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校園足球走入大眾視野,小學足球教學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但在實際教學實踐中,由于諸多因素的限制,小學足球教學效果并不明顯。本文首先對小學足球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指出其問題所在,其次結合當今時代背景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教學方式,以求達到小學足球教學的教學目的。因此,小學足球教學需要更科學、合理、高效的教學模式,以此提高學生對足球的興趣、加強訓練,使小學足球教學達到預想效果。
關鍵詞:“校園足球”背景 ?小學足球教育 ?問題與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G843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4(b)-0119-02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campus football has entered the public vision, and the primary school football teaching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all circles of the society. However, in the actual teaching practice, due to many factors, the effect of primary school football teaching is not obvious.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imary school football teaching and points out its problems. Secondly, it puts forward feasible teaching method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purpose of primary school football teaching. Therefore, primary school football teaching needs a more scientific, reasonable and efficient teaching mode,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in football and strengthen training, so that primary school football teaching can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Key Words: "Campus Football" background; Football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1 ?小學足球教育現狀
1.1 教學形式單一
學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由于生活環境的不同,他們在學生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特性也不同。倘若教師在小學足球教學過程中統一使用一種教學方式,對不同基礎、不同需求的學生而言并非好事。單一的教學形式并不能幫助學生的全面發展,良好的培養其的足球運動素養。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選用單一的教學模式并不能因材施教,對學生的特有情況缺乏重視,并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除此之外,教師在對小學足球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經驗并不多,很難將教育內容與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有機結合,這也大大影響了教育教學效果。
1.2 缺乏良好的教學環境
由于小學足球教學近年來才逐漸受到重視,其教學工作開展所需要的場地、硬件設施不夠完備,教學所需經費少,這對開展小學足球教學工作極其不利。外部條件對小學足球教學工作的好壞起著關鍵作用,倘若學校并不具備教學所需的硬性條件,會導致教學活動無法正常進行。小學足球教學只能停留在淺層面,實際教學效果受到影響,“校園足球”的目標也只能淪為一紙空談。學生無法對所學知識與技巧進行有效的運用,足球教學也不能實現其應有的價值,達到其教學目的[1]。
2 ?基于“校園足球”背景下的小學足球教學方式
小學足球教學需要雙管齊下,課內課外有機結合。在課堂上,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對足球教育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培養學生對足球的興趣;在課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訓練,加強課外鍛煉,提高身體素質。教師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合理利用課內外時間,為教學活動創造有利條件,打造高校課堂。
2.1 創新教學方式
小學階段的學生較為好動、愛玩,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若教師選擇采用刻板的講學方式,學生無法對其進行深刻理解,會使學生失去學習足球的興趣。如果繼續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強行壓制小學生的天性,很有可能會適得其反,使學生對教師產生排斥心理,從而反感足球這一門課程。因此,教師要創新教學方式,融入新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提高學生對于學習足球的興趣。教師在教腳背外側運球時,除了讓學生加強訓練外,還可以使用直線運球、繞桿運球等方式增加訓練趣味。這不但可以達到教學目的,提高學生的主動性保持。教師對學生的教學可以不僅停留于課程教學層面,還要注意培養小學生的團隊意識,增強其集體榮譽感,讓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例如,集體觀看球賽或者舉辦足球比賽等,都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配合與協作。并且借此了解比賽規則等專業性較強的知識,了解一些球員在場上的技術性動作。對學生心態的培養也不可忽視,教師可將學生分為2個陣營,分別支持不同的球隊,讓學生創造新穎的加油口號,培養其創新能力。倘若舉辦足球比賽,可以對勝方進行一定的獎勵,安慰輸方,要培養學生“勝不驕,敗不餒”的優良品格。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除了學習到足球課程知識,還能養成優秀的品格、良好的心態[2]。
2.2 簡化教學內容,抓住要點進行教學
小學足球教育在教學過程中,要依照小學生的特點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與內容的設計。這就要求教師的教學方式必須簡明扼要,并且學生能夠容易理解。在課程教學中往往會出現許多生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而小學生理解能力有限,并不能夠了解其內容,更不用說在實踐訓練中進行運用。因此,教師應當簡化教學內容,對重難點知識點或專業術語進行詳盡的解釋,或采用更生動形象的表達方式將原本生澀難懂的詞匯表達出來,更利于學生對其的理解?;谛W生的年齡階段特點,教師可以因此創造一些簡單、容易記憶的順口溜,幫助學生進行動作記憶。在進行射門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記住“站穩、看準、腳快、腳狠”這4個動作要領,讓學生記住知識點。教師可以采用分小組的教學形式,按照實踐中的高低、學習進度的快慢分組,實現分組教學,也可以讓掌握動作較快的同學擔任小組組長,幫助其他對動作還不太熟練的同學,共同進步。在班級里,教學活動的開展可以在組與組之間,彼此之間相互競爭,又要相互配合,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實現較好的教學效果。
3 ?結語
我國的足球教育事業尚處于起步階段,教師要擔當起教學主體的責任,增強自身的專業素質,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與學習足球運動。教師還要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完善足球教育體系,為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幫助學生提高技能與身體素質。要尊重“校園足球”的大背景,在實踐中汲取經驗,分析實踐中所遇到的問題,并對其進行解決。教師也要重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在訓練中規范學生的動作,用生動形象的講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生澀難懂的理論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更深刻地理解知識點。
參考文獻
[1] 陳冠堅.試論基于“校園足球”背景下的小學足球教學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0):142-143.
[2] 唐小婭.“校園足球”背景下的小學足球教學[C].教育理論研究(第9輯),重慶: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130.
[3] 肖強杰.“校園足球”背景下的小學足球教學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169,172.
①作者簡介:楊志強(1989,2—),男,漢族,甘肅康樂人,本科,研究方向:小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