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傳寶
(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萬安林業站,福建 龍巖 362401)
福建柏(Fokieniahodginsii(Dunn)Henry et Thomas)是我國二級保護植物,有一定的觀賞價值,是萬安鎮主要造林的珍貴用材樹種,也是園林綠化優良樹種。為了提高福建柏造林生長效果,根據福建柏植物的生長特性及經濟效益,幾年來,對福建柏枝條扦插繁殖育苗進行技術研究,對福建柏穗條應用不同的植物激素、采用不同的溶液浸苗,在福建柏扦插繁殖研究的基礎上,探索并總結福建柏枝條扦插繁育技術,為今后發展林業生產,在福建柏苗木培育中加速推廣,提供一定林業科學依據[1]。
研究地設于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萬安鎮珠地村后山,位于東經117°02′34″,北緯25°5′7″,屬萬安鎮西北部牛坑山下。此地四面環山,境內山青水秀,無環境污染,林木茂密。育苗地屬荒地,周邊土壤肥沃濕潤,屬黃紅壤沙質壤。此地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7 ℃,降雨量1800 mm,空氣相對濕度81%左右,1月份平均氣溫16.5 ℃,極低溫-2 ℃,7月份平均氣溫29 ℃,極高溫36 ℃,全年≥10 ℃活動積溫7000 ℃,無霜期302 d。一年四季分明,夏較熱,冬寒,雨水充沛,干濕度明顯。試驗地的海拔657 m,坡向西北,坡位下,坡度10°,土壤屬微酸性暗紅壤,土層腐殖質層厚,土壤肥沃,pH值5.8~6.2,屬Ⅱ類地,適宜福建柏扦插繁殖育苗技術研究,試驗扦插面積0.13 hm2。
3.1.1 苗穗選擇
苗穗選擇,應在3~5年生的福建柏枝條生長健壯、頂芽飽滿、無病蟲害的優良子代母樹中選擇優穗[2]。采穗條不得破壞枝條和樹高。采穗穗條一般長度10 cm,穗條20條捆成一把,穗條采后要放在陰涼的地方,不能給予干燥,否則會影響苗木生長。
3.1.2 圃地選擇
圃地選擇,圃地應選擇于無環境污染的地方,即交通方便,地型平坦,微酸性的土壤,水源充足,灌溉方便,風口小的地形作苗圃扦插基地。
3.1.3 圃地準備
用于扦插床長,一般根據地型而定,床寬一般1.1~1.2 m,床高25 cm,床與床之間寬度35 cm,土壤要求黃紅壤或紅壤,床面放一層高度8~10 cm的細河沙、黃心土和草木灰或火燒土細土,按一定攪拌均勻,用木板壓實,而后噴灑濕透,待后即可扦插。
3.2.1 穗條處理
苗穗處理分別采用2號ABT生根粉溶液和吲哚丁酸溶液處理。用2號ABT生根粉溶液和吲哚丁酸溶液500×10-6處理,一般浸苗時間50~100 min(第1年浸種處理50 min、第2年浸種處理80 min、第3年浸種處理100 min),處理后直接扦插。
3.2.2 穗條扦插
穗條扦插前,床地先用0.1%福爾馬林或0.1%高錳酸鉀消毒后,即可扦插[3]。一般扦插先用筷子粘水仟插圃地床面土壤,然后把穗條插在小孔里,再用3個手指將穗條與土壤捻緊,一般扦插穗條頭部深度5 cm,扦插后穗條尾巴保留5 cm。扦插完畢后,再用清水噴灑濕透,讓穗條與圃地土壤粘在一起,這樣才能提高苗木成活率。
3.2.3 搭配
苗木穗條扦插完畢后,用遮陰網搭棚給苗木遮陰,一般棚高100~120 cm,這樣搭棚遮陰,即可給苗木遮陰陰涼,減少圃地水分蒸發,又可保溫、保濕,促進苗木生長。
3.3.1 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苗木穗條扦插后,一般早晚噴灑2次,若天氣炎熱一天噴灑3~4次,一定要保持圃地濕度在68以上,這樣才能提高苗木成活率。苗木扦插到20 d后,可用稀0.3%~0.5%人尿水15 d噴灑1次。每次人尿水噴灑之后,再用清水噴洗一下,以免減少苗木肥傷,每次施肥量可適當逐漸增加,這樣連續噴灑幾次,即可提高苗木生長量。
3.3.2 除草
除草,由于氣溫與土壤關系,雜草叢生。一般在20 d拔草1次。拔草前先把苗地噴灑濕透,才不會影響苗木生長,可保持苗木生長。然后拔草,拔草后再噴水濕透,讓圃地松動的苗與土壤緊實。這樣才能保持苗木生長,提高苗木成活率,促進苗木生長。
3.3.3 施肥
施肥,一般施0.8%過磷酸鈣和0.2%~0.3%尿素溶液,每15 d施肥1次,每次施肥后,再用清水噴灑,可減少肥傷,確保苗木生長,能減少苗木死亡,以免造成經濟損失。
苗木經過2~4個月的經營管理,穗條開始生根萌芽生長。苗木到萌芽2~3 cm時,苗木可移植到容器袋繁殖。容器袋是用塑料薄膜做成的容器袋,一般容器袋規格:直徑為12.0 cm,高度為20.0 cm[4]。營養土是用30%的林地地表層黃紅壤、30%的火燒土、10%的牛大便、20%的農田土、8%的細河、2%的鈣鎂磷肥,按比例攪拌均勻混合后,在3個月左右發酵成為有基質肥料。容器袋子裝入有機質肥料,袋子要裝滿、填實,然后將苗木移植在圃地穴面,容器袋子要排整齊及緊密。每床苗木移植后,苗木要加強水分管理,確保容器袋子有一定的水分,保持苗木成活率。
