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生 張小艷
摘要:西方經濟學是財經類專業的基礎與核心課程,目前絕大部分院校都選用高鴻業主編的《西方經濟學》作為本科教材,該教材國內發行量最大、使用最廣,此教材雖有優點,但也有諸多缺陷,本文對此進行了具體分析,并提出了修訂建議。
關鍵詞:西方經濟學? 高鴻業? 修訂建議
西方經濟學是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基礎核心課程,特別是對經濟類專業來說,西方經濟學是重中之重,不僅是本科階段的核心課程,也是碩士生、博士生階段的核心課程,是碩士生、博士生入學考試的必考科目。對于這樣一門事關專業功底的主干課程,選用一本好的本科教材是非常重要的,這可讓本科階段的初學者系統了解西方經濟學的框架體系,掌握相關知識點,為碩士、博士階段后續深造打了良好基礎。目前來說,國內發行量最大、使用最多的是高鴻業主編的《西方經濟學》(宏微觀部分),絕大多數高校均選用該教材,該教材也成為眾多院校碩士生入學考試的指定教材。筆者以該教材授課西方經濟學多年,對之優劣有一定的認識。
一、該教材之優點
該教材的組編者為教育部高教司、主編者為高鴻業、發行人為人大出版社,這無疑增添了該教材在學界的聲譽,加上人大出版社的強大推廣能力,從而使其成為使用最廣、名聲最大的教材。除了外在因素,不可否認,該教材本身具有諸多優點,有眾多吸引授課教師與學生之處。
(一)章節編排合理
微觀部分有十章(引論除外),為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消費者選擇、生產函數、成本、完全競爭市場、不完全競爭市場、生產要素價格的決定、一般均衡和福利經濟學、博弈論初步、市場失靈和微觀經濟政策;宏觀部分十二章,為宏觀經濟基本指標及衡量、國民收入的決定(收入—支出模型、IS-LM模型、總需求-總供給模型)、失業與通脹、宏觀經濟政策、開放經濟下的短期經濟模型、經濟增長、宏觀經濟學的微觀基礎、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和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與中國。教材章節編排合理,結構完整,思路清晰,各章節結構連貫緊湊,教師授課與學生學習時各章節知識點可有機連接起來。微觀經濟學鳥瞰圖(圖2-1)與宏觀經濟學鳥瞰圖(圖12-1)更有利于初學者把握西方經濟學的整體框架。
(二)知識內容完整
該教材所含知識點非常多,內容豐富,本科階段應學習知識點基本囊括在內。本科生通過此課程學習,能掌握西方經濟學的基本知識與內容,具備經濟學的基本思維,為后續的專業學習奠定基礎。很多西方經濟學教材不具備這樣豐富的內容,一般只包括微觀與宏觀基本知識點。微觀部分第九章的社會福利函數、效率與公平,第十章博弈論初步,宏觀部分十七章博弈論在宏觀經濟政策中的應用,第二十章宏觀經濟學的微觀基礎,第二十一章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和凱恩斯主義經濟學,這些內容在其它版本教材中較少出現。通過這些內容學習,有助于本科生分析社會福利、效率公平等問題,了解新古典主義和凱恩斯主義的基本觀點及相關模型,以增加西方經濟學流派等知識。
(三)與現實問題結合
學習西方經濟學的目的,除了掌握經濟理論與模型外,還應通過該課程學習培養分析現實問題的能力,特別是中國的現實問題,由于中外制度、文化、市場成熟程度不同,因此不能全盤照搬教材的知識,將教材知識直接套用于中國,而應采取批判接受的態度。一方面,該教材告訴學習者如何對待西方經濟學(微觀第8頁),哪些東西可以借鑒和吸收,根本否定(總體否定)以及全盤照搬的方法和態度是不對的,同時對學習西方經濟學提出了幾點建議(微觀第8-9頁),提出要把握基本理論主線、把握基本分析方法、學會合作書籍、學會理論聯系實際。另一方面,與中國問題緊密結合,宏觀部分第二十二章西方經濟與中國,專題討論我國借鑒西方經濟問題、當前中國經濟改革一些問題思考、當前中國經濟發展中幾個問題的思考,提出這些問題就是要讓學習者通過該教材學習,以所掌握理論知識點來分析中國現實問題,如改革紅利、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財稅體制改革、正確對待GDP、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增長方式的轉變、我國未來增長預期、控制通脹和失業、避免中等收入陷阱,這些問題都是中國正面臨亟待解決的難題,通過分析這些問題反過來有助于鞏固西方經濟學的知識點。除此外,第二十二章還專門討論了2008年金融危機對現行西方經濟理論的挑戰,有助于學生認識到西方經濟學的不足,西方經濟學不是萬能的。
(四)難易程度適中
本科生教材應難度適中,過于簡單則無從學習西方經濟學的知識點,掌握相關數理模型,由于西方經濟學需運用大量的數學知識,如過于復雜、難度大,則本科生聽不懂,學習效果不好。高鴻業所編《西方經濟學》難易程度適中,適合本科生學習之用。教材既通過文字傳授知識點,又通過圖形、模型強化知識內容,并配之以課后作業鞏固知識。
二、該教材之缺點
雖然該教材具有諸多優點,但不可否認的是,該教材也有不少缺點,其中很多可以說是是低級錯誤,導致老師授課感覺很別扭,學生自學時難以理解并掌握相關內容,甚至使學生產生誤解。第六版存在的問題有:
