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玲
〔內容提要〕 近幾年,科技正在快速發展,我們逐步進入人工智能時代。在人工智能時代,國際化、信息化和協同化會驅動人類的生活更加便捷與豐富,但同時人類的許多工作將被機器人所取代,會計工作因此成為被討論的熱點之一。2019年財經院校的分數線普遍下降,難道這真的預示著會計前景灰暗嗎?未來什么樣的會計職位將需要大量會計專業人員?對此,本文分析了會計職業的發展前景,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 人工智能 會計工作 職業前景
一、人工智能的含義
人工智能是對人的意識、思維的信息過程的模擬。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一樣思考,也可能在某些方面超過人的智能。目前,人工智能可以進行語言識別、圖像識別、云計算、指紋識別等,并被廣泛運用到生活的諸多方面。有人提出疑問,人工智能將會替代人類嗎?不可否認的是機器人對輸入數據的計算能力與記憶能力的確優于人類大腦,但人工智能還不能模擬人類大腦豐富的經驗和情感,故信息的分析與決策能力確是人工智能所比不上的。因此,就目前來看人工智能仍然無法完全替代人類。
二、人工智能對會計工作的影響
1.減少會計崗位。早在2017年德勤會計事務所就引進機器人上崗。機器人可以替代人進行錄入財務信息、合并和匯總數據等工作,并且機器人可以24小時無間斷工作,一個機器人一天甚至能完成四十多人的工作量。因此,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大量的核算和復核會計崗位將被機器人所替代。
2.提高會計工作效率。在傳統會計工作中,會計人員將要耗費大量進行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的填寫或錄入、原始憑證的辨識、賬簿的錄入等繁瑣的工作。而人工智能的應用,這些工作可以通過圖像處理技術、云計算等技術進行處理。超強的記憶能力與計算能力能夠大大提高會計工作效率。
3.提高會計工作的效果??煽啃允菚嬓畔①|量要求之一。所謂可靠性是指客觀性與真實性,會計從業人員的業務水平、道德水平或是疏忽都有可能影響會計信息的記錄與報告,但人工智能可依據影像化、數據化和結構化避免會計信息的失真性。
4.威脅會計信息安全。財務共享中心是指將公司不同部門和不同地點的實體進行集中記賬和報告的一種新型的財務管理模式。這種模式能夠提高財務管控水平、節約成本、提高效率。但在這種模式下會計數據信息與網絡相連接,會計信息被泄露、偷竊等網絡信息安全問題都有可能發生。一旦會計信息泄露將對公司生存發展造成極大的威脅。
三、會計職業發展前景
1.管理會計。會計工作普遍可以分為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崗位。近幾年,人們關注的熱點是要從財務會計轉換為管理會計。相對于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更加密切。企業的最終目的是盈利,盈利依賴于投資。管理會計重要任務是對企業的籌資、投資和分配過程中的資金流作出預測和判斷,從而作出合理財務方案。另外,管理會計還涉及業績評價方案的制定,業績評價要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去衡量。由于管理會計需要對大量企業內外部信息進行分析,很多信息具有時效性,管理者還要根據豐富的工作經驗作出恰當的決策。
2.環境會計。中國經濟在21世紀成長迅速,但卻犧牲了大量的自然資源。自然環境的破壞將給人類帶來無法預知的災難,這是無論多少金錢都不能去衡量的。因此,人類要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的意識正在逐步增強。隨著低碳經濟的盛行,環境成本將進入企業的會計核算中。目前,綠色會計理論與法制尚不健全,如何在會計核算和財務決策中考慮環境仍需要進行大量理論與實踐研究,而這些都不能依靠人工智能去踐行,財務人員可以結合相關環境知識進行學習和研究。
3.法務會計。所謂法務會計是指調查企業原始憑證和財務數據判斷是否存在假賬,并將企業會計作假證據用易被司法機關接受的形式保存,最終向司法陳述企業的財務資料。法務會計應該要綜合運用會計學、法學、心理學等諸多方面的專業知識。財務造假嚴重損害了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甚至誤導證券市場秩序,甚至危害到整個社會的經濟。因此,國家必須防微杜漸,用法律對企業進行管制,這需要大量的法務會計人員的參與。由于法務會計在我國發展較晚,目前這方面的人才仍然非常緊缺。而法務會計需要融合法學和心理學,人工智能還不能通過程序設計完成。
4.風險控制專家。企業生存在一個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市場機會和挑戰也在不斷變化。為能長久穩定發展,企業的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要被降低到一定程度。控制這些風險必須綜合資本市場發展趨勢、法律知識、社會需求等,這些工作都需要財務人員進行合理判斷和決策。同時,企業的內部環境也至關重要,內部治理環境依賴于內部控制,會計人員兼具審計知識同樣是內部控制防范的必要人才。由于風險控制專家需要實時監控市場和社會動態進行預知風險并從多方面對企業經營作出合理分析與報告,這也是人工智能所不能替代的。
5.注冊會計師。注冊會計師所從事的工作是審計,但是審計與會計是緊密相關的,可以說會計是審計的基礎。根據當前的經濟發展趨勢,我國的注冊會計師仍然是缺口人才。注冊會計師的工作主要是對企業財務進行審查,判斷企業是否有財務作假現象?;A的審計工作也能通過機器人和計算機程序進行,但是審計中需要大量的職業判斷,職業判斷依據的是復雜的經濟環境和法律環境,這些是無法通過人工智能去執行的。
四、人工智能時代對財務人員的建議
1.會計人員需要深化會計理論知識。會計理論是自會計誕生以來專家學者從實踐中得出的結論,會計工作中的問題往往能從會計理論中找出答案。我國的法務會計和環境會計理論不夠完善限制了實務的發展。當我們想從事這些工作崗位時,就必須充分掌握已有的會計理論基礎,因為畢竟仍屬于會計工作。任何工作只有理論掌握好,才會更靈活合理地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問題或是對已有的理論進行拓展延伸。
2.會計人員應多學習法律、管理等方面的知識。人工智能時代固定化思維模式的工作是很容易被計算機程序設計完成,而一旦涉及社會、情感甚至是突發事件,人工智能是難以完成的。作為財務人員要有風險意識,財務造假對企業的長遠發展可能是致命性的,甚至對自身的職業生涯造成傷害。
3.財務人員應鍛煉自身的分析決策能力。會計工作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會計理論只能提供財務人員思考的方式方法。由于企業的組織結構、經營范圍和環境等都存在差異,因此在實踐中我們需要靈活運用會計知識。在人工智能時代,機械的工作已經被替代,財務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應不斷進行觀察和思考,促進綜合分析能力的提升,為企業作出正確的決策方案。
五、結論
雖然會計工作本身并不會產生利潤,但是任何行業都需要會計人員的參與和管理。人工智能所能做的大都是比較繁瑣且機械的工作。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會計工作不會消失,只是工作的方式方法將發生變化。作為財務人員應抓住智能時代特點,不斷提高自我,把握機遇,相信未來會計職業發展前景將是很樂觀的。
(作者單位:江西財經大學)
責任編輯:宋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