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普京在2012年3月贏得了為期6年的第三個總統任期,并于2012年5月7日正式宣誓就任俄羅斯新一屆總統,“新普京時代”就此開啟。2011年,普京在競選第三任總統期間時,提出以“歐亞聯盟”作為其競選綱領。就歐亞聯盟這一概念,現今國內外不少學者從事著相關問題的研究。了解歐亞聯盟這一理論來源,研究新普京時代俄羅斯歐亞聯盟戰略,有助于深入分析俄羅斯政治和國家發展道路,更好的關注俄羅斯政治社會發展。作為新時代俄羅斯全面戰略協作伙伴的中國,有必要把握好中國在歐亞聯盟戰略中的位置,吸收借鑒相關理論和政策建議,促進中俄未來更加廣闊的合作。
【關鍵詞】 俄羅斯 歐亞聯盟 新普京時代 中俄關系
在蘇東劇變之后的近三十年以來,俄羅斯作為新生國家雖然借助曾經前蘇聯領導者的地位來發揮其在后蘇聯空間中的影響力,在歐亞地區享有核心的較高領導地位,但實質上國家的控制力已經不能與帝俄時期和蘇聯時期相較。普京在2000年首次出任俄總統后,考慮到地緣政治環境的因素,著力對獨聯體各機制進行重新整合。在新普京時代,俄羅斯的歐亞經濟戰略又上升了一個新的高度,取得了新的進展。2012年3月普京提出了《俄羅斯聯邦對外政策構想》,指出對外政策的優先任務是創建歐亞經濟聯盟。聯盟可以充分調動獨聯體地區內部平等互利的經濟聯系,還能夠設想獨聯體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同時以一種開放的聯合模式對待其他國家,各國之間基于廣泛一體化原則,形成歐洲各國與亞太地區之間有效的內部聯系。本文就是從歷史文化角度對俄羅斯歐亞經濟聯盟戰略進行了探索和
分析。
一、歐亞聯盟概念的提出
歐亞聯盟,實質強調的主要是歐亞經濟聯盟。2011年10月,該計劃由俄羅斯當時的總理普京以“歐盟”這一概念為基礎在國際上提出并引發關注。歐亞經濟聯盟作為一個概念,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歐亞聯盟不是指從地理位置上指整個亞歐大陸聯盟,這里的歐亞是特指“歐亞地區”,也就是蘇聯解體之后的獨聯體地區。
在新普京時代,俄羅斯在國際政治舞臺上推行歐亞聯盟戰略以及之后的“大歐亞伙伴關系”、“歐亞主義亞太外交”并非空穴來風,而是基于特定的歷史條件和現實環境等方面綜合考慮下提出的。一部分原因是俄羅斯作為獨立國家之初,“全盤西化”的政治決策并沒有使得新生的俄羅斯解除多重危機,反而增添了許多難題。另一方面,俄羅斯也是歷史上稱霸一時的歐亞大國,而在東歐劇變后,俄羅斯失去了曾經鼎盛時期的綜合國力,受到地緣環境和現實發展條件的制約,昔日的盟友和伙伴開始不斷謀求解除和俄羅斯的友好關系,投向西方國家的懷抱。
從葉利欽時期的俄羅斯提出的“雙頭鷹”外交政策到普京初次提到的歐亞聯盟理論,直到新普京時期俄羅斯歐亞聯盟戰略,這一相關主題的研究越來越成為學界各領域學者關注的重點,從中俄關系的大局著眼,兩國既要積極爭取自身的經濟利益又要考慮到中俄共同發展的的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及長遠利益。
二、歐亞聯盟戰略的歷史文化來源
1.地緣政治角度
俄羅斯---地有多廣,心有多大。從地緣政治角度來說,俄羅斯就是“俄羅斯”,這個名詞即使一個國家,也是一個地緣版塊。由于地理原因,人們習慣性將其劃分為西方文化和東方文化兩個概念。而俄羅斯地處獨特的地理位置,是東西方文化交匯點,強制性地將他往任何一個地區概念里歸攏都是不合適的。俄羅斯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著這個國家的未來的發展必將和東西方發生聯系,受到兩種文化的影響。如今亞洲也已經日益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新的側重點,純粹的西方中心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為了更好的發展,任何一個國家都應當主動地同亞歐大陸國家打交道。俄羅斯也正是憑借著坐擁歐亞大陸,擁有著遠東地區這一便捷的地理位置,在開展歐亞聯盟戰略中占得優勢和先機。
