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振東
【摘 要】 工人在生產過程中對所使用的包括巷道支護使用的鋼材、密閉使用的水泥砂漿、錨桿、錨索、水泥蓋板等各類材料的鋪張浪費的現象表明煤礦生產過程中不僅做不到節約開支,材料合理使用,更是在材料使用過程中造成浪費。如此的惡性循環大大的加大了煤礦工程成本,影響了企業的利潤和長久發展。
降低工程項目成本獲得最大利潤已成為大多數施工企業追求的目標,也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根本保證,在工程施工中,材料成本占整個工程成本的比重最大,一般可達70%左右,而且有較大的節約空間及潛力,往往在其他成本出現虧損時,要靠材料成本的節約來彌補。因此,材料成本的節約是降低工程成本的關鍵。下面就從材料使用方面降低工程成本談談個人看法:
1、從材料采購過程降低采購成本
材料采購是材料成本發生的第一個環節,物資供應部門應盡量做到“比質比價、貨比三家”,材料有計劃地采購,既要保證供應,又要加速資金周轉,從降低材料采購成本入手,降低材料費用。
2、從技術方案中降低材料成本
加強技術進步,力求技術經濟合理,做好開拓前、鉆探前的地質勘測工作,精確的地質資料是降低成本提高資源回收率的關鍵,是避免決策失誤,減少無效進尺降低材料投入的前提。把先進合理可行的掘進、鉆探工藝和技術運用到降低材料成本中去,并且要因地制宜地提高機械化程度,根據不同的地質條件合理選擇掘進的支護形式、鉆孔的技術參數,對巷道布置方案應進行經濟技術方案分析,盡量減少掘進材料投入對成本影響,提高資源回收率。掘進、巷修需使用大量的支護材料,對材料成本影響較大,大約占材料成本的50%以上,而采掘比例的協調也是減少材料投入的有效方法,如果掘進準備巷道完成時間較早勢必加大巷修工程量,加大巷修材料投入,如果掘進準備巷道太晚則影響采掘接續,出現采煤工作面斷檔導致煤礦無煤可采。因此,保證掘進進度是降低材料成本的途徑之一。
3、從安全生產過程控制材料消耗成本
(1)加強生產現場管理,以人為本,在生產中降低材料成本
煤礦生產牽涉井上、井下,工作地點分散,且大部分在井下,材料管理貫穿于生產過程的每一個班隊長和每一個職工的成本意識,而他們才是生產經營的主力軍,他們既是煤炭產品的生產者也是材料的消耗者,因此,必須增強職工的成本意識,調動職工參與材料管理和控制的積極性,實現材料的合理投入使用,對職工在生產過程中的挖潛降耗先進經驗要予以總結推廣,以此來降低材料消耗成本。
(2)對施工主要材料實行限額發料
對施工主要材料實行限額發料,按理論用量加合理損耗的辦法與施工作業隊結算,節約時給予獎勵,超出時由施工作業隊自行承擔,從施工作業隊結算金額中扣除,這樣施工作業隊將會更合理的使用材料,減少了浪費損失。
(3)組織材料合理進出場
一個項目往往有上百種材料,合理安排材料進出場的時間特別重要,先應當根據定額和施工進度編制材料計劃,并確定好材料的進出井時間。材料如果入井太早,易受潮的材料可能堆放太久導致不能使用,曾加了成本;若材料入井太晚,不但影響進度,還可能造成誤期罰款或增加趕工費。
(4)促進回收利用、修舊利廢工作,降低材料成本
根據煤礦材料在井下生產使用的特點,可將材料劃分為一次性消耗的直接材料和回收復用的周轉性材料,對于一次性消耗掉的直接材料(如油脂、火工品、建工材料、小型配件等)主要是加強管理,減少丟失和浪費;對于可回收復用的周轉性材料(如電纜、托盤、軌道、棚子、風水管等),主要是加強回收復用,這樣既滿足了生產使用,又可減少投入新的材料。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辦法,包括材料消耗定額、考核分析,召開材料經營分析會、回收復用獎勵制度、修舊利廢考核制度等,通過制度來改變材料管理觀念,實現材料成本管理目標的層層傳遞。
4、職工材料使用精細化、分解化管理
開展精細化、分解化管理,要讓職工明白在為誰工作,要讓職工在精細化、分解化管理中切實得到實惠,充分調動職工修舊利廢和回收復用的積極性,對回收復用和修舊利廢的物品根據材料大小制定出不同的獎勵金額。在推行精細化、分解化管理過程中,要從節約一顆螺絲釘做起,力求做到材料和配件能修復的堅決不領新的,舊的能用堅決不用新的,所有配件和材料一律實行交舊領新制度。充分調動全體職工降低材料成本的積極性,將公司戰線每月下達的材料指標和生產計劃分解到每個部門,和安全、產量一同納入績效考核,與工資獎金掛鉤,采取材料費超標扣分或扣產量的辦法,有效地調動各班組搞好節支降耗的積極性。
在推行精細化、分解化管理過程中,要從抓好職工責任心培養入手,明確各工種、各崗位職責,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簡單的問題重復化,并著重在簡單化和重復化上下功夫。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設備少出故障、不出故障,從而降低設備維修成本。同時,還要將材料費分解化,把月材料費分解到各個隊組,為每個隊組制定本月材料支出計劃,規定本隊材料計劃與工資掛鉤,依照獎罰制度對于超出計劃的進行相應的罰款,對未超出計劃給予相應的獎勵,這樣才能把制度落實到全公司每位職工,讓每位職工都本著“勤儉節約”的意識去工作,從控制最基層材料支出來實現全公司材料支出。
每月召開一次分析會,對本月材料使用和修舊利廢情況進行分析總結,節獎超罰,每月一考核、一兌現,有效調動職工節支降耗的積極性。在材料管理上,堅持“流程控制、系統分析”的原則,發料、用料全過程由專人管理,劃小核算單位,堅持事前預算,算中控制,事后結算的原則,堵塞管理漏洞,杜絕材料丟失現象。
在精細化、分解化管理過程中,還要在“思想挖潛”上下功夫,增強干部職工的節約意識,利用班前班后會、組織全體職工廣泛開展形勢任務教育、艱苦奮斗教育、市場經濟教育,通過“思想挖潛”,使干部職工認識到生產成本和經濟效益、經濟效益和職工收入的關系,牢固樹立“剩下一分錢,就增一分利”的理念。將節約挖潛活動與創先爭優活動相結合,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全公司形成學先進、爭優秀、全員抓節約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