(一)表述錯誤
微觀部分第60頁“每一消費量上的邊際效用值就是總效用曲線上相應的點的斜率”、第70頁“無差異曲線上某一點的邊際替代率就是無差異曲線在該點的斜率的絕對值”、第137頁“每一個產量水平上的MC值就是相應的TC曲線的斜率”等等,這些都是非常明顯的錯誤,應改為該點切線的斜率。宏觀部分第434頁有關貨幣供給層次的表述不確切,甚至可以說是錯誤的。宏觀部分第479頁對通貨膨脹的分類,與大部分書籍的分類標準不同,一般來說將物價上漲5%以內稱為溫和的通貨膨脹,而此處將10%以下作為溫和通貨膨脹。
(二)編排不合理
微觀部分第五章第二節“成本最小化”原來放在第四章生產函數,現在將等產量線與等成本線割裂在兩章欠妥,成本最小化與產量最大化是生產問題,放在第四章更妥。宏觀部分第十二章第六節“失業和物價水平的衡量”部分,講述了失業與衡量與物價水平的衡量,第十二章的教學內容是GDP的核算,失業和物價水平的衡量與GDP核算關系不大,應該放在第十六章“失業與通貨膨脹”更合理。宏觀部分第十四章第一節“投資的決定”主要內容講述投資主要受利率的影響,與利率呈反向變化,讓學生理解這兩者關系就夠了,而教材花很大篇幅講述資本邊際效率、資本邊際效率曲線、投資邊際效率曲線、預期收益與投資、風險與投資、托賓的“q”說,這些內容放在此處不合適,一方面學生缺乏基礎知識聽不懂,另一方面這些內容在相關課程還會涉及,授課教師得花很多時間講解這些不相干知識點。
(三)內容重復
宏觀部分第十六章第三節“失業的影響與奧肯定律”專門講了奧肯定律,第502頁又對奧肯定律加以定義。自然失業率下了三個定義,第472頁、第494頁、第502頁分別給自然失業率下了不同的定義,但沒有講明三個定義的區別與聯系,這易導致學生不知所措,實際上也沒有將自然失業率的內涵真正講清楚。第474頁講述了失業的類型,即摩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的概念與原因(但沒有講周期性失業),第502頁又重復摩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周期性失業的概念。
(四)表述費解
微觀部分第49頁“相對于價格軸,需求曲線斜率的絕對值大于供給曲線斜率的絕對值”、第50頁“相對于價格軸,需求曲線斜率的絕對值小于供給曲線斜率的絕對值”,學生對如此表述理解不了,其實只要說需求曲線與供給曲線哪個更陡就可。宏觀部分第428頁第三段“比方說當前利率下降,企業又預期未來實際利率不會象現在這相煎何急工,則企業就可能不會按d這一系數大幅度改變投資計劃,即不會增加多少投資,從而收入也不會增加那么多”,大部分學生對這樣表述看不懂,要么刪除這些內容,要么就要講透徹。
(五)重點被刪
第五版專門花一章講述貨幣財政政策的效果,IS、LM曲線斜率對貨幣財政政策效果的影響,還詳細講述了擠出效應的影響因素,這些內容理論性強,也是考研的重點,但第六版只花很小篇幅講述該內容(510頁-511頁、520頁-521頁),這些內容應該重點講述,以讓學生深刻理解IS-LM模型的內涵與應用。
(六)缺乏總結
在講述IS-LM模型時,哪些因素導致IS曲線的移動,教材中沒有系統總結;講述AD-AS模型時,有關AD、AS曲線移動的因素雖然也有談及,但不完整。對以上內容加以總結有助于學生全面掌握相關知識,以更好理解這些模型。
除以上外,該教材還存在凡所種種問題,這些錯漏、編排等問題,雖然非根本性錯誤,但這些低級問題與作為全國發行量最大、使用最多的權威教材是不相稱的。授課老師的總體感覺是,該教材是一個拼湊材料,雖然玉珠很多,但瑕疵也不少,文字上缺乏最后統稿與把關。
三、修訂建議
該教材從最初出版至今,已經六次修訂,但不得不說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很多問題并沒有糾正過來,就我個人感覺來說,第六版并不優于第五版。教材的修訂,除了相關領域專家參與外,更重要的需聽取一線授課教師及使用該教材的學生的意見,授課教師對教材每句話、每個詞都通讀過,對教材的優劣、好壞最有發言權,應特別吸收一線授課教師的意見。如能召開一次授課老師的修訂意見會議,則能詳細指出該教材的具體問題,有針對性加以修訂,切實將該教材打造成國內精品。
(一)優化內容排版
雖然該教材內容豐富,整體結構合理,但有些內容編排確應加以優化,特別在宏觀部分,很多章節內容需加以調整,使之脈絡更清楚、內容更完整。
(二)修改相關詞句
教材中的一些詞句表達歧義、錯誤,應逐章、逐節、逐段、逐句、逐字通讀,修改相關詞句,使之表達更清晰到位。宏觀部分第十五章第二節“總供給的一般說明”,如能以圖形方式描述宏觀生產函數—勞動力市場之間的關系,則更能說明工資影響就業量—就業量影響總供給,學生更易理解不同工資價格彈性下的總供給曲線。
基金項目:成果受2018年喀什大學教研教改課題(KJDZ1801)、2019年喀什大學教研教改課題(KJZY190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創建項目(2020)的資助。
張青生單位:廣東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張小艷單位:喀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