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俠 李夢云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綜合國力的增強與技術水平的進步,中國經濟整體發展迅猛,各個經濟指標項目完成度可觀。在經濟進步的同時,發展的不平衡也愈發明顯,其中,農村經濟發展水平整體落后的問題也愈發突出,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重視。在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現狀中找到原因并提出相關的政策措施是促農村發展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農村經濟發展 人才 資金 基礎設施 建議
一、引言
雖然中國整體的經濟水平實力已顯著提高,但是農村經濟的發展一直是引起人們關注的問題。自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濟金融發展迅速且多元,但是相較于城市而言,農村經濟發展依然存在很多不足。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自改革開放以來,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結構指標中,農村經濟占比已從1978年的82.1%降至2018年的40.4%,在經濟整體發展迅猛的前提下,農村經濟占比幾乎呈跳崖式下降。
二、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原因
推動或制約一個地區或一個行業經濟發展水平的因素有多個方面,除了眾所周知的勞動力缺乏影響因素外,其他主要的影響原因還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足,農民整體素質不高以及缺乏促經濟發展的資金資源等。
(一)農村勞動力相對缺乏
隨著商品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鎮化比率的提高,越來越多的青壯年勞動力選擇外出務工,根據《中國統計年鑒》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中國城鎮化水平已達59.58%。中國目前主要的商業發展的生產要素是勞動力,繁華的都市,相對可觀的工資以及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很多年輕人更愿意在城市就業甚至安家,長此以往,就造成了農村生產力越來越缺乏的局面。在非特殊時間,大部分農村居住人口為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在此條件小,不用說促進農村工業的發展,甚至很多農耕活動都無法進行。所有的經濟生產都離不開人的作用。
(二)農村基礎設施建立不足
在當前信息技術高速發展以及交通物流行業運行相對完善的條件下,很多企業及行業間的業務往來都需要依靠這些基礎設施。由于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力量不足,很多依靠基礎設施的商業行為無法進行。例如遠程監控加工操作、銀行清算業務的進行以及貨物的及時加工處理等。這些問題的存在會帶來很多風險隱患,如銀行利率的波動或者商品的時令性要求等。在風險潛在威脅性大、收益不能保證的時候,很多人不愿意考慮在農村發展經濟,進而影響了農村經濟的進步與發展。
(三)農村居民的整體素質不高
由于經濟的不發達,義務教育普及的欠缺,以及人們思想意識的相對落后,很多家庭并不會供養他們的子女上學,使很多農村孩子享受不了受教育的權利。即使有些開明的家長愿意讓他們的孩子受到應有的教育,但是教育條件的落后以及教育資源的短缺,孩子們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也是非常有限。幸運的條件下,部分孩子最終能夠脫穎而出、出人頭地,但是他們很少會選擇留在家鄉,因為家鄉對他們來說太過貧瘠,甚至某些方面太“荒蕪”,沒有他們所需要的發展的機會。我們都知道,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技術人才以及優秀的管理組織者,而由于農村本身的某些特質,使其很難具備這些重要要素。
(四)農村資金相對缺乏
在商業經濟條件下,任何一個公司以及一個行業的運行都少不了資金,資金是促進企業發展的血液。而農村,缺乏勞動力與人才,缺乏必要的基礎設施,缺乏必需的銷售市場。任何投資商都是作為經濟人存在的,他們經營的目的就是能夠實現利潤最大化,以最少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收益,而農村并不能滿足他們的投資追求,所以很多外來資金不愿意進入農村發展領域,而農村那些僅有的資金要么被儲存,要么向外投資。沒有資金的支持,經濟的發展只能是紙上談兵。農村資金的缺乏不僅不能帶來產業的聚集效應,甚至可能會造成農村經濟的萎縮發展。
三、根據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建議措施
造成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相對緩慢的原因有多個方面,在這些影響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農村經濟的發展呈現出相對緩慢、不均勻的現象。要促進其經濟正常平穩發展,就需要從制約其發展的方面著手,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
(一)政府通過建立農村勞動力協調保留機制,保證農村勞動不外流
農村青壯勞動力外出務工的主要原因是能獲得更高的收入,進一步提高生活的質量。政府應該從這些方面入手設立相關的人員協調保留機制。鼓勵農村勞動力在本地工廠上班工作,對于愿意留鄉工作的人員,給予他們相應的政府補貼,如降低或減免稅負,提供免額繳納的養老保險金,其他相關的醫療保險類費用也由政府承擔等。通過這些政府承擔費用的福利發放行為,留住更多的農村勞動力在鄉工作,讓已存在的農村鄉鎮型工廠能夠運行下去。長此以往,農村經濟發展的商業鏈區段會慢慢連接在一起,形成相對完善的農村經濟市場。
(二)注重基礎設施的建設,提高基礎設施力量
政府應該重視者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方面的執行,深刻貫徹“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了解并給予其足夠的重視。為有效提高農村基礎設施的力量,政府采取措施時,應該在加大資金投入的同時加大監管力度,做到專款專用,在量上得到保證的同時提高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的使用率。政府在充分了解基礎設施薄弱點的同時將撥款資金做到合理分配,保證“補漏補缺”,為經濟發展的正常運行做充分準備。充分關注企業行業發展所需要的基礎保障,盡量為他們解決類似的問題與需求,借他們的力量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
(三)提高農村居民整體素質的同時引進技術與管理人才
技術與管理人才是引領企業發展的指揮者,是促進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要素,所以為拉動農村經濟的發展,這方面的人才是必須要具備的。一方面,政府要加強農村地區的教育普及度,加大教育投資力度,提供充分的教育資源,提高當地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改變他們相對落后的思想觀念,讓他們在學有所成時愿意為家鄉做貢獻,鼓勵大學生返鄉創業。同時,政府在對學生進行義務教育普及推廣的同時,可以設立專門機構培養農民的相關技術,讓他們能夠有一技之長。另一方面,由于人才的培養需要一定的時間,可以應對未來人才缺失的情況,而在農村經濟發展急需解決的情況下,當前引進技術與管理人才才是解決這一問題了有效手段。
(四)建立并完善農村的金融信用體系
資金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為滿足農村經濟發展對資金方面的需求,政府可以充分發揮其資源配置的職能,盡可能調動企業、有關金融機構和其他政府部門的的資金,并建立相對完善的金融信貸體系,做到借貸信息透明化,鼓勵大、中、小額貸款金額,讓借貸雙方敢借敢貸。通過這方面資金的調動,解決經濟發展所需的資金短缺的困境,促進資金的流動活性,以資金帶動資金的良性升值,進而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四、結束語
農村經濟作為中國整體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實現中國經濟高質高速發展,使中國成為一個實力雄厚的經濟大國,農村經濟相對落后的局面就需要解決,不能讓中國經濟這個大木桶有任何短板。目前,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相較于改革開放時確實進步許多,農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相比城市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就顯得很是遜色。影響農村經濟相對低速發展的原因有很多,其主要影響因素有勞動力與資金的缺乏,整體素質不高以及基礎設施力量薄弱,為有效解決農村經濟發展困境,應該從這些影響因素方面入手,建立有針對性的相關措施,以此來促進中國農村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文紅.淺析農村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國企研究,2019(8):117-117.
[2]李蕊,張澤凡.我國農村金融發展及策略研究[J].納稅,2020(6):198-198.
[3]孟玲.完善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增強農村經濟發展潛能[J].納稅,2020(4):149-149.
作者單位:河北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