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含菁 黃龍
摘 要:重視意識形態工作、打贏意識形態之戰是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要求,是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思想基石。高校是培養人才的主要場所,是新時代意識形態斗爭的前沿陣地,做好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需建立全面的意識形態工作機制保障,做好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隊伍建設,抓好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內容建設,優化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宣傳方式與途徑。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意識形態工作
目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多次強調要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重視意識形態工作、打贏意識形態之戰是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要求,是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思想基石。高校是培養人才的主要場所,是新時代意識形態斗爭的前沿陣地,做好高校意識形態工作是全國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工作內涵
(一)意識形態工作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意識形態是一種思想觀念體系,這種體系可以系統地反映出社會經濟形態、政治制度和文化模式等。我們常說的意識形態工作,主要是指思想政治宣傳工作,即通過各種宣傳手段引領大眾思想,以達到政治認同的目標,使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具有思想吸引力和政治凝聚力。意識形態關乎國家、政黨政治安全,對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生存發展至關重要。
(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內涵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關于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事關旗幟和道路,事關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事關順利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事關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做好這項工作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要堅持黨性與人民性的統一”,“要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要抓好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基層工作創新”,“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等。這些講話和指示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增加了新的內涵,為新時代開展意識形態工作提供了新的思想與新的方法。
二、當前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面臨的局面
(一)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面臨挑戰
近幾十年,時代的主題已經從戰爭與革命轉變為和平與發展,人們對資本和有產者的認識有所改變,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關系也趨于緩和,于是部分青年學生認為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理論和當前社會的經濟規律有所偏離,無法直接指導現有的社會實踐。同時,部分學生存在唯物質論、功利主義等現象,共產主義理想淡漠,對馬克思主義信仰和信念產生了動搖。此外,有極個別教師對馬克思主義認識不足,沒有真正意識到馬克思主義主導地位的作用,在馬克思主義的教學中例行公事,草草應付,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二)西方借助多種手段對廣大青年師生進行意識形態滲透
西方一些別有用心的國家或勢力鼓吹“普世價值”,提出虛假的民主、自由等概念,借助文學作品、電影等多種手段,妄圖實現對我國廣大青年教師和青年學生的文化侵略與意識形態滲透,而互聯網技術的大力發展,也使得其滲透手段更加多樣和隱蔽,給高校意識形態建設帶來嚴峻挑戰。
(三)青年學生思想多元,對事物的認知和辨別能力不強
目前高校的青年學生大多是“00后”,他們生長的時代是我國經濟高速騰飛的時代,也是社會變革加劇的時代。生活環境與看待問題角度的不同造成他們對新事物、新思想有著不同的看法與評價,思想觀念多元化明顯增強,其中有符合現階段我國發展方向的主流思想,也有一些消極落后思想。同時,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網絡的發展,高校的青年學生更容易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思想浪潮和文化作品,而這個年齡段的他們尚處在價值觀的形成時期,缺乏一定的社會閱歷,對事物的辨別能力較差,不能準確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容易形成消極的、非主流的思想觀念,因此他們更需要正確意識形態的引導。
三、切實做好高校意識形態工作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高校意識形態工作,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到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如何做好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筆者認為可以從機制保障、隊伍建設、內容建設和優化傳播途徑四個方面開展。
(一)建立全面的高校意識形態工作機制保障
做好高校意識形態工作要有機制保障。第一,做到領導重視。要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的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體制,各級一把手親自負責抓落實。第二,做到資金保障。要建立意識形態工作專項資金,單獨核算,支持相關理論研究,保障內容建設和活動組織經費。第三,建立意識形態工作全方位覆蓋制度。要在高校學科建設、人才評價、科研項目申報等方面加入意識形態考核,要在人才引進、學術研究、課堂教學等過程加入意識形態紅線制度,通過一些強制機制加強意識形態教育,推動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制度化、常態化和科學化地開展。
(二)做好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隊伍建設
隊伍建設是開展意識形態工作的根本,加強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隊伍建設要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教師主體隊伍。學校要把各級領導、思政課教師、輔導員等作為意識形態工作的主體隊伍,在人員選拔、績效考核、培訓評優中強化意識形態要求,做好相關學習培訓,從而使學校各級領導、教師在意識形態工作方面敢管、能管、善管;另一方面是學生黨員、學生干部隊伍。學校要加強對學生黨員、學生干部意識形態領域的宣傳教育,讓其從自我提升進而到帶動身邊同學一起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思想觀念。
(三)抓好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內容建設
內容建設是意識形態工作的重點。第一,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學習和繼承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特別是要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經驗豐富馬克思主義理論,使學生深刻把握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學說的真諦。第二,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注重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理清宣傳闡釋中國特色的基本邏輯,明確宣傳闡釋中國特色的基本內容,充實宣傳闡釋中國特色的話語體系。第三,宣傳的意識形態內容要體現現實性和時效性,對于熱點事件,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結合高校意識形態案例進行分析,并及時向學生傳遞官方信息。第四,宣傳的意識形態內容要易于學生接受和傳播,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結合本地區、本校特色制作不同的宣傳內容。第五,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根據不同的傳播載體運用不同的傳播媒介,如新聞、文學作品、電影、電視劇、綜藝、短視頻甚至是游戲等開展工作。
(四)優化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宣傳方式與途徑
高校意識形態宣傳要采用多種方式和途徑,既要重視課堂教學,又要發揮互聯網的優勢,還要借助榜樣的力量。第一,在課堂教學中,高校教育工作者不僅要講授經典理論,還要傳達最新的中央文件精神,更要結合時事新聞和社會熱點向學生做出正確的解讀和引導,努力實現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語言鮮活的課堂效果。第二,除傳統教學外,高校教育工作者還要發揮互聯網的優勢,采用學生喜愛的形式進行宣傳,搶占網絡輿論陣地的制高點。第三,榜樣是一種向上的力量,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因此,在意識形態教育工作中,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注重樹立榜樣,及時發現充滿正能量的人與事,并給予肯定與表彰,以此在廣大師生中形成積極向上的氛圍,為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高校意識形態工作任重道遠,重在落實。新時代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有序、有效和深入開展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們不懈努力,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堅守高校意識形態陣地,有效抵制落后、不良文化對青年學生思想上的沖擊,為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 努力把宣傳思想工作做得更好[EB/OL].(2013-08-21).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821/c1024-22635998.html.
[2]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2019-11-06.
[3]習近平.堅持正確方向創新方法手段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EB/OL].(2016-02-20).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220/c1024-28136187.html.
[4]夏文斌,趙彩霞.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面臨的形勢、問題及應對[J],紅旗文稿,2019,(14).
[5]郝文斌.高校意識形態建設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EB/OL].(2020-03-12).https://theory.gmw.cn/2020-03/12/content_33643909.htm.
責編:恒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