5 min的噴水量比較適合黑木相思的生根環境,主要是多次少量的噴水,可以保持苗床及植株濕潤,同時又不會造成苗床底部積水。
通過試驗測定,黑木相思比較難生根,并且受外界影響較大,生根條件較不穩定。半木質化穗條比嫩枝穗條更適合作為扦插材料,主要是因為半木質化穗條比嫩枝穗條內部構造更穩定成熟,抗性好。不同的外源激素表現不一致,GGR6更適合用于黑木相思,并且,黑木相思適用于濃度250 mg/L,需要更久的接觸時間。冬季與春季扦插由于受到寒流影響,導致大棚內的溫度達不到預定要求,且部分扦插苗生根后,遭到病蟲害,導致扦插成活率下降。
綜上所述,黑木相思最適宜的扦插條件為:采用半木質化穗條,16組5 min噴水量,18 cm苗床高度,生根劑GGR6溶度在250 mg/L,浸泡時間在1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