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
(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中醫院內科 南陽473004)
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簡稱慢阻肺,是以持續氣流受限為特征的可預防、可治療類疾病[1]。 慢阻肺的發病原因較多,多認為與個體及環境等因素有關,具有較高的病死率,伴有咳嗽、喘息反復加重,在造成氣道、肺血管等損傷的同時會累及骨骼肌、心臟等其他器官,合并肺心病[2]。 中醫學將該病歸入“咳嗽、肺脹”等范疇。 近年來國內諸多研究證實中醫治療在慢阻肺合并肺心病中優勢明顯[3]。 本探究探討自擬活血祛瘀化痰湯治療慢阻肺合并肺心病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 年2 月~2019 年2 月于我院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患者62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1例。 對照組男23 例,女8 例;年齡40~77 歲,平均年齡(62.31±10.13) 歲; 病程2~12 年, 平均病程(8.34±1.38)年;美國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分級:Ⅲ級20 例,Ⅳ級11 例。觀察組男22 例,女9 例;年齡40~77 歲,平均年齡(61.87±9.65)歲;病程2~12 年,平均病程(8.42±1.63)年;NYHA 分級:Ⅲ級21 例,Ⅳ級10 例。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 年修訂版)》[4]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診斷標準相符;依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屬痰阻血瘀型;患者及家屬知情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患其他惡性腫瘤;精神及認知功能障礙;嚴重肝腎功能障礙。 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西藥治療,鹽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60337)0.3 g 靜脈注射,2 次/d;頭孢哌酮鈉(國藥準字H20045239)3.0 g靜脈注射,2 次/d; 鹽酸氨溴索片(國藥準字H20103042)30 mg 口服,2 次/d。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接受自擬活血祛瘀化痰湯治療。組方:當歸、黃芪、枳實、赤芍、桃仁、茯苓、生地黃、白術各10 g,法半夏、毛冬青、川芎、竹茹、地龍各15 g,紅花、炙麻黃各6 g,大棗5 個,姜片4 片。 上述藥物取水浸泡30 min后,以文火煎服,每次服用100 ml,2 次/d。兩組均接受3 個月治療。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治療效果。顯效:心肺功能等級增加≥2 級, 癥狀完全改善且肺部啰音消失;有效:心肺功能提高≥1 級,癥狀明顯改善,肺部有輕微啰音;無效:心肺功能、癥狀及肺部啰音無任何變化,甚至加重。(2)治療前后檢測兩組凝血指標,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D-二聚體(D-D),采用發色底物法檢測血漿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劑-1(PAI-1)以及血漿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tPA)。(3)比較兩組呼氣高峰流量(PEFR)、心臟指數(CI)以及用力肺活量(FVC)。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凝血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凝血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D-D、PAI-1 低于對照組,tPA 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凝血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凝血指標比較(±s)
時間 組別 n D-D(μg/L) tPA(IU/ml) PAI-1(AU/ml)治療前對照組觀察組31 31 t P治療后對照組觀察組31 31 t P 495.27±11.73 492.45±10.14 1.013 0.315 345.43±7.42 262.24±6.17 47.997 0.000 1.26±0.28 1.24±0.35 0.248 0.805 1.38±0.41 1.94±0.52 4.709 0.000 16.83±4.62 16.79±5.03 0.033 0.974 13.45±2.12 11.97±2.33 2.616 0.011
2.3 兩組心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心肺功能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CI、PEFR 及FVC 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3 兩組心肺功能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心肺功能指標比較(±s)
時間 組別 n CI(L/min/m2) FVC(L) PEFR(L/s)治療前對照組觀察組31 31 t P治療后對照組觀察組31 31 t P 1.93±0.52 1.85±0.46 0.642 0.524 2.83±0.84 3.66±0.37 5.035 0.000 2.14±0.75 2.07±0.82 0.351 0.727 2.33±0.36 2.64±0.45 2.995 0.004 2.56±0.67 2.64±0.83 0.418 0.678 3.59±0.85 4.63±0.46 5.991 0.000
慢阻肺發生血液高凝及血栓時會誘發動脈高壓,致使心肺功能嚴重受損,從而促進病情進展[6]。此外,氣道感染反復發作能夠激活凝血因子,導致血管管腔壁增厚或狹窄,最終引發肺心病。 D-D 作為交聯纖維蛋白的溶解物,而纖維蛋白溶解系統又是機體重要的抗凝系統,因此可以反映機體內血液高凝狀態。 PAI-1、tPA 是參與慢阻肺合并肺心病病程進展的重要標志物,在反映血液流動狀態及組織修復中扮演重要角色。
中醫認為,慢阻肺合并肺心病的病因主要為氣道受阻,痰中混有瘀血,咳嗽無法緩解,因此治療以化痰、活血、祛瘀為主。自擬活血化痰祛瘀湯中,取當歸、黃芪、法半夏及毛冬青為君藥,當歸主行活血化瘀之效,黃芪主行補中益氣之效,法半夏主行燥濕化痰之效;川芎、桃仁、紅花、竹茹及炙麻黃為臣藥,川芎主行活血通脈、行氣止痛之效,桃仁、紅花主行活血化瘀之效,竹茹、炙麻黃行清熱化痰、利尿退腫之效;另加茯苓、赤芍、地龍、姜片、大棗,可發揮清熱祛痰、止咳平喘、益氣安神之效[7~8]。 諸藥聯用可活血通絡、化痰祛瘀、益氣養神。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提示自擬活血祛瘀化痰湯的療效明顯。 觀察組治療后D-D、PAI-1 低于對照組,tPA、CI、PEFR 及FVC 高于對照組,說明自擬活血祛瘀化痰湯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狀態, 提高心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