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制鞋業作為傳統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在遭遇經濟危機與歐債危機的雙重沖擊之后,呈現出了萎靡不振的態勢,企業業績不斷下滑。個別鞋類企業出于自身利益,采取財務舞弊等違規手段,嚴重干擾了經濟市場整體的正常運行。本文以亨達股份財務舞弊事件為例,采取舞弊GONE理論分析了亨達股份財務舞弊的內在動因,從中歸納出亨達股份財務舞弊的四點原因:管理層對于超額利益的渴望、資金短缺、內部控制失效與懲罰力度不大。這在制鞋業整體行業中并非少見現象。同時,本文基于舞弊GONE理論的四大要素總結出了防范舞弊的四條建議:提高高層管理者的道德修養、強化企業內部審計制度,提高企業監事會獨立性與權力、加強企業創新能力,提升企業自身競爭力、加強財務舞弊行為懲罰力度。此類措施可以延伸到制鞋業整體行業中,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 制鞋業;財務舞弊;亨達股份;舞弊GONE理論
一、亨達股份財務舞弊事件
亨達股份此次財務舞弊事件所涉及的是關于亨達股份在2014年-2016年6月30日期間的財務數據造假以及信披違規問題。
2016年年底,亨達股份涉及勞資糾紛、破產傳聞,深陷輿論漩渦。同年12月30日,其主辦券商新時代證券特意去現場調查,遭到亨達股份拒絕。同年年底,亨達股份發布無法按時披露2016年度報表的報告。在此后的三年間,亨達股份連續三年無法履行按時披露年度財務報表的義務。
2017年1月6日,亨達股份發布公告,計劃終止掛牌。同年8月16日,亨達股份被證監會正式立案調查。
2018年底,新三板公司亨達股份(831687)被處以最終處罰。根據證監會公告,亨達股份被給予警告,并處罰款60萬元;剩余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單存禮、王吉萬、江志強、單玉香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罰款30萬元及20萬元;其他時任董監高人員均被處以警告以及罰款2-5萬元。同時,時任亨達股份副董事長及總經理的單存禮被處以10年期市場禁入的懲罰。
2019年8月,亨達股份股票終止掛牌。
二、亨達股份財務舞弊手段
1. 虛增收入
根據證監會披露,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期間,亨達股份大股東單存禮指使企業財務人員虛構相關收入約3億元。其中:2014年虛增收入0.99億元;2015年虛增收入1.50億元;2016年上半年虛增收入0.51億元。
后經核查,亨達股份全部的財務記賬憑證及相關收款收據上未列明銷售明細;同時企業財務部門未收到現金,銀行也未收到相應存款。
2. 虛構銀行存款
2014年年初,亨達股份虛增銀行存款3.10億元。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期間,單存禮先后通過虛構現金交款單的方式,指使財務部門記賬,以達到虛增銀行存款的目的。截至2016年6月30日,亨達股份累計虛假記載銀行存款余額4.89億元。而據亨達股份2016年半年報所示,截至2016年6月底,亨達股份的貨幣資金的賬面余額為4.93億元,即其近乎于99%的銀行存款純屬虛構。
3. 未如實披露短期借款
亨達股份在2014年至2016年上半年期間未能履行如實披露銀行借款余額的責任。其中,2014年末少披露銀行存款余額2.35億元,2015年末少披露銀行存款余額3.98億元,2016年上半年少披露銀行存款余額3.26億元。
4.大股東存在股權司法凍結未及時披露行為
單存禮、王吉萬、單玉香持有的亨達股份股權在2016年下半年遭到青島市人民法院的司法凍結,但是上述人員均未通知公司進行公告。直至2017年1月17日,在主辦券商的督促后下亨達股份才依法發布了《股權司法凍結公告》和《關于補發股權司法凍結的聲明公告》。
三、基于舞弊GONE理論的亨達股份財務舞弊分析