2.歐亞主義
歐亞主義這一概念最初源于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回顧歐亞主義的歷史發展進程,不論是古典歐亞主義,還是蘇聯解體之后發展的新歐亞主義,兩者的理論框架和思維體系都是相輔相成的。后者推陳出新,繼承了也完善了前者的理論核心。只因新舊理論所產生的時代歷史背景不同,思想上各有千秋,有所偏重。
從地緣角度來說俄羅斯既非歐洲國家,也非亞洲國家,而是處于歐亞之間,是連接和溝通歐亞文明的橋梁。從字面上來看,這里既包含了歐洲因素也包含了亞洲因素。俄羅斯地域廣闊,作為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而且其三分之二的領土位于亞洲大陸。從歐亞主義的視角下來看俄羅斯的對外政策,其主張仍然是向亞洲和東方地區傾斜。蘇聯解體之后,俄羅斯向西方“一邊倒”政策碰壁,與其一味地俯首低眉地向西方拋出和平的橄欖枝,尋求西方國家的認可,不如靠自己探索出符合俄羅斯國情的發展路線,成為構建西方和東方之間友好戰略協作的橋梁。
三、新普京時代歐亞聯盟戰略目標及其制約因素
(一)新普京時代俄羅斯歐亞聯盟戰略目標
在普京就任俄羅斯總統的第三個任期,他指出歐亞經濟聯盟戰略的一個核心的目標就是從歐亞主義的角度出發,在區域間形成一個強有力的超國家聯合體,將俄羅斯營造為歐亞大陸上重要的一極。普京在《俄羅斯聯邦對外政策構想》中特別強調發展與烏克蘭的關系的重要性,將烏克蘭當作俄羅斯在獨聯體國家中的優先伙伴。普京還在駐外使節會議上表明俄羅斯聯邦對外政策的核心是推動獨聯體地區的一體化進程,并將此目標當作國家外交戰略的方針。
普京希望歐亞聯盟能夠成為與歐盟并行的歐亞大陸兩個最大的聯合體之一,俄羅斯成為歐亞大陸上最重要的一極,通過歐亞聯盟戰略在國際舞臺上提升俄羅斯的大國地位和國際影響力。不僅鞏固其在歐洲部分的市場也借此開發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維護俄羅斯東部地區的安全。
(二)歐亞聯盟戰略目標的制約因素
當前,在新普京時代,俄羅斯的國家發展戰略仍舊是優先投向后蘇聯空間,以歐亞聯盟戰略構想作為支撐將俄羅斯聯邦打造成為多極世界的真正一極,從而提升俄羅斯的大國地位和和其在國際政治舞臺上話語權。然而普京在新任期的這一宏偉目標的實現與否,實則存在著許多不確定性,換言之,俄羅斯 “歐亞聯盟”戰略的構建仍然有著來自方方面面的制約性因素。
1.俄羅斯的綜合實力
莫斯科國立大學經濟學博士維克托羅維奇教授認為現今的俄羅斯很難成為世界獨立的一極,蘇聯時期俄羅斯擁有廣闊的勢力范圍和緩沖地帶遭到分化和瓦解,現今的盟友也不再如蘇聯時期那般可靠。此外,俄羅斯的工業傳統、管理因素、科技創新等方面也與西方發達國家存在著顯著的差距。總結來說就是地廣人稀,五行缺水。瀕臨三大洋,表面上是享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實際上也是缺乏出海口的。此外,俄羅斯擁有著廣闊的國土面積,人口卻只有1.5億,特別是作為精壯勞動力的男性比重與其他國家相比更是相差較遠。也就是說俄羅斯的人口數量與龐大的工業體系簡直是不成比例。
2.后蘇聯空間相關國家的立場和態度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的綜合實力大不如前,在葉利欽時代,俄羅斯堅持社會全面向西方“一邊倒”的政策,可是隨著世界沿著一體化程度越來越高,加之2003年以后在烏克蘭、格魯吉亞等獨聯體成員國相繼發生顏色革命,導致獨聯體地區出現政治危機和動蕩不安的局勢。這些不利局勢為了俄羅斯國內反動派造勢,使得俄羅斯國家政局動蕩。普京當局不得不考慮這些制約因素,制定其應對戰略決策。
3.美國和西方國家
