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卿 張銀麗
【摘 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當前我國的電子商務已經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今天的電子商務可謂達到了繁榮期。電子商務使傳統的專業市場達到了進一步的延伸和發展,盡管電子商務在農村產業集群發展仍有很多困難,但是,農村產業集群的發展需要電子商務的支持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加上中央對農村電商出臺的一系列政策,使電子商務在農村產業集群發展成為可能。
【關鍵詞】 電子商務;農村;產業集群
一、電子商務在農村產業集群的發展
電子商務是互聯網的產物,電子商務的高效性、安全性、協調性、可擴展性、集成性等特點決定了電子商務繁榮的今天。電子商務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在電子商務這塊領域,中小企業可以盡情發揮自己的特長,為今后發展帶來巨大的優勢,農村產業集群的命運與電子商務有著密切的關聯。
(一)電子商務在農村產業集群的發展現狀
商務部信息化司副巡視員聶林海指出“在全球金融危機當中,未應用電子商務陷入困境的企業比例高達84.2%,而應用了電子商務的企業陷入困境的比例占16.8%,原則上相差5倍”。[1]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農村產業集群的電子商務行業一直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數據顯示,2014年農村電商網略零售額占全網零售額的6.45%,而2017年則達到17.35%,農村電商網絡零售額的不斷擴大,直接說明了近年來農村電商的不斷發展。隨著農村電商的大力宣傳,農村產業集群的網店數量在不斷增長,2017年農村產業集群的網店數量達到了985.6萬家,相比2016年同比增長了20.7%。農村產業集群的發展帶動了農村就業率,為2800萬人提供了就業崗位。農村產業集群的電商平臺主要集中于拼多多、淘寶、云集等。
(二)電子商務在農村產業集群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雖然電子商務在農村產業集群不斷發展,但是電子商務在農村產業集群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不容忽視。其中,阻礙農村產業集群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有,農村產業集群基礎設施滯后、農村產業集群缺乏電商專業人才、農村產業集群物流效率低等問題。
1.農村產業集群基礎設施滯后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正在逐漸重視全國基礎設施的建設,但是農村產業集群的基礎設施相對于城市來說依然很滯后。農村產業集群互聯網欠發達,根據國家互聯網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農村互聯網普及率占31.7%,而城鎮互聯網普及率達到67.3%,在互聯網設施方面,城鎮存在很大的差距。互聯網的滯后嚴重影響著農村產業集群電子商務的發展,無形之中突出了農村產業集群基礎設施的滯后。
2.農村產業集群缺乏電商專業人才
城市的高速發展促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涌向城市,而農村則主要以中老年人和留守兒童為主,他們在電子商務技術上不能給與很大的幫助。農村經濟的落后促使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紛紛走入城市,投身家鄉建設的人才少之又少。而電子商務屬于新興的產業,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網站的建設、界面的優化、網絡營銷等稍有技術的人才,現有的農村產業集群電子商務缺乏更專業性的人才,這樣就很難做出一個有名的品牌,而其中的經濟效益也可想而知。電子商務要想在農村產業集群得到很好的發展,需要大量受過專業教育的電子商務人才,需要政府政策和社會的共同努力。
3.農村產業集群物流存在問題
農村相比城市來說,村莊分布零星、地廣人稀,導致了物流配送尤為困難,嚴重影響了物流的配送效率。農村產業集群電子商務主要以農產品為主,而農產品物流的特點是流通數量大、品種多、物流難度大、數量大等,這對農村產業集群物流的運輸工具有較高的要求,鮮活農產品更是如此。農村的交通設施相對來說比較落后,狹窄的道路、擁擠交通大大增加了物流的運輸時間。同時,農村的物流建設還不夠完善,物流網點不夠全面,增加了快遞寄取難度,更增加了農產品網上交易的難度。對于中小企業來說,農村快遞的成本比較高,增加了網店運營成本,不能夠與城市的同類產品競爭,很難在價格上有優勢。物流方面存在的問題是阻礙農村電商發展的重要原因。
二、如何解決電子商務在農村產業集群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目前來講,我國農村產業集群的電子商務遇到的問題主要有基礎設施滯后、缺乏電商專業人才以及物流方面的問題,這三方面決定著電子商務在農村產業集群的發展。怎樣有效解決這三個問題關系到電子商務在農村產業集群未來的發展。
(一)政府加大力度鼓勵電子商務在農村產業集群的發展
針對目前我國農村發展的現狀,只有政府出頭鼓勵電子商務在農村發展才能帶動一方人民積極投身到先進的電商領域中去。首先可以給與那些在農村創辦電商的人一些經濟上的扶持,比如財政部門可以給予適當的資金上的財政擔保或者貼息扶持。減免稅收、簡化政府程序,對農村產業集群電子商務企業進行獎勵,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到農村產業集群電子商務的發展建設中去。
(二)加大吸引電子商務人才到農村產業集群的政策及定期開展技能培訓
人才是經濟發展的一大命脈,農村產業集群的發展更需要大量電子商務專業型人才。針對目前農村嚴重缺乏人才的現象,政府可以制定一些大學生到農村創業的獎勵政策,保障其在工資福利、社會保障方面的利益,鼓勵大學生到農村帶動農村產業集群電商產業的發展。同時,應當宣傳就業平等的就業觀念,思想上為那些想下鄉創業的大學生排除心理上的壓力,擺平心理上的包袱。地方政府定期開展電商知識的培訓,為那些想學習、想創業的農村人民解決技術上的難題,豐富其自身的知識。
(三)加強農村產業集群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
