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和亞
摘要:在企業財務會計工作開展期間,會計信息化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發展目標,伴隨著會計信息化的應用和推廣,其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產生了直接性的影響,除了為其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之外,還使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而怎樣合理的使用會計信息化是企業面臨的首要問題。在本文中,主要以會計信息化為主,重點探究了會計信息化對企業財務管理產生的相關影響,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有關的對策。
關鍵詞:會計信息化;企業財務管理;影響;對策
伴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改進和完善,我國逐漸進入了信息化時代,而會計信息化發展屬于信息化時代的一項重要趨勢,合理的實施會計信息化工作,除了可以提高會計工作質量之外,還有利于緩解會計人員的工作壓力,達到會計改革和轉型的目的。當前,基于會計信息化工作的有效開展,其在財務管理中產生了極高的優勢,這就要求企業管理人員全面認識和了解財務管理以及會計信息化發展情況,制定出完善的對策對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流程加以規范,才可以促使財務管理工作高質量開展。
一、對于會計信息化的論述
(一)概念
所謂會計信息化,是指通過互聯網平臺實施會計管理工作,在合理使用信息化技術的基礎上,集會計模式和計算機軟件為一體。會計信息化的實施有利于提高工作質量,推動財務管理工作進一步運行。
(二)特征體現
1.具備共享性特征;互聯網本身有著一定的共享性,其可以對各方面的信息加以共享和搜集,為信息使用人員提供方便,而會計信息化是處于互聯網基礎上而形成的,因此會計信息化也具備和互聯網一樣的特點。采取以往的會計工作方式對信息進行整合和收集的時候,不僅會消耗較多的時間,并且還會花費較多的精力,需要采取人工操作方式從各項部門內收集數據,然后記錄有關的經濟活動,在包含的業務量諸多的情況下,還會產生誤差現象。而引進了信息化管理方式以后,這些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相關部門可以把信息傳輸到信息網絡平臺內,會計人員通過操作系統便可以獲得想要的信息,信息化系統還能夠自主劃分數據的類型,確保數據的完善性和準確性。
2.具備實時性的特征;對于會計信息具備的實時性特征,其中表現為企業中的人員可以把包業務以及數據信息等統一反饋到網絡內,會計人員能夠隨時獲取信息數據,掌握企業業務變動現象,為領導提供準確的信息,以此確保企業良好運行。
二、會計信息化對企業財務管理產生的影響
(一)產生的積極影響
1.對企業管理人員自身管理理念產生的影響;在使用以往財務管理模式的過程中,大多數管理者沒有正確了解到財務管理工作的實施情況,不管是風險應對意識還是創新意識都較為缺陷。而會計信息化的引進可以幫助企業管理人員樹立正確的理念,使其了解到強化財務管理的必然性,從而更好的實施該項工作。
2.對企業審計工作產生的影響;會計信息化的開展使以往傳統的審計工作發生了變化,不再只是一味地依靠審計部門進行操作,而是將工作交由計算機系統自主完成。這樣一來,逐漸緩解了審計部門的業務量,不過要想確保計算機系統處于穩定運行的工作狀態,審計部門還應當定期檢查系統的性能,從中保證所儲存信息的完整性。
3.使財務管理方式越來越靈活;以往的財務管理方式較為單一和滯后,相關人員只是對相應時間段的信息和資金等內容加以分析,雖然這樣也可以為管理層提供信息,幫助管理層實施決策工作,可是這些信息分析方式過于單一,比如,當對某項年度內包含的信息進行分析的話,獲取的結果就會不盡人意。而處于信息化時代中,財務人員能夠應用規范性的信息系統快速獲取各個階段的信息,應用縱向與橫向方式分析各個時間段企業運行情況,詳細比較財務信息,使財務管理方式越來越具備靈活性,最終為企業經營提供優質服務。
(二)產生的負面影響
雖然會計信息化產生的作用極高,可是不管是任何事物,既有優勢也有弊端,會計信息化也是如此,具體的弊端如下所示:
1.財務人員的工作水平較低;處于信息化背景下,各項會計工作均離不開計算機技術的幫助,這就需要財務人員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熟練掌握計算機方面的知識點,以此應對信息化帶來的各項挑戰。可是對于企業中的財務人員來講,大多數均是年齡比較大,雖然自身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可是不會操作計算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高,難以在短時間內掌握計算機知識,這樣一來,完全阻礙了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的開展。
