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子騰
摘要: 近年來,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推動了我國傳統金融發展趨勢的改變,隨著互聯網金融在各個行業中應用融合的不斷完善,社會公眾對互聯網金融的信任度逐漸提高,對我國現有商業銀行的各項業務也產生了相應的影響。本文從互聯網金融的概念出發,分析互聯網金融給我國現有商業銀行業務帶來的影響,并提出相關建議,以促進我國商業銀行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以應對挑戰。
關鍵詞: 互聯網金融 商業銀行業務 措施
一、互聯網金融概念及其模式
(一)互聯網金融概念
從各個側面來看,互聯網金融有很多不一樣的闡述,較為普遍的觀點認為,這種行業是將現在蓬勃發展的互聯網應用技術融入到過去的傳統金融行業的功能中,以大數據、云計算和科技平臺等時下興盛的技術作為依托,形成新的支付結算、資金融通、投資和信用媒介的綜合金融服務模式。互聯網金融不應該簡單理解為把互聯網技術作為一種起中間作用的媒介,而是要深入了解互聯網金融所顯現出來的客戶覆蓋率高、交易便捷化、大數據精準定位、資金成本低及技術與法律風險等特征。
(二)互聯網金融模式
互聯網金融模式包括第三方支付、P2P網絡借款、網絡理財和網絡眾籌。第三方支付指規模較大、實力雄厚、具有信譽保障的獨立機構,通過與銀聯或網聯對接,促成雙方交易成功,是一種獨立于商業銀行支付系統的第三方中介交易模式。P2P網絡借款是指通過第三方機構提供網絡平臺,為個人借貸提供便利,個體與個體之間形成利息借貸的服務方式,網絡第三方平臺按一定比例收取中介費。P2P網絡借款能夠有效應對過去傳統商業銀行借貸要求高、放款速度慢的問題。網絡理財指客戶利用互聯網平臺獲取商家給予的各種理財服務,實現其收益最大化的理財方式。如今,互聯網金融發展迅速,支付寶、 微信等不僅僅充當支付的媒介,也推出一系列理財產品。網絡眾籌是通過發起人發起眾籌,支持者通過第三方平臺進行資金支持,眾籌的發起者通常是有借款需求的,支持者是資金借出方。
二、互聯網金融對我國商業銀行業務的影響
(一)沖擊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
貸款業務是最主要的商業銀行資產業務,它是商業銀行追求利潤最大化的最主要的途徑。商業銀行通過存款業務吸取資金,然后把一部分資金通過貸款業務以收取利息的方式借給資金需求者。互聯網金融的興起,使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收到了一定的影響,使得商業銀行的部分貸款客戶逐漸傾向于便利化的P2P網絡借款服務平臺。
與商業銀行相比,互聯網金融貸款的速度更快。過去的傳統商業銀行信用額度授予門檻比較高,通過授信之后,也有一段時間等待銀行放款,時間周期相對較長。互聯網金融貸款服務利用各項技術對客戶進行細分,在滿足不同客戶貸款要求的同時,也完善了征信系統的建設。與商業銀行相比,互聯網金融貸款服務的信用額度授予門檻較低、等待的時間較短,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是非常好的融資渠道。互聯網金融服務有較大的包容性和開放性,使客戶對其依賴性逐漸增強,因此,中小企業逐漸傾向于互聯網金融貸款,使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受到了沖擊。
(二)分流商業銀行的存款規模
存款在商業銀行的負債業務中占了很大一部分,是其重要的資金來源。然而,時下興盛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分流了大量商業銀行的高質量客戶,使商業銀行的存款業務受到了較大的沖擊。
相比過去的傳統商業銀行,互聯網金融的便利性和創新性對有存款需求的人來說有很大的吸引力。一方面,客戶可以足不出門直接在互聯網金融平臺上購買理財產品,而且購買流程比去商業銀行購買更加簡單便捷,這種方式減少了客戶的時間成本。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產品理財具有可選擇品種多、購買起點低等獨特優勢,更容易被客戶選擇。如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漸增長,除了存入銀行外,更多的通過互聯網金融平臺進行投資。因此,互聯網金融服務分流了傳統商業銀行的存款業務。
(三)縮減商業銀行的支付結算業務
商業銀行的支付結算服務是指將商業銀行作為一種服務媒介來向單位客戶和個人客戶提供貨幣支付及資金清算的服務,并收取一定的手續費作為收入來源。隨著電子商務的普及,推出了微信、支付寶、百度錢包等支付平臺,人們逐漸形成了線上支付的習慣,使我國居民的支付結算方式發生了質的改變。
