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非非
(孝感市中心醫院,湖北孝感,432100)
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英文名為NSTEMI,是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的重要急癥之一,它與不穩定心絞痛(UA)、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一起構成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NSTEMI 是最常見的心血管急癥,具有起病兇險、病死率高、難治愈和復發率高等特點,其治療原理是開通梗死相關動脈、恢復冠脈血流、挽救瀕死心肌細胞和縮小梗死面積[1]。老年人一直是NSTEMI 病發率最高的人群,因為老年人冠心病是引起NSTEMI 根本原因,隨著老年患者冠心病病發率的提高,促使NSTEMI 發病率上升。為提高NSTEMI 治療效果和改善預后[2]。本文對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介入與保守治療效果及預后觀察詳細研究,具體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90 例,分為介入治療組與保守治療組,各95 例。其中男性患者154 例,女性患者36 例;全部患者年齡為(72.64±20.01)歲。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符合美國心臟病學會急性心肌梗死診斷標準[3]。介入治療研究對象應排除心功能不全、肝腎功能不全、冠心病、心肌梗死病、擴張型心肌病、腫瘤、結締組織病、血液疾病、甲狀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動脈栓塞等患者[4]。
要求190 例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NSTEMI)患者都服用300mg 氯吡格雷、300 mg 阿司匹林和5000U 低分子肝素,持續服用9d,所有患者均使用硝酸酯、β受體阻滯劑和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5]。介入治療組給予冠脈造影(CAG),并進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兩組術后7d、180d 均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測定左室舒張末期容積(LVEDV)、左室收縮末期容積(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數(LVEF)[6]。
①術后7d 兩組左室舒張末期容積、左室收縮末期容積、左室射血分數的比較;②術后180d 兩組左室舒張末期容積、左室收縮末期容積、左室射血分數的比較;③術后180d 兩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源性猝死等的發生率比較[7]。
采用SPSS21.0 軟件處理數據。采用χ2檢驗,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術后180d 兩組左室舒張末期容積、左室收縮末期容積、左室射血分數明顯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術后180d 介入治療組 左室舒張末期容積、左室收縮末期容積均低于保守治療組,左室射血分數高于保守治療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NSTEMI 治療后LVEDV、LVESV 及 LVEF 比較(x±s)
介入治療介入治療后心絞痛、惡性心律失常、梗死復發再住院及心源性病死發生率明顯低于保守治療組,比較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NSTEMI 治療后住院及隨訪期間主要心血管不良病癥發生率比較[n(%)]
NSTEMI 是一種心血管疾病,是一種比冠心病更為嚴重和難治愈的疾病,它是臨床最常見心血管疾病,其治療過程很復雜,是所有心血管疾病中治療難度最高的急性疾病,并且同一時期預后效果比其他心血管疾病預后效果差[8]。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從2012 年12 月到2016 年5 月,NSTEMI 發病率一直處于上升狀態,使NSTEMI 早期介入與保守治療成為我國很多醫學家及事業單位的研究項目,且研究取得了良好成果。據多項研究結果顯示冠脈閉塞、遠端栓塞是NSTEMI 的主要病理基礎。早期介入治療與保守治療(抗血小板聚集為主的藥物治療)是NSTEMI 的重要治療方法,其中早期介入治療前應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結合冠脈造影(CAG)結果,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其治療過程包括血管重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和冠脈旁路搭橋術(CABG)等。前期介入治療NSTEMI 不但可以穩定破裂斑塊,還可以解除血管狹窄,更有利于心肌灌注的恢復,其臨床療效已得到各醫學專家的肯定[9]。
本文研究對象共190 例例,經過180d 的治療與觀察,190例NSTEMI 患者術后7d 的左室舒張末期容積(LVEDV)、左室收縮末期容積(LVESV)、左室射血分數(LVEF)都沒有明顯變化,比較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190 例NSTEMI 患者術后180d 的左室舒張末期容積(LVEDV)和左室收縮末期容積(LVESV)明顯低于術后7d、190 例NSTEMI 患者術后180d 的左室射血分數(LVEF)明顯高于術后7d,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190 例NSTEMI 患者早期介入治療180d 后,NSTEMI 患者心功能、心肌供血都得到有效恢復。介入治療組術后180d 的左室舒張末期容積(LVEDV)和左室收縮末期容積(LVESV)明顯低于保守治療組,左室射血分數(LVEF)明顯高于保守治療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介入治療組術后180d的心絞痛、惡性心律失常、梗死復發再住院、心源性病死等發生率均低于保守治療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早期介入治療NSTEMI,不但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還有利于降低并發率、復發率和病死率等,有效改善心肌缺血和恢復冠脈血流量,減少并發癥和死亡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