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蕾萍(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
由于我國長期以來存在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現象,導致了我國許多產業在城鄉中呈現極大的差異性,其中在金融領域的差異尤為明顯[1]。目前在我國鄉村振興視角下,農村可進行的金融性項目越來越多,所以在新農村振興視角下針對其金融項目的改革與創新工作迫在眉睫。在我國的金融企業中建立完善的監管體系是其發展的基礎與保障[2]。近年來,我國金融企業普遍采用大一統的監管體系,完成其內部資源的調配工作[3]。該監管體系雖讓我國市場的經濟效應得到高速發展,但其高度集中、高度統一、高度壟斷的特征并不適用于我國農村金融企業的發展[4]。因此,針對農村金融企業的監管機構必須要根據其不同地區發展特點,制定出與其專屬的差異化監管制度,才能有效避免農村金融企業中需求不旺、供給不到位等不良現象,從而真正提高農村金融企業的金融效率。本文以上海地區所管轄的農村為研究對象,通過構建該地區特有的金融服務差異化監管體系,提高該地區的金融效率,具體內容如下所示。
基于我國上海農村市場的金融系統具有短板特征,因此針對該金融系統的監管目標應為以下幾點:第一,要樹立金融行業中以安全第一為原則的監管目標,在以往的上海農村金融監管過程中,由于鄉鎮政府以及當地村民對該金融市場發展的重視程度不高,導致其金融安全性得不到根本保障[5]。第二,要在該金融監管體系中樹立為農民提供更好金融服務的基本工作目標,并且以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角度,盡最大可能保證農村金融機構與農民的雙方利益,輔助農民達成美好生活的最終愿望。第三,要保證其金融監管過程中具體一定的靈活性,即同時運用多種監管措施協調配合,盡最大可能將農村金融市場中存在的風險均考慮在內。此監管目標的實現,可以因地制宜地采取符合情況的監管規則,服務于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從當前上海農村金融監管的發展來看,其監管內容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合理性,并且對其監管內容沒有劃分出明確的范圍。因此,本文所設計出的新型金融服務差異化監管體系,就目前農村金融企業的監管內容進行了規劃與分析,其完善后的監管內容如圖1所示。
新型金融服務差異化監管體系中完善監管內容的工作流程為:第一,全面了解農村金融監管的對象里包括了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社、涉農商業銀行、農村新型金融機構以及民間金融這些金融企業類型。第二,針對農村地區的特殊性質,除應根據東中西進行劃分差別監管,還應對監管金融機構采取如下分類:一是對存款類的金融機構與非存款類的金融機構實施差別化監管;二是對涉農商業銀行、國有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與農村合作社等實施差別化監管;三是按金融機構業務范圍來分類,對銀行、證券與保險業三大類實施差異化監管;四是按照具體金融機構所承擔的風險,經營能力等來進行分類監管;五是對農村信用聯社與基礎社實施差異化監管。
在完善了新型金融服務差異化監管體系的監管內容之后,就到了設計該體系的監管流程階段,其工作流程為:首先該體系的工作人員必須根據具體的監管內容,了解如今上海農村金融行業快速發展的現狀,并且采用順應農村民間金融的方法投入到監管工作中,從而有效促進上海農村資本的快速聚集,提高農村金融行業的金融效率。其次需要該體系的工作人員具有完善的金融監管權,并且應用這些權利在工作過程中體現出率先性、示范性和特色性,從而加快推進地方金融創新,有效控制與防范區域性金融風險,積極發揮新型金融服務差異化監管體系的正向作用以及使用價值。最后需要該體系的工作人員秉承著靈活機動的監管方式,針對該地區特點構建出多元化的金融監管體制,從而提高該體系的監管效率。
在金融服務行業推行靈活度更高的差異化監管,必須在策劃階段充分考慮風險,制定周密的監管制度,保證“將權力關在籠子里”,在差異化監管中合法、合規、有據可查。因此需要對監管體系中的各級各類人員崗位職責與權限加以詳細規定,即放權給具體辦事人員,避免出現懶政、怠政,同時還要以明文規定的形式規范監管流程與權限,賦予辦事人員“尚方寶劍”,在為民辦實事、辦好事、快辦事中得到足夠的保護,預防負面效應的發生。上海農村的產業結構復雜,涉及門類廣泛,在為農民提供金融服務的過程中,會遇到除了金融專業以外各種專業領域,而金融服務和監管人員需要對每一項經手的服務項目深入了解,因此在細化職責的同時,還需要設立技術支援崗位,在金融服務差異化監管過程中能夠及時給予專業上的指導與認定,以規避由于不懂而不干或是盲干的現象發生。在監管體系運行中,既保證崗位設置全面、職責明晰,同時又要崗位間能夠互相補臺,真正在金融服務中做到為民解憂,振興鄉村。
本文在鄉村振興視角下為了提高鄉鎮金融行業的服務效率,設計了新型金融服務差異化監管體系。農村的發展需要金融的支持,而合理有效的監管可以為農村振興提供穩且快的驅動保障,因此金融服務差異化監管為當前農村金融行業的發展提供了理論支持。隨著我國振興新農村計劃的穩定實施,農村金融行業的發展也在如火如荼進行中。在此背景下,一個良好的金融監管體系是輔助農村金融行業發展的最佳指導方向,應當引起我國鄉鎮政府的高度重視,從而盡快提高我國農村金融服務的促進作用,為鄉村振興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