2.面臨的財務風險較高;自從引進了信息化以后,雖然提升了企業財務管理質量,各項信息整合效率也逐漸提升,可是財務管理期間依舊存在著諸多的風險問題。這是因為互聯網本身有著共享性和開放性特征,包含的各項信息都過于繁瑣,而且運行期間計算機經常受到黑客攻擊和病毒侵害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出現了嚴重的癱瘓風險,數據容易被竊取,財務管理風險問題也隨之出現。
三、會計信息化時代中加強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對策
(一)加強財務管理風險控制力度
當前,企業需要增強財務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制定健全的風險控制體系,使各環節工作得到穩定的開展。具體措施表現在以下幾點:
1.制定規范性的信息系統安全保障體系,引進專業技術人員對財務管理系統進行維護和升級,以免出現不法人員根據系統中的漏洞惡意盜取企業中的各項信息。創建防火墻,將授權審批控制程序落實于主要的財務管理崗位中。
2.加大對信息化的監督管理和審計力度;遵循不相容崗位原則對財務信息化管理崗位進行設計,企業內審人員需要采取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方式來檢查財務數據信息,保障數據的精準性。
3.創建完善的風險預警體系,動態性的監督各方面信息,當出現信息超出預警現象的時候,必須找尋風險所在,加以應對,為財務人員設置與之相符的權限,使財務人員均可以處于自身權限內實施各項工作,這樣有利于降低舞弊行為出現的概率,為財務工作開展提供良好的環境。
(二)轉變和優化思想理念
在會計信息化背景下要想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效率,就需要對企業人員思想理念進行積極的轉變和優化,只有加深人員對于會計信息化的認識,才能夠從中了解到在企業運行中產生的作用。
1.結合不同部門需要創建信息化系統模塊,使創建的模塊和企業要求相符合,使部門人員熟練操作系統,錄入有關的信息。
2.企業需要定期對員工開展培訓工作,加深員工信息化內容的掌握和認識,摒棄以往單一的思想理念,為員工講解如何操作會計信息化軟件。
3.落實完善的激勵體系,通過評比的方式了解到哪個部門的員工信息化利用率較高一些,這樣的話,就能夠得到獎勵,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從而主動地參與到會計信息化開展工作中。
(三)做好企業內部審計工作
在會計信息化進一步發展和創新的背景下,企業要想高效率的實施財務管理工作,就需要強化內部審計力度,制定有關的審計體系,讓審計部門嚴格監督各個階段的工作,以此確保整體質量。在工作開展期間,審計部門應當將自身的權威性和獨立性體現出來,找尋出存在的各項風險問題,結合問題提出整改建議。最后,將會計信息化和審計工作相互結合到一起,把兩者的效果發揮到最高。
(四)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管理體系
在會計信息化內部控制期間,企業需要從人員和管理內容等方面入手,加大控制力度。在人員中,企業需要合理調整以往的財務管理組織形式,落實崗位責任體系,明確各個人員自身的職責,采取內部權限分工的模式,對于不同崗位的人員來講,都有著屬于自己的權限和責任,因此,工作期間不能出現越權操作的現象。當對財務會計要點進行管理的時候,保證會計信息的完善性,備份處理各項信息,放置于系統內,定期檢查備份情況,防止因為儲存設備受損而導致會計信息泄露。
四、結語
在企業運行期間,要想達到財務管理的會計信息化目標,就需要從多方面進行探究,實施會計信息化管理工作,制定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明確人員職責,提升人員素質和技能,加強內部審計,以此確保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在提升企業競爭水平的基礎上促使其穩定運行。
參考文獻:
[1]楊昆.關于會計信息化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分析及對策探討[J].納稅,2019,13 (30):126.
[2]張慧潔.關于會計信息化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分析及對策探討[J].現代營銷(信息版),2019 (10):12-13.
[3]吳書宇.會計信息化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分析及應對措施探討[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9 (0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