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 曹健
【摘 要】 新時期的軍工科研事業單位正面臨著體制的轉型,如何通過業財融合助推企業實現財務轉型升級是軍工科研事業單位急需思考的一個問題。本文提出了軍工科研事業單位推進業財融合的建設思路,以期為軍工科研事業單位實現財務轉型升級提供參考。
【關鍵詞】 業財融合 軍工科研事業單位
一、引言
2016年,財政部頒布了《管理會計基本指引》,該指引為企事業單位運用管理會計工具實施業財融合提供了依據。新時期的軍工科研事業單位正面臨著體制機制的轉型發展,各軍工集團紛紛對財務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各軍工科研事業單位迫切需要通過實施業財融合實現由傳統財務會計向現代管理會計的轉型升級,將財務有機融入業務鏈各個環節,努力提升業財融合水平。
二、軍工科研事業單位業財融合存在的問題
目前,業財融合已在軍工科研事業單位工作中得到了運用,如全面預算管理、月度資金計劃、概(預)算編制等,但融合度仍然不高,在推進中存在一些問題。(1)業務和財務的工作目標不統一。業務部門的主要工作目標是為了能夠完成承擔的科研生產任務,而對業務開展中涉及的成本等并不太關注;(2)業財融合人才及系統支撐不足。軍工科研事業單位普遍存在著業財融合專業化人才及系統支撐不足的問題,這也是很多公司在業財融合上存在的共性問題;(3)業財融合存在“部門墻”。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溝通交流時習慣使用財務專業術語,而大部分技術人員又不具備相應的財務專業知識,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的“專業語言”不通。
三、軍工科研事業單位業財融合的推進路徑
(一)信息化建設方面。信息化建設是推進業財融合的基礎,其建設與完善有利于業財融合的實現。(1)搭建統一的成本價格平臺,融合合同管理系統、預算系統等,實時獲取項目信息、合同簽訂信息等關鍵數據,實現成本價格核算的動態化;(2)建立成本價格測算系統,財務人員計算和分析項目成本價格,并提交項目主管進行決策;(3)推進“財務管理AOS”建設,開展單位財務管理AOS建設與財務數據共享建設,建立標準會計科目體系,提升核算精確度,研究制定各類管理用分析報表等。
(二)制度體系建設方面。要實現業財融合,必須有完善的制度體系作為保障。要有健全的約束將責任落實到個人身上,從制度上約束員工工作行為;要建立適當的績效考核機制,設立績效考核指標來評價業財融合的完成情況;要建立適當的激勵機制,對在業財融合工作中表現優異的員工給予適當獎勵,如設立業財融合專項獎,對表現突出的員工提供一定的職位晉升渠道,通過各種激勵措施積極地引導員工參與業財融合。
(三)人力資源配置方面。推進業財融合需要在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之間建立專業的工作團隊,使財務人員能夠全面、準確、及時地了解業務一線的信息,因此,打造專業化人才隊伍格外重要。一方面,財務部門可以成立專門的財務小組,挑選合適的高素質人才,實時跟進業務部門的工作,或者財務部門可以選派合適的財務人員常駐各個業務部門,提供專項財務支持服務;另一方面,通過內部挖潛的方式加大對項目會計師等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定期對業務部門組織財務知識培訓,通過考核激勵等方式引導業務人員加強對成本費用等財務知識的關注。
(四)全面預算管理方面。全面預算管理是實施業財融合的重要路徑。通過全面預算管理,一方面可以增強財務人員對業務流程的認識和理解,將管理視角延伸至業務前端,另一方面又可以推動業務部門預算編制的專業化和精細化,促進戰略落地。目前,軍工科研事業單位尚未建立起全方位的預算管理體系,尤其是對于成本費用類的預算管理需進一步強化;應高度重視計劃與預算的深度融合,杜絕預算和計劃“兩張皮”的現象,預算與計劃同步評審、同步監督、同步調整、同步總結,每個階段均須有財務人員參與其中。
(五)成本管理方面。成本管理是業財融合價值的直接體現,伴隨著軍方審價模式的變更,軍工科研事業單位需對項目成本進行精細化管理,以項目全壽命周期成本管理為牽引,強化目標價格導向作用,開展項目各階段成本管控。立項階段,財務人員對項目進行經濟性測算;科研階段,財務人員參與經濟性評審;批產階段,財務人員介入合同談判、供應商選擇等環節,從市場開拓、研發設計、物資采購、生產制造、銷售售后等價值鏈上的關鍵點出發,深入業務流程,識別不增值環節,以創造價值作為業務改進的標準,實現以財務為源頭推進業務改進,財務反哺財務的價值創造路徑。
(六)投資管理方面。在投資論證環節,財務部門可參與項目前期調研及可行性論證,提供相關市場的財務數據并進行盈利分析等測算工作,從而協助業務部門對投資是否可行做出最優判斷;在投資管控環節,財務部門可對投資項目的實施情況進行數據追蹤,并根據實際運營狀況進行風險追蹤,強化投資事中管控,及時防范投資風險;在投資后評價環節,財務部門應結合投資后評價的結果,并根據投資的資金運轉情況對單位追加投資還是退出投資提供支持,從資金風險的角度做出投資決策。
(七)稅收籌劃方面。稅收籌劃是實現業財一體化的又一個重要實施路徑,以研發費加計扣除為例,項目立項前即由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共同組成稅收籌劃團隊,分析項目料、工、費情況,進行費用歸集,篩選符合加計扣除條件的研發項目,統籌考慮研發費規模與稅務風險,通過業務端的滲入為最大限度地享受企業所得稅加計扣除減免優惠政策提供有效支持;合同談判時對于合同涉稅事項的關注,如合同各項報價是否為含稅價,供應商是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這些均需要財務人員的把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稅收損失。
四、結語
在新時代大數據背景下,作為國家重要國防力量的來源方及“高、精、尖”武器裝備的提供方,軍工科研事業單位如何運用恰當的管理會計工具,實現從傳統的核算型財務向業務型財務角色轉變,不斷提升業財融合管理水平,從而更好地形成財務推進業務、業務反哺財務的協同化精細化管理模式,真正實現財務轉型升級,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 王斌,顧惠忠.內嵌于組織管理活動的管理會計:邊界&信息特征及研究未來[J].會計研究,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