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甘霖 牛曉
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最好的動機是學生對所學內容有內在興趣。”小學體育課堂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通過各種身體練習實現學生多元目標達成。由于體育課堂的授課環境和學習方式的特殊性,以及小學生自身的意志力、注意力及持續堅持身體練習的能力較弱,因此,如何在體育教學中設置一些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樂此不疲地在游戲中學、練是至關重要的,也是一線體育教師需要探索和研究的。情境教學是激發學生深度參與學、練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課堂情境教學就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根據授課內容,通過諸如聲音、圖片、視頻、動作、故事等方式設置一些特定的情境,讓學生能夠置身于這種情境中,更加深刻地把握課堂內容,這種教學環境設置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通過直觀地感受加深對課堂的認知,提高其精神素養,實現教學目標。情境的分類多種多樣,依據構成情境的要素不同,可以將教學情境的創設類型分為實物情境、語言情境、圖像情境、生活情境、問題情境等。結合觀課和平時的教學實踐,筆者就生活情境創設與同仁交流。
一、小學體育課堂中運用生活化情境的意義
生活情境是在平時的生活經歷中所出現的各種境況。體育來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體育中的許多動作技能在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如,“和爸爸在河邊玩打水漂”“和小伙伴玩跳房子”“與同伴搶占碉堡(通過快速、靈活地跑動躲避防守,最終搶占位置)”等游戲,都是生活中的情境,如果將其改編成體育游戲,就可以結合體育課堂中跑、跳、投的相關內容,這些生活情境可以成為學生親身經歷的情境。還有一些生活中學生觀看的比賽或接受到的信息等,如,NBA的比賽場景、奧運會比賽場景、跳傘的場景,雖然學生沒有親身經歷過,但通過媒體等途徑,可以成為所見所聞的情境,也可以作為生活情境在體育課堂中出現。生活化的情境貼近生活,學生可能在生活中有過親身經歷或有所耳聞,如能合理、巧妙地運用于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會易于理解,更能激發學生主動參與、體驗并不斷嘗試。《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標》)中提出“小學階段,要注重體育游戲學習,發展學生的基本運動能力”,如果將生活中的情境與體育教學有效地結合,創編成有趣、容易理解的情境游戲,就會大大提高課堂的參與性、趣味性,促使學生積極、快樂地學習,最終實現教學目標達成,提高教學質量。
二、小學體育課堂中創設生活化情境的策略
課堂教學的情境創設是靈活多變的,它可以是一個情境貫穿整個課堂,也可以是在課堂的某一部分進行情境創設,還可以是多個情境穿插與疊加。
1.一個情境貫穿整節課的創設
貫穿整節課的情境創設,需要在課堂一開始就給學生創設生活化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學練,課堂一開始的情境創設得好,會直接影響整節課的教學質量。
在水平一(二年級)《跳躍與游戲》一課的教學中,學生要體驗從高處往下跳,并能掌握從高處跳下平穩安全地落地。
課堂導入:“同學們見過或者聽過空軍部隊跳傘嗎?想不想挑戰‘空軍跳傘游戲?”
準備熱身:“要想挑戰空軍跳傘,必須要充分活動開身體各部位,一起隨著音樂模仿老師的各種跳躍動作,看誰模仿得像,而且落地還輕巧。”
基本部分:“空軍跳傘可不僅僅是地面跳起的落地,他們是從高空降落然后平穩落地喲,大家找到臺階,從第一級臺階往下跳,能不能平穩落地呢?想一想,怎樣才能平穩落地呢……哇!真棒!落地不僅很平穩而且很輕巧,第一級挑戰成功,提高難度,第二級臺階能行嗎?要注意安全,相同的方法能落地輕巧、平穩嗎?”
結束部分:“今天同學們表現真不錯!能在空軍跳傘游戲中勇敢地挑戰并能不斷嘗試找到安全著陸的方法,我們哼著歌,一起放松吧。”
學生在創設的生活情境中不斷嘗試、挑戰、思考、總結,最終達成共識。一個“空軍跳傘”的生活化情境貫穿于開課、準備活動、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始終以跳傘平穩落地為目標,學生在教師創設的生活化情境中主動、快樂地學練,并不斷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用行動回答教師的設問,教師在情境中巧妙滲透起跳與落地的動作方法和關鍵要領。課例中教師還可根據情況不斷增加難度,如在空中做一些動作(模仿手拉線、做勝利手勢等)后落地,雙人合作跳傘等,使一個生活情境貫穿于整節課,學生們在情境游戲中不斷挑戰起跳與落地的動作,不知不覺學會了身體下蹲保持平衡,落地穩且屈膝緩沖的起跳與落地動作技能。
2.單個情境在單個環節的創設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實現目標的方法是多樣的,課堂的每個環節目標也是層層遞進的,如何在要求不同的課堂環節中運用生活情境突破重難點,對于課堂目標達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在水平一(二年級)《行進間運球與游戲》一課中,學習目標是要求學生在行進間對籃球具備一定的控制能力,運球行進不掉球并有一定速度。詳細分析教材后認為,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讓學生體會籃球的落點及手觸球的位置。通過散點的運球找朋友準備活動后,進入基本部分的學習,教師可創設一個生活化的情境,以“開火車”的生活化情境游戲實現目標,將籃球場地的各種線條作為“火車”的軌道,籃球作為火車的車輪,學生行進間運球沿著籃球場的線模仿火車行進,根據“火車”車輪一直處于鐵軌上的情境進行評價、反饋。“能像火車一樣,車輪一直在鐵軌上行駛嗎?”并在過程中不斷強調,讓學生在過程中思考,籃球的落點在身體的什么地方?手應該觸球的哪個部位?隨著學習的深入,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結合生活中有不同速度的火車,如慢車、快車、動車、高鐵,讓學生通過不同“火車”情境的速度變化、節奏變化,來提高學生對球的控制能力,還可以嘗試用非慣用手進行挑戰,提高趣味性的同時增加相同動作技能的練習時間。
