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摘要:隨著國資委“兩金”壓控及拖欠民企工作的要求,結合地勘公司實際經營情況,下游資金鏈基本處于無拖欠情況,上游資金鏈的穩定則變得尤為重要。不斷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加緊資金回收與周轉,增持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總額,在“現金為王”的經營理念下無疑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地勘企業;應收賬款;壓控
隨著近幾年國資委對“兩金”壓控工作要求,國有地勘企業做好“兩金”壓控工作是公司降杠桿減負債,有效管控風險,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公司提質增效,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措施。再加上今年,國資委多次下發文件,要求國有企業開展對清欠民營中小企業的自查并將拖欠民營企業工作作為長效機制。在這種形勢下,要想保證國有地勘企業的資金鏈不斷裂,增持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總額,應收賬款管理工作變得尤為重要。
一、應收賬款占比過高的原因
(一)地勘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欠佳
地勘企業長期以來一直是靠國家地勘經費撥款從事公益性地質找礦,隨著這些年國家政策的傾斜,各省市已啟動全省地勘單位企業化改革工作,大部分地勘單位完全脫離事業制,正式改制為企業制,成為國資委控制的國有企業。在沒有國家撥款及兩級基金項目緊缺的情況下,地勘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地勘企業這種急于攬活的心理,常常使得客戶方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例如延長期限付款等。地勘企業為了搶占市場,打開局面,在與相關項目進行對接時,并未進行詳細的調研分析,缺乏對甲方單位進行信用標準分析。地勘企業的市場項目普遍攬活難度較大,且一般情況下,甲方均是約定履行完合同才付款。而項目人員忙于項目最終報告編制及野外驗收環節,往往忽視了催收余款事項。
(二)企業人員的風險意識缺乏且催收成本高
首先,企業人員的風險意識缺乏。面對日益嚴峻的地勘市場行情,企業的目標及重心都放在產值上,對應收賬款管理認識不夠充分。公司領導只認產值,項目經理只管招攬項目,項目人員只管干活,財務人員只管做賬,這樣一個看似分工明確的企業人員結構,卻往往能夠形成更多的壞賬,帶來更多的危害。
其次,賬款催收成本過高。地勘項目由于項目地所處偏遠,來往路上的花費較大,且要回賬款的可能性較低,要賬成本相應增加。與此同時,機會成本也在相應浪費。且地勘市場項目都存在著合同數量多但單個合同額過小的特點。所以,相比較而言,催收成本較高。
(三)應收賬款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首先,應收賬款催收工作的責任制度不明確。項目人員認為自己的重心就是干項目,至于掛了多少應收款,能不能收回,那都是財務經營的事情;而財務人員則認為,我又不是項目經辦人,和客戶又不認識,如何催款,如何要賬。項目人員與財務人員之間溝通過少,導致有的應收賬款一掛就是很多年。再加上人員的變動,更是無從查起,無從追索。
其次,企業的績效考核制度沒有與應收賬款掛鉤。大部分地勘企業的內部績效考核制度都是與項目的收入、產值及利潤掛鉤的。各個項目人員考慮的也只有自身利益,為了提高自身的產值績效,千方百計做產值,大量對外賒銷或是預付款項。長此以往,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多,加上催收力度不夠,應收款項增多,企業周轉率下降,資金循環困難。
最后,合同管理制度要求不嚴格。地勘企業在轉制過程中,對公司法的關注不夠,淡漠了合同法、公司法的法律意識,沒有對合同管理引起高度重視。以至于沒有制定嚴格的合同簽訂之前的會審制度,或者制定了相關制度,卻沒有按制度執行。
二、應收賬款管理工作的對策