在傳統的舞弊理論的基礎上,Bologua(1999)對此進行了創新。他將舞弊的因素分為四塊,即G、O、N、E四因素,四者相互影響,相互聯系。其中,G,即英文Greed,意指貪婪,通常指代企業管理層對于超額利益的渴望,現已延伸到道德層面;O,即英文Opportunity,意指機會,指代有利于企業進行財務舞弊的各方面條件;N,即英文Need,意指需求,指代企業出于某種目的,從而粉飾財務報表的動機;E,即英文Exposure,意指暴露,同時指代財務舞弊被發現的可能性,以及財務舞弊行為被發現以后的懲罰這兩種情景。在以往的財務舞弊理論中,很少會有提到企業高管的道德因素在財務舞弊中所起到的作用,而作為企業行為的決策者,高管的道德水平是在考慮財務舞弊時不容忽視的因素。同樣,暴露因素對于企業高層的授意舞弊行為具有相當的影響,而這在以往的舞弊理論中鮮有提及,舞弊GONE理論對此可以形成補充。因此,本文擬使用舞弊GONE理論對亨達股份的財務舞弊行為進行分析。
1. 貪婪因素分析
2013-2015年間,受經濟周期及電商興起的影響,我國鞋類制造行業整體呈下滑趨勢。各大鞋類制造企業的業績萎靡不振。而企業業績的好壞無疑直接與高層人員的薪資水平相掛鉤。對于擔任亨達股份大股東的王吉萬、單存禮等人,亨達股份的股價下滑意味著自身利益的無形蒸發。如果王吉萬、單存禮等高層人員不能保持自身的道德水準,為了攫取超額利益,高層直接授意財務人員進行舞弊,財務舞弊行為就很有可能發生。
由表3-1和表3-2可以得知,亨達股份在2012年以前,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呈現出穩步上漲的趨勢。然而自2013年起,亨達股份的經營業績連續起伏波動很大。在2013年,亨達股份的凈利潤呈現出斷崖跳水的態勢,凈資產收益率更是一直呈下降趨勢。在刨去亨達股份虛增的利潤以后,亨達股份最后三年的凈利潤甚至已經跌入負值。
2. 機會因素分析
青島亨達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大股東之間存在明顯的親屬關系。董事長王吉萬與大股東單玉萍為夫妻關系,其子王國昌擔任集團董事。另外兩位大股東單存禮、單玉香二人與單玉萍實際上為親屬關系。據亨達股份2014年報顯示,截至發報日,當時單玉香、單存禮、王吉萬、王國昌、單玉萍五人持股比例分別為:23.64%、23.64%、7.89%、7.87%、7.87%,累計持股達70.91%,即亨達股份的整體結構實際上為“董事長一家獨大”,內部控制質量趨近于零,為亨達股份的財務舞弊創造了機會。
3. 需求因素分析
據資料顯示,亨達股份最早在2015年下半年就已經出現生產經營困難的問題。2015年8月份,多名職工在網絡上反應亨達股份拖欠員工工資及社保、公積金累計超過半年。同年,亨達股份所在地即墨市政府專門召開會議徹查此事并多次約談公司主要負責人。屢次溝通無果后,即墨市人民法院下發執行裁定書,裁定書顯示,青島亨達集團皮業發展有限公司已無可供執行財產,并予以披露。在資金捉襟見肘的時刻,亨達股份急需光鮮的賬面數字來維持其上市企業的股價。
如表3-3所示,亨達股份財務舞弊后的償債能力及營運能力指標都顯示出了較為良好的數值,對于投資人而言這是一個業績穩定的信號。
根據表3-4,結合亨達股份已披露的財務報表,以及亨達股份在2014至2016年上半年間進行的財務舞弊行為,舞弊之后2014至2016年上半年度的利息保障倍數顯示出良好的償債能力。然而實際情況是,在扣除亨達股份財務舞弊過程中虛增的營業收入以后,2014-2016年上半年間亨達股份的利潤總額呈現為負值,企業實際的利息支付能力已經所剩無幾。
如表3-5所示,在對亨達股份的相關數據進行調整以后,與舞弊之后的數據相對比,2014至2016上半年度亨達股份的存貨周轉率以及應收賬款周轉率明顯降低,應收賬款回收不及時。2015及2016上半年的存貨周轉率甚至低于1,2016上半年度更是達到0.36,據此可以推測亨達股份的鞋類產品銷售不利,造成存貨大量積壓,其短期償債能力有限。如此糟糕的經營業績給予了亨達股份高層造假的直接借口。
4. 暴露因素分析
從證監會發布的通告來看,亨達股份的財務舞弊手段并不高明。亨達股份在舞弊過程中企業的財務記賬憑證及相關收款收據上未詳細列示具體的關聯方交易,銀行同樣沒有相應的入賬記錄,難以經受核實,舞弊力度薄弱,存在較大的舞弊暴露的可能性。
