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輝 于皓
摘要:火災事故會造成直接的經濟損失,甚至造成人員傷亡,是影響社會安定的重要事故。火災事故發生后,不僅要及時展開消防救援,還要做好調查工作,深入現場進行取證,為事故處理提供充分的證據,從而快速準確確定事故責任人,落實相應的處罰措施。不過,從具體的調查取證工作來講,尚且存在一些問題,因為火災事故現場存在較為復雜的情況,導致取證工作面臨著不少難點,容易出現問題。本文針對火災調查取證的相關工作內容展開,分析取證工作中面臨的難點問題,最后提出優化調查取證工作的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消防;火災事故;調查取證;難點問題;優化建議
火災事故發生之后,調查工作需要立足火災現場,從起火部位切入,針對起火部位、起火點、起火原因等進行相關證據的搜集,用以分析火災事故的具體原因,確定火災責任。從調查活動的具體開展來講,包含的內容相當多。在《火災事故調查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等制度規定當中,都對火災調查提出了具體的制度條款。然而在具體工作實踐當中,火災調查取證卻存在不少問題,遭遇到了一些難點,這就導致調查取證工作難以取得理想效果。所以,就需要對調查取證存在的難點形成認識,針對性優化調查工作的開展,以便可以推動火災調查工作整體水平提升。
1 消防火災調查的相關工作
1.1調查內容
火災調查,包含的內容很多,具體來講,涉及到起火原因調查、火災發生過程、火災損失統計等等。而調查取證,就是要針對這些內容,尋找相應的證據,來確定調查結果。比如對于起火原因的調查,就需要從現場搜集相關的證據,或者是尋找相關的痕跡,判斷火災的具體發生過程。而從調查證據的角度來講,也有不同的類別,物證、人證、數字證據等等,但凡具備真實性且可以證明火災事故的證據,都是值得搜集的[1]。
1.2基本方法
對于火災調查工作的執行,在方法上也有很多,或者說分為了很多不同的環節。第一,現場勘查。現場勘查是火災調查和取證的關鍵所在,現場勘查應該依照環境勘查、初步勘查、細項勘查和專項勘查的流程,落實調查工作,對現場的證據予以搜集整理。第二,詢問調查。除了對火災現場的具體勘查之外,還需要對涉及到的人員進行詢問調查。通過口頭詢問,向涉事人員詢問火災發生的相關情況,一般來說需要對火災發現人、報警人、救火人等進行詢問,了解火災發生的相關信息。不僅如此,一些涉事人員還可能掌握有第一手物證,在詢問中便需要對這些直接物證予以搜集。第三,技術鑒定。現場勘查和詢問調查,都是較為基礎的調查手段,除此之外還需要借助專業技術進行鑒定,通過化學分析、金相分析、法醫鑒定等手段,對現場的炭化物、提取物、電氣線路、死亡遺體等進行技術鑒定,由此推斷相應的內在原因[2]。第四,模擬實驗。除了基本的調查之外,還可以通過模擬實驗,對火災現場的一些情況進行模擬還原,推導火災現場的具體情況,結合相關的證據展開綜合判斷。
2 當前火災調查面臨的難點問題
根據實際情況而言,火災調查雖然是消防工作中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但是調查執行,卻面臨著一些難點問題,導致火災調查的效果難以達到理想水平。具體而言,存在的難點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現場破壞嚴重導致證據被毀損
在火災現場進行調查取證,一個主要的難點,就是火災現場的破壞較為嚴重,導致一些證據被毀損。首先,火災現場的火勢一般很大,尤其是起火點,由于是火災源頭,燃燒一般較為徹底,這就可能導致燃燒點的一些物證被完全燒毀,再加上救援過程中遭遇水槍沖洗,進一步被破壞,這就很難搜集到這方面的證據,如此也就會影響到調查取證的效果。其次,在火災中,一些當事人為了減少損失,會不顧危險進入火場搶救財產,而在搶救財產的過程當中,就可能給現場的一些證據造成破壞。最后,部分調查人員自身的專業素養不高,在調查取證時操作不專業,或者是出現違規行為,進而導致證據破壞毀損。
2.2調查取證不夠全面存在遺漏
對于火災事故的調查,需要確保全面搜集證據。因為火災事故的情形往往較為復雜,單一的證據并不能準確判斷火災事故的原因和過程。所以,就需要全面搜集證據,不能出現遺漏。然而,從當前火災事故調查取證的工作開展來講,取證不全面的問題,是比較明顯的問題。部分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對現場證據的搜集并不全面,往往就是對一些表面的數據進行搜集取證,未能對一些更加深層次的證據予以搜集[3]。而在詢問調查方面,也沒能對相關涉事人員全面詢問,存在遺漏,未能將相關的證據充分搜集。此外,對于一些數字化、信息化的證據,也缺少搜集,比如對于視頻監控、手機錄像等等,這些證據的搜集不足,甚至一些證據被直接泄露出去,引起負面的輿論影響。
2.3火災調查取證程序存在違規
針對火災事故現場的調查,在取證方面,要符合相關的程序流程,不得出現違規的行為。因為一旦出現違規,那么不僅可能導致證據破壞,還可能因為程序不合理而導致證據的效力下降。比如,針對現場勘查方面,在程序上,需要遵循“先靜觀后動手、先照相后提取、先重點后一般、先表面后內層”的基本原則,同時進行取證時,要具備相應的證件,至少兩人一組共同進行取證。然而從現實工作來講,存在程序違規的現象,比如有的調查人員在取證時“遇證即取”,沒有遵循先重點后一般的原則,導致一些重要證據被錯過。再比如有的調查人員一上來就動手取證,還沒拍照記錄現場情況,破壞了現場的整體情況,在后期分析中出現困難。
