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西藏自治區位擁有豐富的藏醫藥健康旅游資源,運用SWOT分析法對西藏藏醫藥健康旅游發展的優勢、劣勢、機會和機遇四個方面進行了分析,發現西藏藏醫藥旅游具有獨特資源和政策支持優勢,但在地理位置、設施設備、專業人才方面有明顯劣勢,在藏醫藥產業蓬勃發展、醫藥健康旅游市場需求激增、交通條件逐步改善的機遇下,同時也面臨著生態破壞、行業競爭等威脅??傮w來說,西藏藏醫藥旅游發展優勢與劣勢并存,機遇與挑戰同在。
【關鍵詞】 西藏 藏醫藥旅游 SWOT分析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對健康重視程度的提高,國內醫藥健康旅游蓬勃發展,藏族、瑤族等民族醫藥健康旅游也嶄露頭角,在傳統旅游業中占有一席之地。西藏因其秀美的高原景色和神秘的宗教文化,一直吸引著國內外的游客前往。西藏藏醫藥作為千百年來沉淀下來的瑰寶,在西藏旅游開發中逐漸凸顯其優勢。本文通過對西藏藏醫藥健康旅游進行SWOT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對西藏發展藏醫藥健康旅游提出相應的建議和對策。
一、西藏旅游概況
西藏自治區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 000 m 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稱。西藏自治區下轄6個地級市( 拉薩市、日喀則市、山南市、林芝市、昌都市、那曲市) ,1個地區(阿里地區)。區內名勝古跡眾多,世界文化遺產1 處、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 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89 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5 處、中國歷史文化名城3 座、中國傳統村落6 個、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391 處。據西藏旅游政務網顯示,2018年1-12月份,全區接待國內外游客33687256人次,同比增長31.5% 。其中,接待入境游客476187人次,同比增長38.6%;接待國內游客33211069人次,同比增長31.4%;實現旅游總收入4901421萬元,同比增長29.2%。其中旅游外匯收入24709萬美元,同比增長25.1%;國內旅游收入4737396萬元,同比增長29.3%。
二、西藏藏醫藥旅游發展的SWOT分析
1.優勢分析
1.1資源優勢
藏醫藥是西藏土生土長的民族醫藥,歷史悠久、風格獨特、理論完整、實踐豐富,具有完整而科學的理論體系,是藏族文化的精華之一,也是中國和世界傳統醫學寶庫中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產。據西藏統計年鑒2007-2009,西藏藥用植物種類數量為2172種,藥用動物214種,藥用礦物80種。西藏有西藏藥業、奇正藏藥、金珠集團和自治區藏藥廠等知名藏藥企業,有西藏自治區藏醫院、山南地區藏醫院等本土知名藏醫院。[1] 西藏米林縣被稱為“藏地藥洲”,境內野生藥材種類繁多,主要有蟲草、紅景天、當歸、雪蓮、秦艽、雪山一支蒿等。西藏通過連續12年舉辦黃牡丹藏醫藥文化旅游節、開展“宇妥溝藏醫藥養生”深度體驗游、舉辦藏醫藥事業發展高峰論壇等活動大力推廣西藏藏醫藥健康旅游。
1.2政策優勢
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2016 年12 月,我國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獲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 并于2017 年7 月1 日起正式實施。這部全面性、系統性、綜合性的大法, 標志著我國中醫藥事業從此進入了法治時代,對我國中醫藥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2]。中醫藥法中強調了對少數民族醫藥在內的我國各民族醫藥的傳承和發展。
國務院于2014 年8 月和2016 年2 月分別頒發了《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31 號)、《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 年)》(國發〔2016〕15 號)兩個重要的文件,著重強調了中醫藥和旅游的發展,并提出了開發具有地域特色的中醫藥健康旅游產品和線路,建設一批國家級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中醫藥健康旅游綜合體[3-4]。《西藏自治區“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西藏自治區醫藥工業發展規劃(2017-2025年)》中均提出要大力發展藏醫藥健康旅游。
2.劣勢分析
2.1地理劣勢
西藏地處祖國西南邊疆,是世界上最高的青藏高原的主體部分,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在自然地理上具有獨特的高寒特征,又被稱為除地球南北兩極之外的地球“第三極”。由于地理氣候條件復雜,導致可進入性較低。強烈的季節氣候差異造成夏季和冬季客流量的明顯差異。嚴酷的高原地理氣候條件對游客的生理和心理產生制約,導致客流量不如低海拔地區。
2.2設施劣勢
