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毓?jié)桑茗P鳴,劉 超,何才生,周志遠,許怡曉
(郴州市林業(yè)科學研究所,湖南 郴州 423000)
櫻花(Cerasussp.)是薔薇科(Rosaceae)櫻屬(CerasusMill.)植物,主要分布于溫帶地區(qū),為落葉喜光型喬木,高4~16 m,樹皮灰色。小枝淡紫褐色,無毛,嫩枝綠色,被疏柔毛。冬芽卵圓形,無毛。葉片橢圓卵形或倒卵形,長5~12 cm,寬2.5~7 cm,先端漸尖或驟尾尖,基部圓形,稀楔形,邊有尖銳重鋸齒,齒端漸尖,有小腺體,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沿脈被稀疏柔毛,有側(cè)脈7~10對;葉柄長1.3~1.5 cm,密被柔毛,頂端有1~2個腺體或有時無腺體;托葉披針形,有羽裂腺齒,被柔毛,早落。全世界共有櫻花 120 余種,我國有 45 種,櫻花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其花朵優(yōu)美,色彩豐富,開花早晚存在差異[1~6],極具園林觀賞與應用價值。櫻花可分單瓣和復瓣兩類,單瓣類能開花結(jié)果,復瓣類多半不結(jié)果。
試驗地位于郴州市南嶺植物園內(nèi),地理位置N25°15',E113°1',海拔180 m,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區(qū),最冷的1月平均氣溫為6.5 ℃,極端最低氣溫-5 ℃,最熱是7月平均氣溫為27.8 ℃[8],年平均氣溫為17.5 ℃。年日照時數(shù)1400 h,年降水量1300~1500 mm,無霜期290 d。土壤為石灰?guī)r發(fā)育的紅壤,適合多種林木生長,試驗在本所林木種苗培育基地進行。
3.1.1 砧木
2018年4月9日在郴州市南嶺植物園的櫻花園內(nèi)選取生長良好、無病蟲害的尾葉櫻桃(Cerasusdielsiana(Schneid.)Yu et Li)優(yōu)良母樹采集果實。通過堆漚洗出種子并陰干再沙藏。沙藏前用80%多菌靈500倍液對種子浸泡消毒1 h后濾干,把種子均勻的撒播在沙床上貯藏催芽,保持沙子濕潤。2019年5月17日待播種苗在沙床上長出4片真葉后,移栽在16 cm×16 cm的容器袋中精心培育至10月用于嫁接。
3.1.2 接穗
在郴州市南嶺植物園的櫻花園內(nèi)選擇生長良好的鐘花櫻桃(Cerasuscampanulata(Maxim.)Yu et Li)和櫻桃(Cerasuspseudocerasus(Lindley)J.C.Loudon);在郴州市桂陽縣浩塘鎮(zhèn)的一個櫻花園內(nèi)選擇一棵生長良好的八重櫻(Cerasuscampanulata"Kanhizakura-plena"),采集樹冠上部當年生、葉芽飽滿、無病蟲害的枝條作接穗。
3.2.1 嫁接時間與嫁接方法
嫁接時間是2019年10月22~27日。采用切接法嫁接。
3.2.2 試驗設(shè)計
因采集的穗條數(shù)量不同,所以嫁接的株數(shù)也不同。3個品種嫁接的株數(shù)分別為:鐘花櫻桃262株,櫻桃221株,八重櫻422株。
2019年12月12日調(diào)查嫁接苗成活率,2020年4月22日調(diào)查嫁接苗的保存率,每個品種隨機抽取20株嫁接苗調(diào)查生長量。用游標卡尺測量地徑(單位mm),用卷尺測量苗高(單位 cm)。利用Excel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并用SPSS軟件的單因素多重比較(LSD)進行方差分析。
由表1可知:就嫁接成活率而言,八重櫻最高為98.58%;其次是櫻桃為94.57%;鐘花櫻桃最低為93.51%。成活率排序為八重櫻>櫻桃>鐘花櫻桃。就保存率而言,鐘花櫻桃最高為80.53%;其次是櫻桃為73.76%;八重櫻最低為54.03%。保存率排序為鐘花櫻桃>櫻桃>八重櫻。

表1 不同品種櫻花嫁接苗成活率與保存率
由表2可知:不同櫻花品種間嫁接苗的苗高、地徑均存在顯著差異。從地徑來看鐘花櫻桃最大,為5.80 mm;其次是八重櫻為5.35 mm;櫻桃的地徑最小為4.93 mm。地徑排序為鐘花櫻桃>臺灣八重櫻>櫻桃。從苗高來看八重櫻的最大,為78.81 cm;其次是鐘花櫻桃為50.49 cm;櫻桃的苗高最低為32.63 cm。苗高排序為臺灣八重櫻>鐘花櫻桃>櫻桃。

表2 不同品種櫻花嫁接苗的苗高與地徑
本試驗用尾葉櫻桃做砧木嫁接鐘花櫻桃、櫻桃、八重櫻的成活率都在93%以上,說明砧木與接穗的親緣關(guān)系近、親和力強,適合采用嫁接繁殖。而且這幾個品種都適合郴州地區(qū)栽植。由于八重櫻的葉芽與樹枝之間的角度偏大,在嫁接時和日后除萌除草過程中容易因觸碰使葉芽脫落,導致后來的保存率大幅度降低至54.03%,所以在今后的嫁接和除萌除草管理過程中要注意這一點。
本試驗僅采用了常用的切接法,且只用了3個櫻花品種,因此本試驗的結(jié)論僅限于本試驗區(qū)范疇,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