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承
〔內容提要〕 商標是商品的制造商或服務提供者用來區別其產品或服務與他人提供的相同或相似商品及服務的各種商標。但隨著科技的發展與時代的進步,商標早已不局限于平面,聲音商標即是新時代商標的代表。2014年,我國新《商標法》中首次增加了聲音商標的規定,這無疑是順應經濟發展的要求和對傳統商標的一種突破。但若要做到有效的保護,還應從實踐中對其進行完善。
〔關鍵詞〕 聲音商標 顯著性
一、聲音商標的特征
商標具有獨特性,能輕易被消費者所識別。近年來,我國市面上耳熟能詳的聲音商標,如騰訊QQ獨有的提示音、Apple IOS系統的各種提示音、寶馬廣告中LOGO出現時的音樂等,顯而易見聲音商標是一種更容易被大眾接受并且具有更好傳播效果的一種手段。在以上例子中,聲音商標跟傳統商標一樣都達到了幫助消費者認識商品、區分商品的效果。換言之,聲音與傳統商標一樣也可以成為企業形象的載體。
(一)無形性和非可視性
通俗而言,傳統的商標就是文字、圖案等以平面為載體的標識,需要以視覺為媒介,人們看到后便可對其識別、區分。但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中,圖像的形式相較聲音而言就暴露出其劣勢;口述的過程中,人的語言無法將圖畫直接呈現出來;而聲音商標,人可以通過模仿輕易呈現,為人的聽覺神經所感知。
(二)時間性和動態性
傳統的商標在人們視覺看到的瞬間就可以感知,并即刻在腦中產生印象;而聲音商標需要隨著音樂的播放、旋律的起伏、音波的動態變化在腦中產生印象。其時間性產生了動態性,而動態性是相較于傳統商標的不變性而言的。
(三)兼具文娛功能
傳統商標作為平面作品也具有娛樂性與鑒賞性,但就聲音而言,聲音作品要比平面作品更加趨向流行、時尚,更容易傳播,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
二、聲音商標的現狀及問題
世界上對聲音商標已有規定的國家并不在少數,國際上亦對此有所涉及。國際公約中,最具代表性的規定是《TRIPS協定》的第15條,規定了“只要能夠將一個企業的商品和服務區別于其他企業的任何標記或者標記的組合,就可以構成商標。”
(一)美國對聲音商標保護的現狀
由于美國信息產業發達,遂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承認聲音商標的國家,其通過商標法保護聲音商標,且有著相當規模關于聲音商標的顯著理論。在美國的《標記審查程序手冊》中規定:“以聽覺來辨別不同產品來源的,即為聲音商標。”并規定,一段聲音想要注冊聲音商標,不僅需要某一聲音滿足法律規定的要求,而且需要能以文字的形式對其特征進行描述。可以看出,美國對于聲音商標的要求總體而言比較寬松。
(二)歐洲國家對聲音商標保護的現狀
在歐洲的國家中,對聲音商標進行保護的只有德國。根據德國的相關法律規定,如果一個企業的商品或者服務具有顯著性特征并且能與其他商品進行區分,則可作為商標并得到商標法的保護。總體而言,即只要能夠與其他商品或服務有充分的區分足以讓消費者與另一商品或者服務進行區分就可以注冊。雖然未明文表示,但是這從另一個角度而言承認了商標的注冊。
(三)我國對聲音商標保護的現狀
我國相對于美國和德國而言,對聲音商標的保護起步較晚。我國從國外其他國家的商標保護中汲取了許多寶貴的經驗,但我國因為對聲音商標進行了明文規定,所以更有優勢。主要問題如下:一是雖然《商標法》明確對聲音商標進行了規定,但是仍無法跟上問題的更新,沒有完善的法規對其進行保護。二是對于聲音商標的侵權,解決制度不夠明確,存在缺陷。三是對于聲音商標的顯著標識不夠清晰。由于我國聲音商標的保護存在局限性,因此會對司法工作的正常開展與運行產生影響,進而遇到極大困境。
