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 趙偉偉 季秋珍 常洪平
我單位是油田一支從事注汽工作的專業化隊伍,主要負責 注汽設備的正常生產運行,相應設備、設施、資產的管理與維護。面對油田改革的大形勢,過程控制好遠比事后總結、找原因更重要。油田新的績效考核辦法,全面實施“經營績效+風險管控責任”績效管理機制,績效考核由以往的指標控制型轉變為經營目標管理型。按照新的考核辦法,經營績效+風險管控責任績效才是績效工資。這要求各單位不僅完成經營目標,而且要抓好效益過程管理指標。為此,此論文主要從信息化下的注汽效益過程控制管理的兩個方面進行了論述。
1注重源頭設計,完善生產過程效益控制管理
利用網絡做好注汽生產運行程序協調,確保注汽進度。生產運行實現生產高效銜接,強化從鍋爐啟運到注汽完井的全過程監控和管理。從采油廠下達注汽井計劃開始,通過網絡查詢相關注汽井史周期注汽壓力、速度、干度等參數,提前優化注汽井組合,跟蹤作業進度。通過生產晨報、生產動態、源點數據等信息資源及時做好內部生產運行程序協調。
做好與各相關單位的協調,通過網上信息共享,及時掌握生產動態。做好與各相關單位的協調,加強與地質所、工藝所的聯系,加快注汽井注汽前、后與采油隊、作業隊以及金島安裝隊的銜接。對于蒸汽驅井,根據井控情況,合理安排井口更換順序,加強與管理區的溝通,減少占井周期。通過網上信息共享,及時掌握生產動態。
推行優化“3+1”注汽運行模式,提升 注汽整體效益。依據注汽管網信息,熱采管理中心在實現了注汽站內水處理、鍋爐并組運行的基礎上,利用管網的連通性,探索各 站之間的優化調整,實現鍋爐、水處理、管網的編組并組運行,逐步完善“3+1”注汽運行模式,發揮設備的最大運行效益。
通過注汽“3+1”運行管理模式,打破了區塊限制,讓 鍋爐“活動”起來,有效避免了注汽生產中 “熱采井等鍋爐”和“鍋爐等熱采井”現象;解決了水處理、鍋爐、注汽井“吃不飽”、“能力過剩”問題;解決了注汽管線利用率不均,熱采井注汽無法最優,距離無法最短問題。熱采井注汽及時率100%,年節約費用16.38萬元,提高了設備運行時率,提升了 注汽整體效益。
探索實施活動注汽雙線運行方式,為早注汽、多注汽提供條件。依據管網圖可以看出,由于采用單線敷設,6#、7#注汽站共用一部分主干線,在注汽井集中的情況下,易造成管網沖突,延長注汽等井時間。中心不等不靠,積極想辦法,創新工作思路。7#站注汽N8X213和GN201X6期間,NB76X79、NB76X73井相繼具備注汽條件,為早注汽、多注汽,我們實施了 、活動注汽雙線運行方式。
2以網絡為支撐,建立完善HSE管理過程控制
推行以“安全教育系統化、安全生產制度化、安全檢查常態化、安全體系網絡化”為主要內容的“四化”安全管理模式,潛移默化中培育員工安全意識。
建立注汽安全全過程管理體系。熱采注汽安全節點多、涉及面廣,從入口(水處理)到出口(井口)是一個全員、全面、全過程的安全管理過程。針對每個節點,夯實安全基礎,確保安全管理中心,突出安全管理重點,突破安全管理難點,整改安全隱患,營造安全管理氛圍,實現安全管理本質化,逐步形成了安全管理“一條龍”安全管理體系。抓好主要生產節點監控,強化重點作業環節實時監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一是抓源頭安全。對影響水質安全的901#水處理水質及制水能力下降問題,開展了膜式水處理制水能力恢復的專題研究,改造工藝流程,完善設備設施,改進操作方法,不僅保證了鍋爐給水安全達標,而且為其他膜式水處理安全運行提供了經驗。
二是抓重點節點管控。(1)中二北蒸汽驅區塊是管理局重點試驗項目,由于長期生產,分配間計量裝置已達使用壽命,計量不準確影響注汽質量,且形成安全隱患。在采油廠及三采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更新了8套新型隔離型蒸汽兩相流流量計,實現了安全、準確注汽。(2) 系統性維護維修注汽管網,更換注汽閥門21只,維修保溫2150米,井口的巡檢制度化,安全由站內延伸到站外,進一步延伸到進口。(3)集中力量對6#、7#、8#、9#低壓鍋爐進行性能恢復,實現全自動運行,恢復油、氣燃料兩用,保證安全運行。(4)安全無死角,針對困擾注汽站多年的廠房照明問題,中心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投入20多萬元,對7座注汽站的場地、廠房照明進行改造,在保證照度的情況下,優先選用綠色節能產品。
網絡信息共享,完善注汽安全全過程管理體系。風險分級建檔,實現責任閉環。制定了《熱采管理中心2017年HSE風險管控責任考核細則》,持續開展“我為安全作診斷”活動,依托中石化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將活動貫穿于注汽生產的各層級、各崗位、各節點,實施檢查-落實-整改-復查的閉環管理模式。累計排查問題2672項,整改率達到100%。
主頁開專欄,抓好HSE管理過程控制。利用網絡資源,在中心主頁設置安全專欄,及時進行HSE管理方面的文件精神的宣貫,相關知識的學習等,2017年共舉辦培訓班40余次。利用網絡資源,在中心主頁設置HSE督查專欄,對每周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每月自查整改問題120余條,達到了設備安全運行無事故的目的。
我們圍繞源頭設計、過程控制,信息化下的效益過程控制管理順應油田實施的“經營績效+風險管控責任”績效管理機制,具有較好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