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世紀初,美軍提出“一小時打遍全球”概念,世界各國曾經很緊張。近20年后,這些秘密開展的武器項目進展如何?美國海軍協會官方網站近日稱,這些項目有些胎死腹中,也有很多改頭換面,變成最新的高超聲速武器。
本世紀初,美軍提出“一小時打遍全球”概念,世界各國曾經很緊張。近20年后,這些秘密開展的武器項目進展如何?
美國海軍協會官方網站近日稱,這些項目有些胎死腹中,也有很多改頭換面,變成最新的高超聲速武器。美國空軍采購主管阿諾德·邦奇中將此前就表示,美國兩種正由空軍研制的高超聲速武器預計將在2022年具備初步作戰能力。
近年來,各大國競相研發高超聲速武器引發安全困境,這意味著未來的防空反導武器必須嵌入反“高超”的能力。
這是一項十分困難的任務
高超聲速飛行器是能夠在大氣層內、外,以5倍以上聲速飛行的飛機或導彈。與其他類型的目標不同,高超聲速飛行器具有一系列獨有的特點:能在以前空天襲擊兵器所未掌握的高度范圍(距地面30至120千米)行動,能在大氣層內外往返;能以過去空天襲擊兵器所未達到的速度在大氣層內、外(近地太空)飛行;跨洲作戰使用概率較高;向目標飛行軌跡難以預測;集空氣動力空襲兵器(能在大氣層內飛行和機動)和航天器(能在軌道上運行并在近太空機動)的特性于一身。
這些特點使得對方國家的防空反導系統若要發現、跟蹤、識別和摧毀高超聲速飛行器,將是一項十分困難的任務。
目前,現有的防空反導系統是為抗擊傳統的航空、導彈空襲兵器而研制的:防空兵器用于抗擊按空氣動力軌跡飛行的目標(飛機、直升機、氣球等);反導兵器則是為了抗擊按彈道軌跡飛行的目標(洲際彈道導彈、中程彈道導彈等)。
可以說,現有的和大部分正在研制的空天防御系統都沒有做好完成抗擊敵高超聲速飛行器任務的準備。
關鍵是研制全新的自動化指控系統
在現有反導系統中,其目標指示與指揮分系統的配置均基于其所探測目標軌跡的確定性,若探測飛行軌跡不同于彈道導彈的目標則無法跟蹤。
目前,戰役層次的防空反導軍團指控系統,在對抗高超聲速飛行器時受到一系列的限制。不僅如此,在戰役戰術層次的防空反導自動化指控系統中,高超聲速飛行器和彈道導彈甚至都沒有被列入算法。
自動化指控系統在處理目標航線時所需時間約為20分鐘,在目標情報從連到團的傳遞過程中時間還要增加一倍,這實際上無法在戰役戰術層次上實施對高超聲速飛行器和彈道導彈的目標分配和目標指示過程。而現有反導自動化指控系統也是難以完成反高超聲速飛行器的指控任務。
因此,必須研制全新的自動化指控系統,它應能在統一的信息空間內和在標準典型算法的控制下為任何軍兵種工作。
美國的反高超預警“星座網”技術
美國在研發高超聲速武器的同時,也在發展顛覆性創新的反高超預警技術。
2019年1月,美國空中客車防務與航天公司,獲得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開發“黑杰克”項目的合同,預計2022年開始運行。這將是一個能力極強、反應迅速的全球偵察網絡,且不易受到攻擊或破壞。
2018年5月,DARPA提出顛覆性創意——利用現有商業衛星技術,在地球低軌上構建起持續覆蓋全球的低成本反高超預警“星座網”。
DARPA希望購買商用衛星平臺并將其與軍用傳感器和有效載荷配對。該商業衛星平臺通過發電、姿態控制、推力供給、航天器遙測傳輸以及提供一般有效載荷寄宿(包括為軍用傳感器提供安裝位置)來驅動每顆衛星。
網絡中的每顆衛星都具備自主智能運行能力。同時,可實現任一衛星與星座中的其他節點的協同作戰,保證整個星座無需人員干預也能長期自主運行。
與“黑杰克”衛星配套的是名為“莊家”的系統,該系統是一套智能化自動任務管理系統,負責管理“黑杰克”偵察系統。
“莊家”系統具備導航定位、天地通信和向全世界快速分發關鍵信息的能力。每一顆“黑杰克”衛星的星上控制單元通過“莊家”系統連接起來,構成一個智能網絡系統。它不僅能讓每一顆“黑杰克”衛星具備處理本身傳感器獲取信息的能力,還能夠將來自各個“黑杰克”衛星的信息進行在軌融合處理,然后將相關信息發送給地面的最終用戶。整個過程中不需要人類衛星操作員指令。
(新華網20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