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秀芳 葉莉莉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飛速發展,以參與性、娛樂性為特點的各大音樂綜藝類節目在不斷獲得聲樂特長生青睞的同時,也對其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因此,本文以辯證法的角度對其影響作出科學的分析,以期為聲樂特長生教學實踐的合理操作提供思路借鑒。
【關鍵詞】 音樂綜藝類節目 聲樂特長生 影響
一、音樂綜藝類節目對聲樂特長生的正面影響
(一)激勵聲樂特長生學習聲樂的興趣。聲樂學習不僅僅是面對同一專業知識背景的學生那么簡單而已,它更是一門具有極強專業性的音樂技能學習。這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心血和精力對枯燥的聲樂基本功訓練與學習。長此以往,聲樂特長生的興趣可能被這種枯燥的基本功訓練所磨滅,很容易產生厭煩的心理,甚至由于學生始終達不到老師的要求而產生厭學情緒,進而導致對聲樂學習的自信心、興趣下降的問題。
而音樂綜藝類節目中許多選手可能唱功不夠專業、音色不夠突出,但仍然可以憑借真實的表演獲得學生青睞,無形之中會給音樂學習者帶來很大的自信心,從而引發他們學習聲樂的興趣,增強其學習聲樂的動力,用自己的努力尋找到自己將來成長的路。從這個層面講,音樂綜藝類節目起到了激勵學生學習聲樂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聲樂的動力。
(二)提高聲樂特長生對自身的認知。隨著各種音樂綜藝類節目的火熱,可能會使聲樂特長生參加這樣的節目,而他們會在比賽中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如:會發覺自己音樂專業素養不健全、音樂表演與演唱等能力的欠缺的問題。因此為了彌補自身的不足,他們可能會更加刻苦的進行專業的、正規的、系統的聲樂訓練和學習專業聲樂知識,進而提升自己的整體演唱水平和能力。
(三)為聲樂特長生的教學提供借鑒。從考查記憶力、觀察力的猜歌詞、記歌名到層出不窮的各大音樂綜藝類節目,我們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選手都有過正規的聲樂學習,但他們這種純天然、不加刻意修飾的風格可能不僅給欣賞者帶來一場無與倫比的視聽享受,同時還可能帶來一種別樣的意境美。
這種純天然、無刻意修飾的原生態唱法在受到學生喜歡的同時,也為聲樂特長生的教學提供了借鑒。聲樂教師要注意在教授學生專業演唱課程時保留學生的原生態演唱元素,充分參考原生態演唱方法。還可以教授與原生態唱法相關的課程.讓學生朝著更加多元化的方向發展。[1]
當然,任何事物都像一枚硬幣的兩面,我們應該一分為二的看問題。對于聲樂特長生而言,音樂綜藝類節目也有其消極的一面。
二、音樂綜藝類節目對聲樂特長生的負面影響
(一)引發聲樂特長生產生不良心態。在音樂節目中個別選手或者歌手存在著“飆高音”、“炫技”的唱法,這種唱法不僅是對音樂作品的不尊重,更會激發聲樂特長生產生如:“一夜成名”的幻想、 “求利”等不良的心態。這些不良心態會對接受正規聲樂訓練、學習專業知識的聲樂特長生帶來——音樂審美觀念混亂;盲目追求功利;浮夸的情感態度表達……進而也會對自身的音樂學習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二)違背聲樂特長生識譜學習規律。音樂節目的火熱以及網絡資源的易得,讓聲樂特長生學習音樂的方式發生了一些改變——由原來按照藝術學習規律從基礎的識譜訓練開始學習,到現在根據自己的審美習慣和審美觀念任意下載歌曲進行模仿學習。這一變化使得聲樂特長生的識譜教學環節被違背藝術學習規律的跳過了,結果很可能就導致聲樂特長生不喜歡識譜教學。
三、音樂綜藝類節目影響下的聲樂特長生教學實踐
(一)教師組織聲樂特長生觀看優秀音樂綜藝類節目。無論是在各大電視臺播出的《天賜的聲音》、《金曲撈》、《我想和你唱》……還是在網絡視頻平臺播出的《明日之子》、《中國新說唱》等音樂節目都讓聲樂特長生應接不暇。雨后春筍般的節目除了給聲樂特長生視聽覺美感以外,同時也激發了聲樂特長生教學實踐的有關考慮。因此,教師應該選擇一些優秀的節目開展聲樂教學。
如:組織學生觀看湖南衛視制作的原創、新形態聲樂演唱節目《聲入人心》。這是一個以美聲唱法為主的,讓高雅藝術走進大眾生活的一檔綜藝節目。節目里36位表演者他們基本上有著規范的音樂學習經歷,要么是來自音樂院校聲樂專業的學生、要么來自專業的音樂劇演員以及職業歌手,從演唱素質方面來看,他們可以說是一流的。這類節目無疑是對教師開展聲樂教學、提高聲樂特長生專業素養的優秀案例。因此,聲樂教師應組織聲樂特長生觀看這一類的音樂綜藝類節目讓學生從中汲取“營養”。再如,CCTV綜合頻道以成就草根夢想的比賽形式播出的《星光大道》節目,該節目不僅在收視率上一路領先而且為社會培養輸送了一大批優秀的百姓歌手。[2]聲樂教師也可以選擇該節目讓學生進行學習。
(二)點評、分析優秀選手的聲樂演唱片段。在組織聲樂特長生觀看優秀音樂綜藝類節目的基礎上,通過對優秀歌手的演唱片段進行點評、分析來進行對比授課,讓學生認識到如何正確的運用氣息、正確的處理演唱技巧、音色處理等。如在教授學生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之前,可以以情景導入法讓學生觀看優秀農民歌手朱之文演唱的《滾滾長江東逝水》片段,對這首歌有一個大概的認知了解,為其理解歌曲感情基調做準備;而后播放楊洪基老師版的《滾滾長江東逝水》,以小組討論的方式指導學生對這首歌的氣息、演唱技巧、音色進行點評、分析;最后讓學生來評價這兩種演唱的差異,進而使其領悟藝術歌曲的魅力。
四、結語
音樂綜藝類節目對聲樂特長生的而言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必須保持積極良好的心態正視其負面影響,將其積極、正面的方面引入到聲樂特長生的教學實踐中。
【參考文獻】
[1] 于峰.淺析社會音樂選秀現象對普通高校聲樂教育的影響[J].北方音樂,2015,35(15):212.
[2] 別松梅.《星光大道》成功的奧秘[J].新聞愛好者,2010(14):62-63.
作者簡介:高秀芳(1994--),女,漢,河南省駐馬店人,研究生,湖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課程與教學論。
葉莉莉(1992--),女,漢,河南省駐馬店人,本科,中小學二級教師,汝南縣第三小學,音樂學。
指導教師:周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