相比于繁瑣的現金支付,互聯網支付能夠讓人們在資金清算上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銀行支付和互聯網在線支付的功能相似,因此兩者之間在支付上存在一定的替代關系。互聯網在支付上具有成本低廉、支付便捷的特點,尤其是在電商支付上體現得更加明顯。商業銀行支付模式比起互聯網支付模式競爭力相對較弱,例如隨著掃碼支付的普及,給人們的支付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人們逐漸傾向于這種便利化的方式。隨之帶來的就是,商業銀行的支付結算業務日益縮減。
三、互聯網背景下商業銀行業務發展的相關對策建議
(一)利用信息技術,創新個人金融產品
相比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我國的金融服務體系還不夠完善。商業銀行是我國如今主要的金融市場,商業銀行以貸款業務和存款業務的利差為主要收入來源,隨著金融市場競爭不斷擴大,市場利率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今后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或將與發達國家相似,利潤主要來自個人零售業務。
零售業務的成功之處就是能夠及時把握金融市場的客戶,可以利用現代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深入了解客戶偏好,根據分析出的信息結論和客戶需求不斷創造新的個人金融產品,并提高辦理業務的效率。例如在審批客戶貸款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征信系統等方式盡量縮短審批時間,減少不必要的繁瑣程序。商業銀行應建立創新金融產品的未來目標,建立客戶信息系統,重視數據信息分析,為零售時代的到來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加快構建存款理財類業務平臺,占據主動地位
商業銀行最突出的優勢就是有良好的客戶資源,能夠較好地控制經營風險,這也是商業銀行值得信賴的原因。當前,互聯網金融被更多人選擇的原因主要在于其便捷的支付購買方式和極低的手續費用,商業銀行也應與時俱進,借鑒互聯網金融的優點,為人們提供更好的服務。
盡管互聯網金融向顧客提供第三方購買理財產品的平臺,但資金走向最后還是流向商業銀行。所以,商業銀行可以與互聯網技術公司合作,占據主動地位,構建屬于自己的存款理財類業務平臺,無須經過第三方介入,直接和客戶進行對接。這樣一方面有利于掌握客戶信息,根據客戶不同的需求開發不同的金融產品,另一方面還能讓被分流的客戶重新選擇商業銀行。
(三)開拓推廣渠道,實現合作共贏
商業銀行可以自己開拓互聯網營銷渠道。商業銀行可以憑借其資本優勢與手機廠商和互聯網技術公司合作,建立自己的網絡銀行應用軟件,增強服務的綜合性和便捷性,從而吸引客戶,占據市場流量,商業銀行的業務能力和效益也會隨之增加。
商業銀行要善于同第三方進行互利合作。目前,我國互聯網發展已經進入成熟階段,商業銀行可以和線上活躍人數較多的互聯網平臺進行合作,將理財產品品牌打響,也可以利用在視頻網站中插播廣告或在網絡頁面中以廣告的形式進行宣傳。由于這類互聯網公司活躍人數眾多,推廣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并且可以給客戶良好的產品體驗感,增加客戶粘性。
參考文獻:
[1]謝平,鄒傳偉.互聯網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22.
[2]秦傲.互聯網金融沖擊下的商業銀行創新與風險管理[D].吉林財經大學,2019.
[3]張秋,朱翠華.傳統商業銀行的互聯網化轉型研究[J].財會月刊,2018(21):157-162.
[4]華炎,鄭宇.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業務影響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9(06):144-146.
[5]安鳴旭.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盈利模式的影響[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8(01):105-107.
[6]周金龍.互聯網金融時代商業銀行的發展模式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13):115-116.
作者單位:云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