行進間運球“開火車”情境創設,就是結合教材重難點,在基本部分的環節,巧妙利用生活中學生容易理解的情境,來突破較抽象且學生不易掌握的知識與技能。
3.多個情境層次遞進的創設
創設情境一定是結合教學目標來設置的,在體育教學中有一些動作技術需要進行分解教學,通過分解后再整合實現學生動作技能的掌握,在此類教材中就可以根據分解的動作技術要求進行情境創設,根據動作技術的層次,遞進地創設多個情境,最終實現目標達成。
在水平二(四年級)《跳長繩——進繩時機與動作游戲》一課中,學習目標要求學生能安全、快速地進、出不斷搖動的繩子。經過詳細的教材分析,找準進、出繩的時機是關鍵。于是教師通過創設3個不同的生活情境來突破要點:第一個情境是自動閘門,學生用長約1m的橫桿模仿自動閘門上下移動的特性,找準時機安全地穿過“自動閘門”,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找到跳長繩進、出的時機;第二個情境是卷簾門,同樣用長約1m的橫桿,模仿卷簾門轉動,讓學生挑戰不同頻率轉動的“卷簾門”,進一步體會進、出繩的動作,及時判斷,提高難度,找準時機;第三個情境是過城門,兩人搖,把搖繩當“城門”,其余學生根據搖繩選擇合適的時機,找準安全時機順利穿越。3個不同的生活情境游戲,從易到難,通過不同情境中的挑戰要求,找準安全通過的方法和時機,一步一步克服心理障礙,找到成功的方法,最終實現長繩項目找準進、出繩時機的學習目標。本課例中的3個生活情境,緊緊結合跳長繩項目進、出繩時機的動作技術要點,以生活中學生所熟知的情境層層遞進,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玩,自然順暢地掌握動作技能,雖然是3個不同的情境,但3個情境又互相聯系,同時服務于跳長繩的學習目標。
4.向課外延伸的情境創設
課堂是教學最重要的陣地,但如果通過課堂教學有效的手段向課外延伸,會更加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
在水平三(六年級)《籃球行進間體前變向運球》一課中,學生通過學練已經學會了一些基本的體前變向運球的方法,在課的結束部分,給學生設置生活化的實際比賽情境,教師進行1v1“斗牛”示范,在“斗牛”示范中展現不同的體前運球變向過人的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并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電視中的籃球聯賽,在現實比賽中大膽嘗試,做出體前變向過人的技術動作,以實現提高學生在實際比賽中技術動作運用能力。本課例的情境創設是課外的延伸,同時也是服務于課內的,將所學技術動作的運用情境展現給學生,并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觀察與實踐,通過這種生活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課外練習的熱情,鞏固本課學習內容的同時,促使學生認真思考、善于觀察,養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
三、小學體育課堂設置生活化情境的建議
綜合以上課例分析,不難發現,無論是哪種創設情境的方法,都是以實現學習目標為目的的,而創設生活化的情境也是更加有效實現目標的手段。結合實踐,筆者認為在小學體育課堂中創設生活情境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結合本課重難點創設情境
突破重難點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在生活化情境游戲中若沒有結合重難點來創設,那么它僅僅只是一個游戲而已,并未對重難點突破起到關鍵作用,目標達成情況可想而知,肯定是不好的。體育課堂中的生活情境創設,要求它緊緊圍繞重難點、以突破重難點為指向,合理的規則設定、準確的設問、結合重難點的評價,都將會使學生在生活情境游戲中不斷地嘗試和挑戰,為學習目標服務。
2.符合學生身心特點具有趣味性
《課標》中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師在創設生活情境時,應始終關注對象,全面地分析學情,學生對生活事物的認知程度,對于情境的理解,游戲的難易程度等,所創設的生活情境應盡量符合本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特點,貼近他們的生活,要有趣味性、挑戰性,這樣的情境,才能讓學生深度地卷入,全情地參與,而且在發現差異的過程中,讓他們更加容易理解和表達各自的看法,從而引導學生成長發展。
3.生活情境的創設要體現目標的維度
《課標》要求,教學目標是多元的,以創設生活情境游戲為手段實現教學目標,應該在情境中善于發現目標,找準時機。除關注所創設的生活情境游戲對動作技能的掌握有積極促進作用以外,還應該關注游戲本身所賦予學生的教育價值,是否遵守游戲規則,是否在游戲中誠實守信,是否在游戲中不僅積極參與身體活動也積極主動地思考,有沒有與同伴進行良好的合作等,應該關注技能以外的多個維度的目標,使創設的生活情境服務于多元目標的達成,真正實現全面育人、育全面之人的最終目的。
總之,在小學階段以生活情境創設為手段來實現體育課堂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是非常有效的。但實踐中還是要充分考慮學生具體學情、教材具體內容及場地器材等課堂教學因素,進行充分、詳盡的預設,在課堂實施過程中就生成問題進行合理的調控,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創設生活情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