3 火災事故調查取證的基本原則
火災事故的調查取證中,應該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則,在這些原則的基礎上,進行取證,才能達到預期水平。
第一,及時性原則。調查取證工作的開展,保證及時性是非常重要的。根據實踐經驗來看,現場破壞問題,會隨著時間推移而不斷加深。因為時間越長,進出火災現場的人員越多,對現場的破壞越大,導致證據被破壞。所以,在開展火災調查取證的時候,就需要及時達到現場,做好現場保護,并且對現場中的證據及時提取,確保證據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第二,全面性原則。火災調查取證的開展,除了確保及時性之外,還需要保證全面性,也就是要對相關的證據進行全面搜集,不能出現遺漏,尤其是對一些重要的證據,更要做好搜集[4]。具體來說,在調查取證過程中,要制定合理的計劃,根據證據的具體類型,分門別類做好搜集整理。
第三,科學性原則。火災事故的調查取證,還應該保證科學性,也就是要依照科學的方法來進行取證,不能隨意操作。比如對于現場的一些炭化物,就需要通過化學分析方法來進行鑒定,而對于火災現場的傷亡人員,也需要通過法醫手段來予以鑒定,不能通過平常手段隨意判斷。
第四,合規性原則。這一原則指的就是調查取證,要符合具體的制度規范,在程序上不能出現違規。不論是現場勘查,還是詢問調查,亦或是一些技術鑒定手段的運用,都要符合相應的程序規范,不可違規操作。
4 火災事故調查取證的對策建議
4.1做好證據保護
在調查取證中,做好證據保護是相當重要的,這是保證調查水平的基礎所在。對于證據的保護,應該關注到多個不同的方面。第一,要對火災現場做好保護。要想保護證據,先要保護現場,避免現場被破壞。因此,在火災事故發生之后,調查人員應該及時趕到現場,做好保護措施,嚴禁非消防救援人員進出現場,避免對證據造成破壞。第二,調查人員要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在取證過程中進行科學操作。比如對于現場中的一些提取物或是炭化物,在搜集的時候要做好保護,避免對證據造成破壞。
4.2全面實施取證
調查取證的開展,需要全面開展,對各種證據有效搜集,不能出現遺漏。第一,要落實現場勘查,完善證據搜集。在進行現場勘查的過程,要遵循相關的基本原則,對火災現場的各項證據全面搜集。在具體實踐中,要先對現場展開全面觀察,初步判斷現場的整體情況,明確勘查重點;然后對現場進行拍照留證,確保現場的整體情況得到保留;之后,先對現場的表面證據進行搜集,在提取表面證據之后,便可以翻動現場的一些物品,對包含的深層次證據進行搜集提取。第二,做好詢問調查。詢問調查搜集到的證據主要就是人證,因為在火災發生時,會有很多人圍觀火災,會親眼目睹火災發生過程。進行詢問調查的時候,就要全面搜集相關人員的證詞,從他們口中了解到火災發生的具體信息。第三,要對數字化信息化證據進行搜集。在火災現場,還需要注意對數字化證據進行搜集,比如周圍的視頻監控、圍觀群眾的手機錄像等,這些都直觀記錄了火災情況,對于調查工作大有裨益,必須要有效搜集這類證據。
4.3按照程序取證
火災現場的證據取得,必須要按照既定的程序來進行,違規行為是必須要避免的。比如,對于詢問調查來講,就要分清楚詢問和訊問的區別,二者存在很大的不同。詢問的開展,應該保持至少兩名調查人員共同參與,一人負責詢問,一人負責記錄,確保詢問合規,避免一人又問又記,出現不合規的行為。再比如針對未成年人的詢問,應該有監護人在場,不應該對未成年人進行單獨詢問。而在詢問過程中,要保持客觀公正,不能預設情境誘導詢問。
4.4保持取證耐心
火災調查取證環節繁瑣,對于調查人員而言,要保持耐心,不能急于取證。要想清楚、看仔細之后,才能動手操作。而針對一些較為復雜的取證環節,要按照據具體的程序進行操作。尤其是進行技術鑒定的時候,更需要保持耐心,對現場的一些細微痕跡細致分析,從中提取證據。
5 結語
針對火災事故的調查取證而言,目前存在一些難點問題,造成調查取證的難度較大,造成調查取證的水平不高,對火災事故分析不夠深入。因此,作為調查人員來講,就需要把握相關的原則,優化取證工作。這就需要對現場證據做好保護,要對證據全面提取,嚴格按照程序取證,并且要保持耐心,確保調查取證的整體效果。
參考文獻:
[1] 周偉.基層消防火災調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應對措施[J].消防界:電子版,2018,41(13):61-62+65.
[2] 董江.新時期基層消防火災調查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探[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8,(008):138-139.
[3] 王朝威.火災事故調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9(20).
[4] 蔣建偉.當前消防監督檢查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19):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