三、聲音商標保護的建議
(一)完善聲音商標顯著性認定
想要對“顯著性”做一個明確的法律定義非常困難,有的學者關注點偏向于商標本身的設計,商標本身的設計需要有特殊性;還有一些學者的關注點偏向于消費者的觀感方面,只要能給消費者獨特、新穎、具有創意的感覺從而顯示商標的顯著性。顯著性是商標的靈魂所在,也是實質審查的關鍵,目的在于保護公平競爭和便于消費者區分。但是,學界對聲音商標與傳統商標對顯著性的認定依然存在分歧。有學者認為,聲音商標本身并不具有顯著性,需要長時間使用才能產生,所謂顯著性是后期獲得,固有顯著性只是設計上帶來的有利條件。而國外的學者Barton認為“顯著性難以被書面化,強行區分固有顯著性和獲得顯著性將會帶來嚴重的問題”。筆者認為,在此方面傳統商標與聲音商標并無差異。關于聲音商標的顯著性認定,主要分為兩方面。
1.固有顯著性認定。所謂聲音的固有顯著性是指這段聲音本身就可以區分兩件商品或服務,無需后續使用產生感受。世界各國都并未將顯著性標準進行明確劃分,因為每個人的價值判斷不同,強行規定將會產生新的復雜的問題。但是,不應將某種物體本身發出的聲音運用在該類商品上,如鼓聲用在鼓上,此類通用性聲音或者功能性聲音應當排除,這會導致不公平競爭的發生。許多案例的處理上,將一段聲音中的部分音節單獨提出作為仿冒的證據,筆者認為這是不合理的,應該將聲音商標整段音律作為一個單位,整體判定、不應斷章取義將個別音符單獨與其他聲音比較。筆者認為,首次出現在一類商品上的一段聲音,即便是一段已有的聲音,只要能夠區分商品或服務,就應判定其具有顯著性。在顯著性判定中,還應當考慮聲音商標與服務和商品之間的自然聯系。
2.獲得顯著性認定。獲得顯著性是指原先不具有顯著性的標識,企業將其使用在商品或服務上,在消費者視野中存在一定期限并經過消費者的使用,消費者能夠通過該標識識別商品或服務的來源并產生聯想,便可認定獲得顯著性。然而,世界上并沒有哪個國家對獲得顯著性作出明確的普適性規則。
(二)完善聲音商標注冊的審查
2014年,騰訊就騰訊QQ中的一系列提示音向商標局發起了聲音商標注冊申請,但該申請于同年8月被駁回,后提起訴訟,二審判決騰訊聲音具有顯著性,支持QQ提示音作為商標注冊。截至2018年11月,我國聲音商標申請注冊量已達622件,但只有15件成功。由此可見,我國《商標法》仍存在很大問題,主要是圍繞在認定顯著性和聲音商標的標準不夠規范兩方面。
前文已經對顯著性進行了簡述,本節僅對聲音商標立法提出若干建議。筆者認為,主要應從如下方面解決:聲音商標注冊與傳統商標注冊一樣,符合實質要件和形式要件的要求是必不可缺的條件。在傳統商標的注冊流程上,我國已有了完善的規定,而在聲音商標注冊上卻依舊模糊,是否要使用相同的注冊審查制度是我國面臨的首要問題。因此,在注冊審查方面,我國應在借鑒國外成功司法實踐的經驗基礎上結合我國情況,建立一套完備的聲音注冊審查制度。認定標準的確立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由2018年底的關于成功申請聲音商標的數據中可見,我國在聲音商標注冊的認定標準上存在缺位,使得認定極為困難。就目前而言,相較于傳統的商標,在聲音商標領域并未界定通用性聲音、功能性聲音和禁用性聲音;而且,聲音的商標近似和相同也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至于以整段聲音作為整體去進行判斷是否可行、是否易于實行、是否有利于公正更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些因素是一個聲音商標成功注冊的關鍵。
(作者單位:新疆師范大學政法學院)
責任編輯:宋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