福建柏主要病蟲害有褐軟蚧,病害有葉斑病和炭疽病。
蟲害防治方法:可用40%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灑,或用5%亞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殺除,一般預防為主,每隔15d噴灑1次,噴灑1~2次即可。
4.2.1 葉斑病防治方法
可用0.5%~2%的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1000倍液)噴灑,預防病原的發生,要預防為主,每隔15d噴灑1次,噴灑1~2次即可消滅病原菌。
4.2.2 疽病防治方法
加強圃地養護,苗木多施一些磷、鉀肥,可用0.3%~0.5%等量式波爾多液(或60%代森鋅800~900倍液,或70%托布津1500倍液)噴灑,以防為主,每隔15d噴灑1次,噴灑1~2次即可消滅病原菌。
5.1.1 穗條生長量的調查
根據2008~2010年,在珠地村后山進行福建柏穗條扦插、繁殖培育苗木研究。3年來,筆者,每年10月份對福建柏穗條扦插繁殖苗木進行調查,觀察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長量。在研究地檢測苗穗生長根系是否發達,生長根系伸長多長,穗條萌芽率有多高。選擇苗木生長基本一樣,即苗徑、苗高生長均勻差不多的研究地設林地樣地,選擇苗穗萌芽率生長高低基本相同。每年在研究地內設臨時樣地,樣地面積20 m×20 m。按品字型各設3個樣園,在每個樣園內各設3個樣點,在每個樣點內各檢測10株。檢測每株穗條的生長狀況。具體見表1。

表1 福建柏苗穗扦插繁殖研究
5.1.2 苗木生長量的調查
穗條扦插之后,在一段的時間內生長,生根、萌芽形成苗木。苗木每年經過十幾個月的經營管理,噴灑、除草、施肥。經過3年的研究,每年苗木生長良好。每年在12個月下旬,對苗木進行調查檢測,每個研究地面積20 m×20 m,在研究地內設樣點4個,在每個樣點各抽10株檢測,檢測10株苗木每年的生長狀況,具體見表2。

表2 苗木生長效果調查
5.2.1 穗條生長效果的分析
根據2017~2019年的穗條扦插,3年來,在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萬安鎮珠地村后山,對福建柏穗條用不同的植物激素吲哚丁酸和2號ABT生根粉采用不同的濃度進行浸苗技術試驗。用植物激素吲哚丁酸和2號ABT生根粉,各研究的穗條扦插后成活率不同,用2號ABT生根粉的植物激素浸種扦插的穗條生長,比用植物激素吲哚丁酸的植物激素浸種扦插的穗條生長成活率高6.1%,用2號ABT生根粉的植物激素浸種扦插的穗條根系伸展,生長的側根長度、細根生長的條數、苗木萌芽高度、萌芽粗大,分別比穗條用吲哚丁酸的植物激素浸種扦插的穗條生長的側根長度長20%、細根條數多27.3%、萌芽高度高5.8%、萌芽高粗大12.5%。可見2號ABT生根粉植物激素比吲哚丁酸植物激素強,能促進根系生根伸展較快,所以用2號ABT生根粉溶液浸苗扦插的苗木生根比吲哚丁酸溶液浸苗扦插的苗木生根較長,粗壯,細根多,萌芽長又粗壯,可提高根系生長。
5.2.2 苗木生長效果的分析
穗條用2號ABT生根粉植物激素浸種扦插生長的苗木高度、地徑,分別比穗條用吲哚丁酸的植物激素浸種扦插的苗木生長的苗高大4.8%、地徑粗8.3%。經過三年的苗木扦插研究,結果用2號ABT生根粉植物激素浸種的苗穗,扦插后生長的苗木,比用吲哚丁酸的植物激素浸種扦插的苗木生長的苗木,苗木高大粗壯。
在2016~2018年期間,在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萬安鎮珠地村后山,用不同的植物激素2號ABT生根粉和吲哚丁酸不同溶液浸福建柏枝條,進行苗穗扦插。經過3年的研究,對穗條扦插生長的苗木進行經營管理,對苗木生長量進行觀察,技術檢測,福建柏苗穗用吲哚丁酸和2號ABT生根粉不同的濃度進行浸苗處理,其結果第3年的苗木生長量成活率、根系的側根、細根,苗木高度徑粗,比 第1年、第2年苗木生長量成活率分別提高514.1%、2.7%,根系的側根分別長40.1%、16.7%,細根分別多27.3%、16.1%,苗木高度分別高6.4%、2.1%,徑粗分別大8.2%、3.9%。實踐證明:用植物激素吲哚丁酸和2號ABT生根粉不同溶液浸種的穗條處理,扦插后生長的苗木,根系伸展較快,根系發達,苗木生長快,萌芽率強,福建柏扦插繁殖育苗技術可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