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藝荻
【摘 要】 財務公司作為非銀行金融機構,承接著對企業集團及其成員單位提供金融服務的職能。憑借著獨特優勢,部分財務公司替代保理商開展了供應鏈金融業務及財務顧問服務,進一步實現多元化發展。本文主要通過財務公司與商業保理的比較,分析財務公司開展供應鏈金融的優勢、角色定位等問題。
【關鍵詞】 財務公司 供應鏈金融 保理
供應鏈金融是以核心企業為信用支持,對圍繞核心企業的上下游供應商提供的融資服務。目前,已有部分財務公司開展了供應鏈金融拓展業務,主要以“一頭在外”的保理為主。同時,借助保理業務推進供應鏈金融產品的開發、投資等服務。財務公司作為非銀機構可借助供應鏈金融業務進一步拓展業務范圍,提升服務水平及作為企業集團金融服務核心的地位。
一、財務公司開展供應鏈金融的優勢
1.財務公司具有清晰的定位
財務公司是企業集團的內部資金平臺,承擔著企業支付、結算的職能,并且提供信貸、保理等融資服務。相比較于其他內部金融機構,財務公司具備天然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優勢,可以作為資金方及聯系內外部金融機構的橋梁,同時也可以承擔部分咨詢服務職能。
2.財務公司具備保理業務服務經驗
保理業務是目前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比較成熟的一種形式,賣方將其現在或將來的基于其與買方訂立的貨物銷售和服務合同所產生的應收賬款轉讓給保理商,由保理商向其提供資金融通、信用風險擔保等綜合金融服務方式。保理業務是財務公司的基本業務,大多財務公司均有開展保理業務的經驗,具備健全的業務制度和清晰的業務操作流程,這為財務公司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3.商業保理公司的輕監管優勢不再
部分企業集團通過設立商業保理公司的形式開展相關業務,但商業保理公司的輕監管優勢已基本喪失。商業保理公司已于2018年4月由商務部劃歸給中國銀保監會管理。2019年10月,銀保監會下發《關于加強商業保理企業監督管理的通知》(銀保監辦發〔2019〕205號)(以下簡稱“通知”)對商業保理公司的設立了明確的監管紅線,其中對商業保理公司提出以下監管要求:
(1)設置監管指標
《通知》中要求商業保理企業遵守“受讓同一債務人的應收賬款不得超過風險資產總額的50%”及“受讓以其關聯企業為債務人的應收賬款不得超過風險資產總額的40%”等相關規定。由企業集團成立保理公司容易引發債務人集中、關聯交易比例大等問題。而考慮到增加的單一集中度或者關聯交易的限制后,企業集團項下的保理公司存在業務瓶頸。
(2)嚴把市場準入關
《通知》要求各地方金融監管局協調市場監管部門嚴控商業保理企業登記注冊,清理存量,嚴控增量。未來新設商業保理公司的難度會顯著提升。
除此之外,《通知》還規定要嚴格審查供應鏈金融貿易背景真實性及融資擔保等方面提出監管意見。從監管角度觀察,商業保理公司不再具有輕監管的政策優勢,企業集團通過設立商業保理公司方便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將受到較大局限。
二、財務公司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角色定位
1.作為供應鏈金融的低成本資金提供方
財務公司對企業集團及成員單位的經營管理和資金情況相對了解,集團內成員單位取得財務公司的授信相較于商業保理公司取得銀行授信來說具有明顯的便利條件。更重要的是,財務公司資金穩定、成本較低,并可以作為成員單位和外部金融機構的聯絡方。進一步,財務公司可拓展供應鏈金融產品等業務方案,并通過供應鏈金融業務提升自身支付結算效率,提升財務公司金融服務能力。
2.作為資產服務機構履行服務職能
企業一般可通過保理公司作為服務中介機構向金融市場發行供應鏈金融產品。保理商將對擬出售應收賬款或應付賬款的真實性進行審查,監控資金到賬及到期的應收款項回收等工作。財務公司可以承擔部分商業保理公司的職能,借助供應鏈系統審核企業供應鏈業務的真實性。這樣可降低外部資金對企業信用風險的擔憂,起到隱性擔保作用。進一步的,財務公司還可將持有的供應鏈金融資產以資產證券化的方式出售,幫助成員單位解決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及“出表”等問題,承擔部分資產服務機構職能。
