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菲 李維娜
(西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陜西西安,710038)
暴露性角膜炎是先天性上瞼下垂主要并發癥之一,極易損傷患者視力。先天性上瞼下垂,主要由動眼神經核或上瞼提肌發育不良導致,影響美觀的同時還對視功能造成影響,遮蓋瞳孔為主要表現癥狀之一,應盡早手術避免導致弱視。由于上瞼特殊的解剖結構,很容易導致術后并發癥產生,影響患者術后康復。本文選取選取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1 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上瞼下垂患者76 例為研究對象,探究心理干預對先天性上瞼下垂術后預防暴露性角膜炎的影響,實驗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我院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1 月收治的76 例先天性上瞼下垂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8 例。觀察組患者男女比例為22/16,年齡在1~9 歲,平均年齡為(5.11±1.25)歲。對照組患者男女比例為27/11,年齡在7 個月~8 歲,平均年齡為(5.07±1.36)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方面相似,無顯著差異(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注意眼部衛生。手術前3d,使用消炎抗菌眼藥水滴眼(4-6 次/d)。手術前1d,清潔眼部及額頭部皮膚。手術后2d,用抗生素眼膏涂在結膜囊。手術后觀察角膜暴露、眼瞼閉合狀態等癥狀,保持創口的干燥。術后采用加壓包扎24 小時,7d 后拆線。觀察組患者采用心理干預護理,具體方法如下:(1)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需詳細告知患者家長手術情況,術后注意事項,以及眼部包扎方法。在溝通過程中,護理人員多安撫患者家長的情緒,雙方保持平和冷靜的心態溝通。在患者家長的配合下,安撫患者躁動、哭鬧的不良情緒。叮囑患者家長手術后48 小時不能視物,積極引導患者遵醫囑,同時調節病房內的溫度、濕度、光線等數值,營造舒適的病房環境。(2)術眼護理 手術后,密切觀察患者術眼恢復狀況。護理人員注意叮囑患者閉眼休息,避免擠眼、揉眼,根據患者年齡特點選擇溝通方法,用平和的心態打消患者的恐懼感。護理過程中,采取獎勵糖果、玩具、紙花的方式給予認真遵醫囑的患者,指導患者進行瞬目訓練。(3)出院指導患者出院前,護理人員需向患者家長詳細介紹患者恢復期注意事項及用藥方法,講解閉眼休息的重要性,患者家長需掌握幾種基本的護理方法,點眼、瞬目、眼球運動等,術后恢復期應減少室外活動,避免強光、異物刺激眼睛。
1.3 觀察項目和指標 觀察經過不同護理下的兩組患者術后暴露性角膜炎及其他并發癥情況,對比患者家長對于心理護理效果的滿意程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 軟件開展數據分析,用均數±標準差和百分比進行計量和計數,用t 和χ2檢驗,差異為P<0.05,說明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術后暴露性角膜炎及其他并發癥情況 觀察組術后無暴露性角膜炎發生,感染并發癥概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瞼裂閉合不全組間比較無差異(P>0.05),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暴露性角膜炎及其他并發癥情況[n(%)]
2.2 兩組患者家長對于心理護理效果的滿意程度 觀察組患者家長對心理護理效果的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家長對于心理護理效果的滿意程度[n(%)]
先天性上瞼下垂的患者眼瞼發育畸形,易造成視力方面問題,形成弱視、復視等病癥,給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不便,使患者長期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研究表明[1-2],在輕度先天性上瞼下垂患者的治療中,可通過藥物予以改善,對于中、重度患者則需通過手術治療,而術后通過心理干預能夠有效減少先天性上瞼下垂術后暴露性角膜炎及其他并發癥發生,有助于患者盡早康復[3]。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術后無暴露性角膜炎發生,感染并發癥概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分數均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通過心理干預對預防先天性上瞼下垂術后暴露性角膜炎有顯著效果,有助于減少并發生的發生,提高手術成功率,幫助患者盡早康復,極具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