自2014年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直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實質上讓普京總統感到焦慮的是隨之而來的國際油價的大幅度下跌。石油資源的出口貿易作為俄羅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貿易額所占比例差不多占據總體的一多半。蘇聯解體之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有計劃有步驟地對俄羅斯實施了制裁與遏制,比如持續不斷的北約東擴、顏色革命,“9. 11”后對中亞的軍事進駐等逐一不是試圖破壞俄羅斯主導的后蘇聯空間一體化進程。普京在新任期的建成并完善和發展歐亞經濟聯盟這一宏偉目標的實現與否,實則存在著許多不確定性,許多難題還需要俄羅斯當局思考和解決。
四、歐亞聯盟戰略與中俄關系
俄羅斯即是大國,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上看又是我們周邊最強大的一個鄰國。不論是原蘇聯地區國家還是現在的俄羅斯都是中國的近鄰,中國對這些“近鄰”從歷史上就有特殊的親近感。過去,中蘇相互抗衡的二十年,也是中蘇兩國綜合發展落后于世界先進國家的二十年。如今,新時代中俄關系發展勢頭較好,也必須協調持續穩定的發展。
從政治角度上來看,蘇聯解體迄今近30年來,以俄羅斯為主導的區域一體化進程獨聯體內部呈現多變發展的趨勢。俄羅斯著力推進的歐亞聯盟戰略不僅對中俄關系及中國與歐亞大陸上的其他國家之間的關系產生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對環太平洋地區的國家產生沖擊。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中俄兩國在雙方的對外關系中,應該堅持也必須堅持這一優先戰略定位。總之,受俄羅斯自身實力以及其他內外因素的多重制約和影響,普京“歐亞聯盟”戰略的實現勢必會是一個任重道遠的過程。在新普京時代,俄羅斯面對著緊張的地緣政治形勢,能否通過構建 “歐亞聯盟”重新樹立俄羅斯區域性的大國威勢,這直接關乎到俄羅斯未來在國際局勢上的大國地位以及在整個歐亞大陸的政治影響。因此,通過分析新普京時代俄羅斯的歐亞聯盟戰略,我們可以較為詳細地理解俄羅斯的外交戰略,從而推動中俄雙邊關系向著更深入更好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Путин,В. В. Новый интеграционный проект для Евразии — будущее,которое рождается сегодня. Известия,02,октября 2011г.с.1.
[2] [美] 杰·曼科夫: 《大國政治的回歸—俄羅斯外交政策》,新華出版社 2011 年版,第 8 頁.
[3] 王酈久.俄“歐亞聯盟”戰略及其對中俄關系的影響[M].《現代國際關系》,2012 年第 4 期
[4] 龐大鵬.普京新時期的俄羅斯(2011-2015)[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年.第163頁
[5] 國際商貿《普京的歐亞聯盟戰略分析》現代商貿工業,2017年第 26 期
[6] Горбачёв Евразийский союз не повторяет модель СССР,http://www.gorby.ru/ presscenter/publication/show_29389/
[7] 左鳳榮.歐亞聯盟:普京政治策劃的核心[M]. 戰略決策,2015年4月
[8] 王酈久.俄“歐亞聯盟”戰略及其對中俄關系的影響[M].《現代國際關系》,2012年第4期
[9] 黃登學.俄羅斯構建“歐亞聯盟” 的制約因素[J].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 2012年第4期
作者簡介:王麗鵬(1996-),女,山西大同,黑龍江大學2018級俄語學院俄語語言文學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俄羅斯學、俄羅斯社會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