物流是電子商務發展中重要的一個環節,是電子商務發展的關鍵,當然農村產業集群的電子商務也不例外,并且由于農村產業集群的電商產品多為農產品,物流的作用顯得更為重要。針對農村產業集群物流設施不完善的問題,政府應加強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完善農村物流資源配置,從而實現自上而下各個網點的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建議建立全國性的信息平臺,進一步晚上農村產業集群的電子商務服務體系,通過組建網上農產品貿易和配送服務來提高農村物流的效率,以保障農產品的新鮮。
三、電子商務為農村產業集群帶來的優勢
電子商務依靠其安全、高效、廣延性等優勢,為農村產業集群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和發展的空間。電子商務的市場更廣闊的,為農村產業集群擴大了市場;電子商務的高效性,為農村產業集群帶來了更大的經濟效益;電子商務在農村發展,為農村產業集群的青年帶來了就業的機會。總之,電子商務憑借其先進的技術為農村產業集群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為農村產業集群的發展帶來了發展的方向。
(一)為農村產業集群擴大了市場
傳統的農村商業模式面向的是一個村鎮的客戶,因此客戶少而市場小。電子商務通過網絡的特性為農產品的推廣提供了便利,全國甚至全球的用戶都能看到來自農村產業集群的新鮮的農產品,于是增加了流量,因此無限的擴大了農產品的銷售市場,帶來了更多的客戶流量,這是傳統的貿易模式所不能相比的。由于現在城市空間的限制,他們很難自己播種蔬菜,他們又擔心商場里的蔬菜水果不綠色,對于城市的居民來說他們更傾向于購買來自農村的純天然、無污染的農產品,通過電子商務他們便能夠實現與農民線上的交易。城市居民可以品嘗到來自鄉村的瓜果,農村的百姓可以從中擴大市場帶來收益,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滯銷所帶來的壓力。同時,農民可以通過電子商務了解相關行業的技術信息動態、實時更新企業的技術。[2]
(二)為農村產業集群帶來了更大的經濟效益
電子商務是先進的網絡技術的產物,電子商務一改傳統的貿易模式,通過減少售前、售中及售后三方面的人力物力,極大的降低了公司的運營成本,減少了產品流通環節,通過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和擴大企業的市場實現了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同時,電子商務使中小企業能夠隨時掌握市場行情和顧客需求,并且能夠降低業務處理差錯、縮短業務運轉時間、降低庫存成本、改善顧客服務質量、降低貿易管理成本,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3]
(三)增加了農村產業集群中青年的機會
據估算,中小企業通過開展電子商務直接創造的新增就業超過130萬,每增加1%的中小企業使用電子商務,將帶來4萬個就業機會。[4]農村產業集群電子商務帶來的間接就業更是不容忽視的,一個店鋪的正常運營離不開物流、認證、支付等支撐服務的支持,同時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還帶動了營銷、運營、培訓等衍生服務的發展。如今物流行業的興盛與電子商務是分不開的,并且電子商務還催生了網店設計師、“網模”、網店賣家等。
四、電子商務應用于農村產業集群的相關政策
(一)電商扶貧
電商扶貧是國家鼓勵農民脫貧的一大政策,中央一號文件曾表示,要鼓勵村民利用當地特色發展特色農業,以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為發展目標。這一文件的頒布,使得淘寶、京東等電商企業紛紛響應,加入了電商扶貧的行列。新時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為指導,在國家將電商扶貧納入精準扶貧的體系下,通過農村電子商務,使貧困地區的綠色、無公害的特色農產品可以銷售到全國各地乃至世界范圍,增加貧困群眾收入,已逐漸成為精準扶貧的有效手段。[5]
(二)數字鄉村戰略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這為農村產業集群應用電子商務提供了重要的指導。為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各省積極開展了數字鄉村戰略,其中湖北省開展了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6]湖北省通過建設電子商務示范縣(區、市)來鼓勵人們發展農村產業集群單子商務,并著力培育各地電商扶貧網紅來發展農村電商。
(三)物流體系建設
農村產業集群電子商務的發展依托于發達的物流體系,只有物流體系逐步完善,才能實現農產品走出去。于是,中央提出了“完善縣鄉村物流基礎設施網絡,支持產地建設農產品貯藏保鮮、分級包裝等設施,鼓勵企業在縣鄉和具備條件的村建立物流網點。加快推進寬帶網絡向村莊延伸,推進提速降費”。中央提出的關于完善物流體系建設為電子商務在農村產業集群的發展提供了前提,這一文件的提出讓電子商務在農村產業集群發展成為可能。
五、結語
雖然農村產業集群經濟上沒有城市發達,但是依托于政府的政策鼓勵扶持,各大電商平臺的優惠政策,以及農村產業集群得天獨厚的農產品優勢,電子商務在農村產業集群有很大的發展前景。電子商務在農村產業集群的發展需要政府進一步加強對物流體系的建設、農產品貯藏體系建設、人才鼓勵政策,以及社會各界的幫助扶持。
【參考文獻】
[1] 趙齊,常欣.全國首例縣-市級電子商務專區啟動 [J].國際商報,2009,(8):1-3.
[2] 漆禮根,周善國.我國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模式探析 [J].職業,2010,(4):88.
[3] 李邐.淺談電子商務與企業信息化發展 [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0,(5):42-44.
[4] 王慧.電子商務新興就業崗位與職業規劃分析[J].中國商貿,2013,(4):82.
[5] 顏強,王國麗,陳加友.農產品電商精準扶貧的路徑與對策-以貴州貧困農村為例[J].農村經濟,2018,(2):45.
[6] 段鵬.實施數字鄉村戰略助推智慧農業發展[J].湖北政協,2019-05-15,(5):20.
作者簡介:李東卿、男、1994.05、河南省新鄉市、漢族、洛陽師范學院、本科、電子商務
張銀麗,女,1974年3月,河南洛陽人,漢族,洛陽師范學院,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多媒體技術,電子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