但是,我國公司法第二百零三條規定,“企業在依法向有關主管部門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等材料上作虛假記載或者隱瞞重要事實的,由有關主管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然而這相對于亨達股份通過舞弊所可能獲取的收益而言,其舞弊成本可謂是低廉至極。
四、防范制鞋業企業財務舞弊的措施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根據舞弊GONE理論,從貪婪、機會、需求、暴露四大因素入手,提出富有針對性意義的防范措施。
(一)基于貪婪要素的防范措施
提升企業高層管理者自身的道德修養。企業高層管理者需要提升自身道德修養,在面對違反法律法規的超額利益時能夠保持自身的立場。企業的財務舞弊行為牽扯甚廣,有時需要整個企業的協同掩護才能真正意義上地完成一次財務舞弊行為。財務舞弊的授意往往來自于企業高層,底層員工可能對此知之甚少,但是鮮有高層管理者完全不清楚企業的財務舞弊行為。因此,在多數財務舞弊事件中,不能忽視高層管理者所扮演的角色。要想從貪婪的源頭切斷企業財務舞弊的行為,需要企業高層管理者提升自身的道德水準,防范企業高層在面對超額利潤時采取舞弊行為。
(二)基于機會要素的防范措施
強化企業的內部審計機制,提高企業監事會獨立性與權力。想要降低企業財務舞弊的概率,最具效率的方法無疑是加強企業的內部審計。企業的內部審計是防治財務舞弊的重要舉措與堅實基礎,健全的內部審計健對企業起到監督與制約的作用。同時,因為企業的利益與股東們的利益高度重合,在此基礎上,監事會的存在有利于減少財務舞弊發生的可能。而監事會的獨立性是監事會實施監管的前提,受制于實際控制人的監事會無法起到有效監管作用。上市企業理應加強企業內部審計的建設,從而降低財務舞弊的可能。
(三)基于需求要素的防范措施
加強企業創新能力,擴寬產品銷售渠道,提升企業自身競爭力。財務舞弊行為嚴格上來說都是源于企業自身盈不足虧。在本文案例中,亨達股份舞弊的直接起因是利潤的連年虧損,其中固然有外部因素的影響存在,但亨達股份自身研發創新的停滯也是一大推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如果企業能夠強化自身的研發創新能力,以保證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至少可以避免財務狀況的不斷惡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大為減輕企業的財務舞弊可能性。
(四)基于暴露要素的防范措施
加強財務舞弊行為懲罰力度。當懲罰力度不足時,對于舞弊企業來講,預期可以得到的利益大于被處以的懲罰時,企業有很大的可能繼續財務舞弊行為;只有當懲罰力度大到足以抵消企業進行財務舞弊獲得的收益時,企業才能攝于懲罰從而拒絕舞弊。加強企業違法違規行為懲罰力度可以減小企業舞弊的可能。
【參考文獻】
[1] 吳美婭,陳楚曦.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誘因及手段分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7(08):54-58.
[2] 李鑫娟,丁婉婧,姚云鶴.百麗退市與我國鞋業的轉型發展分析[J].皮革科學與工程,2018,28(03):72-74+77.
[3] 桂萍,王婷.高管變更、內部控制質量與公司財務造假[J].財會月刊,2018(10):62-68.
[4] 王永貴.財務造假的甄別與案例分析[J].財會學習,2018(12):27-29.
[5] 張雷鳴.財務報表中的舞弊點之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9(04):174-176.
[6] 張彤.中國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手段、成因及對策研究[J].財會學習,2019(12):80-81.
作者簡介:曹家銘(1997-),男,漢族,江蘇無錫,研究生在讀,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研究方向: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