國資委在近幾年的各項會議中,已將“兩金”壓控工作情況納入了各國有企業負責人年終業績考核指標中。這也就意味著企業的考核目標中要加上“兩金”壓控指標完成情況表。各家企業應該按照國資委要求,將該指標任務進一步細化,層層分解,步步落實到位,明確獎懲規則,加強考核,形成管理閉環。以“兩金”壓控工作為契機,針對應收賬款管理中的盲區和風險點,提出防范措施和相應對策,加強源頭防范,為企業健康發展構筑有力的“防火墻”。全企業自上到下要充分認識應收賬款壓控工作的重要性及緊迫性。以“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后催收”為手段,堅持“應收必收、當收快收”的原則,做到全面壓降與重點壓降相結合、集中清理與長效機制相結合,將應收賬款管理工作做好做強。
(一)事前預防
首先,強化合同管理工作。合同管理是整個應收賬款壓控工作的基礎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企業應當要求所有項目必須簽訂正規合同,項目上必須嚴格按照《合同法》及公司財務規章制度的要求,經過多部門會審,合同要素等必須齊全,特別要明確甲方付款方式,付款期限及付款比例等條款,具體違約責任要清楚。公司最好能成立法務部門或者長期聘請一名法律顧問,與其溝通審核后再簽訂。
其次,企業利用“5C”系統評估法,對客戶的信用風險進行評價。對于信用風險高的且收益低的項目盡量做到不承攬,確保從源頭上最大限度的防范風險。
再次,將應收賬款壓控指標納入績效考核體系。將應收賬賬款占比納入績效考核體系,并適當提升考核比重,在考核營業收入的同時,對應收賬款進行評價,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以犧牲回款時間為代價追求經營績效,解決有營業收入,但沒有現金流的問題。同時明確獎懲政策、嚴格考核兌現,形成考核、預算、分配聯動協同力。
(二)事中控制
首先,編制賬齡分析表。財務部門要對應收賬款劃分賬齡,結合項目負責人及經營部門對賬齡情況進行分析,編制賬齡分析表。重點關注那些賬齡長且金額較大的應收賬款。
其次,生產實體經營部門及項目上要按照“誰掛賬,誰清收”的管控原則,對自己部門,自己項目所產生的臨近期限的應收賬賬款進行催收。全面監控項目工程合同的全面履約進度,確保及時嚴格按照合同履約進度催收款項。
再次,定期與客戶寄發企業往來詢證函,以確保雙方在應收賬款的數額、還款期限等方面的一致性。若客戶提出的異議,要及時查明原因,經領導批復后,做出相應調整。
(三)事后控制
首先,要重視追討欠款時機。根據國際有關收賬組織的統計,賬款逾期時間與平均收款成功率成反比。在賬款逾期后,立即追討的成功率高達98.2%,而一年后的成功率卻只有26.65。所以一旦逾期,項目人員要第一時間想辦法追回逾期賬款。
其次,企業催收要抓住重點,利用有效的資源發揮最大效應。將逾期的應收賬款分為四大類:第一類為金額較大,逾期時間較短的賬款,這一類要重點催收;第二類為賬款金額較大,但逾期時間較長的賬款,這一類要加強催收;第二類為賬款金額較小,逾期時間較短的賬款,這一類要催收與威懾結合;第四類為賬款金額較小,逾期時間較長的賬款,這一類要考慮第三方資源催收,必要時采取法律手段。
再次,可探索性的適當引進應收賬款保理業務,這是一種新型金融服務產品。企業將應收賬款轉移給商業銀行,由商業銀行為其提供貿易融資等相關服務,其實質是應收賬款質押取得借款和應收賬款出售。
最后,要將應收賬款管理工作作為長效機制。為企業提供足夠的資金保障。
三、小結
隨著近幾年國資委對“兩金”壓控工作、拖欠民營企業及拖欠農民工工資專項清理整治工作等的開展,國有企業下游資金鏈受到嚴重影響。要想使企業的“資金流”真正做到流動起來,上游的資金鏈的完整不斷裂就變得尤為重要,而應收賬款則是影響上游資金鏈的重要影響因素。
且國有地勘行業在改革后,完全走向市場的過程中,會層層碰壁,如果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如何有效的管理資金鏈條,如何使企業活起來,也是國有地勘企業即將面臨的重要考驗。
參考文獻:
[1]張瑾.淺析國有企業應收賬款壓控的重要性及對策[J].財稅研究,2017 (4):168-169.
[2]趙巖.加強國有企業兩金管理的策略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8 (12):123-124.
[3]劉兵.施工企業“兩金”控制措施芻議[J].財經界,2016 (0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