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文
【摘要】隨著經濟發展形勢的向好,我國城市化發展步伐持續增速,建筑企業對城市化發展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與影響。房建工程施工建設階段,施工質量關乎建筑質量、使用年限、人身財產安全等。因此,加強房建工程施工質量的控制已然變成重點關注的焦點問題,務必通過相應的措施提高施工質量,以此為建筑工程良好質量奠定重要基礎。
【關鍵詞】施工現場管理;房建工程;質量控制
對于建筑行業而言,管理與施工的質量是保障項目整體質量的核心點,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傳統的工程管理模式已經很難適應新時代建筑行業的需求,而且,伴隨著各種先進理論與施工技術在管理施工中的不斷運用,使得建筑工程的質量提升出現質的飛躍。但是,面對實際管理、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各建筑企業與單位都要適時地做出改變,既要樹立質量意識,加強管理關注度,也要提升施工人員以及施工工藝的專業技術化,讓建筑管理、施工的每個環節都能做到高質量進行,進而保障建筑項目的整體質量。
1、優化設備與材料管理機制
施工企業可以優化設備與材料管理機制,進一步提升建筑施工現場管理水平,確保建筑質量,在設備與材料管理機制優化方面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完善材料采購機制。施工企業需要在施工前完善相關材料采購機制,相關會計人員對市場進行調查,掌握施工所需材料費用情況,合理測算施工材料成本,從采購支出方面對采購行為進行控制。施工企業完善采購環節監管力度,一旦發現暗箱操作加大懲處力度,同時獎勵采購表現優異的人員,通過明確懲處機制,激勵員工朝著積極正確的方向工作。(2)完善材料進場機制。相關施工企業可以從檢查記錄完善、材料質量檢查、進場車輛監督等方面完善材料進場機制,確保材料質量。在材料記錄完善方面,需要明確質量檢查時間、地點、車次、采購人員、采購企業等,做好相關記錄明確權責,確保質量。一旦發現不符合合同要求與建筑標準的材料堅決拒絕其進入施工現場,有效確保材料質量。(3)完善設備檢修機制。施工企業根據施工實際情況,完善相應設備檢修機制,可以設定1-7天檢查設備一次,一旦發現設備出現問題第一時間進行更換,確保施工現場安全與施工如期完工。
2、提升工程進度監管水平
施工企業可以通過優化資源配置與合理運用現代化技術等手段,提升工程進度監管水平,提升施工管理水平,確保工程質量。首先,優化資源配置確保施工效率。施工企業可以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優化施工材料、設備、人員等資源配備,避免人員與設備出現擁擠情況,提升施工效率。在施工材料與施工現場規劃方面,可以根據施工情況,適當劃分出專門安置材料區域,一方面方便材料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合理規劃施工現場,避免施工現場出現擁擠等情況,確保施工可以有序推進。其次,完善施工進度表與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施工企業可以完善施工進度表,定期對施工情況進行記錄,并定期對工程進度進行匯報,方便相關人員第一時間掌握工程施工進度情況,更為切合實際測算施工時間與施工成本,提升施工管理水平,確保施工管理質量提升。施工企業還可以利用現代化BIM技術,對工程施工具體情況進行記錄,通過相關設備增強溝通效率,監管工程進度,提升工程施工質量。
3、提高安全施工意識
安全重于泰山,安全也成為建筑行業穩定良好發展的關鍵基礎。房建工程施工建設階段,安全貫穿于施工各個環節,若施工人員缺乏良好的安全施工意識,且由于自身綜合素質的問題,無法保證安全施工,勢必會產生相應的安全隱患問題,對施工質量產生不利的影響,同時對建筑企業形象、人員人身生命安全、施工管理等方面產生嚴重的影響。致使此類情況頻繁出現的關鍵自安于人員安全意識不足,因此施工企業務必加以高度重視,構建相應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并加以全面有效落實。同時,還需對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使其綜合素質與安全意識得到有效提高。此外,建筑企業同樣應保持良好的安全施工意識,積極開展施工安全管理,通過安全施工意識的不斷強化提升,以防安全隱患事故問題的頻繁出現,以此使房建工程施工質量得到有效控制。
4、加強施工人員管理
施工人員是開展工程建設的主體,其質量意識、技術能力、職業素養和工作態度與施工質量具有密切關系。首先,由于施工現場涉及施工人員較多,并且呈現較強的流動性,容易為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埋下隱患,企業需要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把控,將管理責任落實到各個工序的負責人,實現人力資源優化配置,嚴禁與施工無關的人員隨意走動;其次,建筑企業要定期組織施工人員開展培訓教育,培訓內容要涉及職業素養、專業技術、設備操作、安全防護以及質量意識等,通過培養提升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同時,對于特殊崗位要秉承“持證上崗”原則,進而確保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最后,建筑企業要制定以及落實現場施工人員管理制度,通過完善的制度規范以及約束施工人員的作業行為,防止出現違規操作行為,以免為施工質量埋下隱患。
5、發揮工程監理作用
工程監理是保證施工質量的重要措施,建筑企業需要給予工程監理以高度重視,并且充分發揮其作用和價值。首先,應實行監理旁站制度,要求監理人員對整個工序的施工質量進行全面把控,及時發現施工中出現的安全隱患和質量問題,在完成工序施工后,需要對其進行質量驗收,如果結果不合格需要立即做返工處理,不能開展下一道工序;其次,對監理人員開展定期培訓,提升其專業能力和職業素質,保證監理人員的綜合素質符合崗位要求;最后,建筑企業可以引進第三方監理機構,由其全面負責施工質量監督工作,進而為施工質量提供保障。
結語:
在我國經濟發展新形勢下,城市化進程逐步加快,建筑工程的規模不斷擴大、數量持續增加,帶動了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建筑企業想要提升自身的行業競爭力,需要給予質量監督以高度重視,并且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優化和完善,發揮質量監督的職能和作用,推動我國建筑行業的穩定以及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戴世芳.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質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10).
[2]劉文濤.試論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質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山東工業技術,2018(1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