三、財務公司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面臨的問題
1.缺乏完善的供應鏈信息及金融服務系統
供應鏈金融業務需要核心企業具備完善的供應鏈信息體系,將采購、物流、資金等進行統一串聯,建立全流程的信息系統,并與外部資金方實現對接。這不僅有利于管理提升,更可加強供應鏈金融交易的真實可靠性,避免出現虛假交易的情況。據了解有部分企業已經建立了內部供應鏈系統,可是跟蹤供應鏈的各個環節。但相比較商業銀行的供應鏈金融系統,企業的供應鏈平臺存在未能與資金方對接或是資金方比較單一,缺少多元化的資金提供方等情況。同時,系統的資金方競價機制不健全,不能滿足企業獲得低成本資金的需求。從目前看,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信息系統及金融服務能力均不完善。
2.財務公司人員配備不足
目前財務公司雖具備一定的保理工作經驗,但完全替代保理公司的工作還存較大困難。保理業務及供應鏈金融業務對應收和應付賬款的識別篩選及后期應收和應付賬款的管理與回收均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而財務公司現在階段人員不足難以應對企業集團內巨大的需求及繁瑣的業務流程。
四、財務公司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的管理建議
1.由企業集團牽頭建立統一的供應鏈平臺
由于大型企業的供應鏈相對復雜,存在大量的關聯交易等情況,建立統一的供應鏈系統及金融服務平臺可以提升服務效率。如由分子公司單獨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則缺乏統一的平臺標準,難以對金融機構形成吸引力。以企業集團牽頭開展可以提升供應鏈產品的信用水平,更好的滿足企業低成本融資的需要。從財務公司角度來看,工作難度和復雜度可以明顯降低。如果財務公司作為資產服務機構也可以提升與金融機構博弈籌碼。
2.增加專業人員配備,提升工作效率
借鑒商業保理公司的崗位設置看,財務公司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主要工作包括:項目審查、產品設計、風控審核、融資操作、放款落地及貸后管理等。相應的,財務公司應在現有業務架構的基礎上配置專業人員,尤其是加強項目審查、風險控制及貸后管理等崗位的職能配備。
3.積極開展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業務對接
目前,企業集團及財務公司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還處于起步階段,相比于商業銀行缺乏供應鏈的管理方式和手段,硬件上缺乏健全的管理系統。因此,企業和財務公司還需要依靠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外部支持,并不斷完善健全自身供應鏈管理水平。
五、總結
財務公司在企業集團內部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具備獨有的資金及管理優勢,尤其是在金融機構比較單一的企業集團內部。企業集團通過建立統一的供應鏈信息管理系統提升供應鏈物流、信息流及資金流的整合能力,以財務公司作為供應鏈金融的內外部合作平臺,確保金融產品的真實可靠性,達到低成本融資目標。
【參考文獻】
[1] 宋華.供應鏈金融[M].2015年3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 宋炳方.商業銀行供應鏈融資業務[M].2008年5月.經濟管理出版社
[3] 陳霜華、蔡厚毅.商業保理實務與案例[M].2016年4月.復旦大學出版社
[4] 胡楠.一汽財務公司供應鏈金融業務戰略研究[D].吉林大學.2019年6月
作者簡介:從事金融市場固定產品投資與研究,長期分析宏觀經濟、利率的走勢與變化,開展投資交易。同時,結合企業集團及財務公司的發展要求,開展金融工具的創新應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