西藏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交通運輸、旅游接待和醫療衛生設施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結構不合理,缺乏安全保障和應急反應機制,這些都制約著西藏發展醫藥旅游產業發展。由于西藏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改變目前狀況的難度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建立一個科學有效的機制,全面地負責有關政策的制定、規劃設計及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早已成為迫切需要。
2.3人才劣勢
由于藏醫藥應用范圍多限于藏族地區,開設藏醫藥相關專業的高校較少,具備專業技能和素養的專業人才遠遠不能滿足藏醫藥健康旅游市場。旅游管理專業的人員對旅游有一定的研究,但將旅游管理與藏醫藥方面結合研究的人員較少,在藏醫藥健康旅游產品規劃與開發方面的專業人才更是屈指可數。
3.機遇分析
3.1 產業機遇。截至2016年,西藏地區共有21家藏藥生產加工企業、60多家藏藥批發企業,2015年西藏藏藥生產企業的總產值已突破14.5億元,藏藥批發企業銷售額超過139億元。藏藥已成功入選我國第一批國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有311個獲得國家藥品批準文號,904個制劑文號,申請備案號200多個[5]。2018年3月,13日,西藏白瑪曲秘藏醫外治診療康復度假村、西藏拉薩凈土健康產業觀光園入選第一批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創建單位。2018年11月28日,中國“藏醫藥浴法”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意味著藏醫藥得到了世界的認可。
3.2市場機遇。健康長壽是人類文明生活的一個永恒的主題。隨著工業化、城鎮化、老齡化進程加快和現代工作快節奏、大壓力,使得亞健康、慢性病、精神疾病等問題日益嚴重,人們的保健意識也在不斷增強,熱衷于在旅游中體驗養生、治未病的游客日漸增多。人們在旅游休閑度假中,對健康養生休閑的需求日益強烈,醫藥健康旅游市場需求越來越大。
3.3交通機遇?!笆濉睍r期,西藏已建成拉薩至日喀則鐵路,開工建設拉薩至林芝鐵路,西藏境內鐵路總里程達954公里;全區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7.8萬公里,實現690個鄉鎮、5408個建制村通公路,通達率分別為99.7%和99.2%;500個鄉鎮和1811個建制村實現通暢,通暢率分別為72.25%和33.21%;民航共開辟了63條航線, 通航達40個城市。《西藏自治區綜合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提出到“十三五”末期要基本建成“三小時綜合交通圈”的發展目標,大力提升鐵路、公路、民航等基礎設施建設,屆時將大幅改善西藏的整體可進入性。
4.威脅分析
4.1生態威脅。西藏自治區位于青藏高原的主體,地勢高峻,地理特殊,野生動植物資源、水資源和礦產資源豐富,是南亞、東南亞地區的“江河源”和“生態源”,還是中國乃至東半球氣候的“啟動器”和“調節器”。發展藏醫藥健康旅游,必然會涉及增加生態環境的壓力,如何在實現藏醫藥健康旅游資源合理配置的同時,保護號脆弱的高原生態資源,這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需要政府和開發者等各方的協調和努力,不能一蹴而就。
4.2競爭威脅。臨近省區的青海、云南、四川、貴州等低海拔地區的醫藥旅游發展起步早、發展條件好,是很強的市場競爭者。沿海城市的醫藥旅游如三亞、上海等已形成一定的影響力,也對西藏的民族醫藥健康旅游市場構成挑戰,導致游客分流。
通過對西藏藏醫藥健康旅游進行SWOT分析,可以發現西藏藏醫藥旅游的優勢與劣勢并存,機遇與挑戰同在。發展西藏藏醫藥健康旅游應該在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藏醫藥健康旅游資源,深度挖掘西藏藏醫藥文化內涵,加快交通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旅游+藏醫藥”專業人才培養,大力發展藏醫藥相關產業,開發同西藏旅游市場相適應的醫藥健康旅游產品,樹立民族醫藥健康旅游文化品牌,打造我國藏醫藥健康旅游產業體系。
【參考文獻】
[1] 李金前.基于比較優勢視閾下的西藏藏藥產業發展戰略研究[D].西藏民族學院,2010.
[2] 劉茜.《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全文[J].中醫臨床研究,2016,8(36):12-14.
[3] 國務院印發《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 年)》[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6):193.
[4] 張希,李政杰.解讀《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J].共產黨員:河北,2014(20):4.
[5] 涂學敏.十三五時期西藏藏藥產業發展探究[J].商場現代化:2016(17): 200.
作者簡介:楊俐(1988—),女,漢族,四川省瀘州市,碩士研究生(非全日制在讀),四川大學,旅游規劃與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