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丹
壤塘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文化館
基層群眾舞蹈,具有整體性的特點,群眾舞蹈和傳統的美術以及音樂都存在著重要的關系。舞蹈在韻律、造型等方面都和傳統的音樂旋律有著相同之處。現階段的音樂舞蹈創新應該從基層群眾的實際出發,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相關的素材,以此來擴展舞蹈的意義,這樣也提升了舞蹈的藝術性以及觀賞性。
道具在舞蹈中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道具在基層群眾舞蹈中也能體現出來。第一、道具的使用,可以有效的突出整個舞蹈的風格[1]。比如說,在進行西北舞蹈的表演中,可以把相關道具腰鼓加進來,以此來展現陜西文化的特征;第二、道具在舞蹈中的出現,可以讓整體表演中有一個參照物,基層的群眾表演不具備特別專業的舞蹈經驗,道具的引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舞蹈的難度,有了道具這個參照物之后,就降低了出錯的頻率;第三、道具的引進,可以有效地提升觀眾的興趣,對整個舞蹈表演也能展現出更好的效果。比如說在表演江南舞蹈的時候,可以加入扇子或者是水袖的相關道具,以此來突出江南的特色。所以,道具的引進,可以對舞蹈的主題進一步的深化,更能表達出舞蹈的中心思想。
在編制基層舞蹈的環節中,舞蹈的主要內容是群眾的日常生活,但也不能瑣碎到生活中細小的事件。在一個完整的舞蹈作品中,舞蹈的內容更能打動人的內心,這就說明,舞蹈選擇的內容和人民大眾的實際生活非常貼切。一般來說,基層群眾的舞蹈編制,面對的對象,是各個地區的基層大眾,所以,在對作品的編制中,應該把這類人的主要特點表現出來,以此來確保舞蹈的內容和人們的內心是相通的,這就能有效地激發出人民群眾的熱情來。此外,在對音樂的選擇方面,要以當地的音樂特色為主,這樣可以體現出當地的民俗文化。對一些內容比較有深度的音樂不建議選用,這樣就降低了舞蹈方面的娛樂性,音樂要做到簡潔、有趣。基層的群眾文化比不上專業的舞蹈演員,選用一些簡單的音樂更能讓廣大人民群眾感受到貼切感,更容易激發人民群眾的激情,這樣就能順利展開接下來的舞蹈表演了。
在對舞蹈音樂選定了之后,要對舞蹈的整體結構進行一個構思,最大程度地挖掘出日常生活中的相關素材,通過舞蹈的形式,把這些展現給觀眾們[2]。在摘取好了相關素材之后,就要對此進行編制。基層群眾的音樂舞蹈主要體現了我國的民間藝術,舞蹈中的每一個動作都是勞動者的展現。在舞蹈的創作上、對于音樂的選擇上以及基層群眾的表現上,都要結合當代的特色來展開,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體現出我國人民群眾的精神狀態來。一個優秀的基層群眾舞蹈,可以讓人沉醉在其中,被舞蹈的動作、音樂、精氣神打動,這也就體現了基層群眾舞蹈的感染性,讓廣大群眾感受到了共鳴,從而展現出了舞蹈的魅力所在。
在選擇完音樂之后,相關人員就可以對舞蹈的部分進行編制。在這一過程中,如果想要把舞蹈的中心思想展現出來,相關人員就要保證每一個舞蹈動作,都有比較強的專業性。第一、確定好具有正能量的舞蹈主題,編制人員可以依據這一主題展開編制;第二、在編制的過程中,要把該舞蹈的整體結構以及層次展現出來,以此來保證基層群眾在進行舞蹈表演的過程中,可以做到身心合一,這也能提升舞蹈的最終效果。
舞蹈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動作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動作,來展示出舞蹈想要表達的涵義,這也是群眾舞蹈的主要思想的表達。通過每一個動作的結合可以展現出基層群眾的基本心理,所以在進行舞蹈的編制的環節中,要重視人物感情的抒發,正確地表達出人物的思想感情。通過藝術的展現,群眾對舞蹈更加的了解,并且能感受到舞蹈中所要傳達的情感,接下來就會在舞蹈中,完美地展現出這一情感的傳達。一個優秀的基層群眾舞蹈,是要具備一定的文學意義的,這樣可以提升基層群眾的整體文化素養。目前階段,有很多的基層群眾在舞蹈的創作中,都存有一些問題,他們大多偏向于貴族的方向發展,這樣就失去了基層群眾舞蹈的本質意義,嚴重偏離了基層群眾的日常生活,里面包含的文學性質也不強,這就違背了基層舞蹈創造的本質。還有,現階段的基層群眾舞蹈,在創作的環節中,缺乏經費,而經費大多是民間群眾組織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必須要多和基層群眾拉近關系。并且要注意,在創作過程中,注重文學方面的體現。
舞蹈是許多個動作結合而成,在表演的環節中,如果表演者想要表現出舞蹈的主體以及內容,那么就要舞蹈中的動作進行專業的訓練。在基層群眾對舞蹈進行表演的過程中,如果舞蹈的表演形式和群眾的個人特點相差太大,這就很難體現出舞蹈的中心思想了。所以,編制人員在對舞蹈進行編制的過程中,要以簡潔為主,不推薦設置高難度的舞蹈動作。比如說在具體的舞蹈表演中,基層的群眾專業水平以及身體素質就決定了舞蹈的動作不宜太難,否則的話,會降低基層群眾參與舞蹈表演的積極性。所以,在編制人員進行編制的環節中,可以先對基層群眾的特點以及喜好進行了解,并且做一個相關統計,對編制的動作難度進行合理的降低,在降低難度的同時還要保證舞蹈的主題沒有改變,最后還要符合基層群眾的舞蹈能力。
基層文化的發展,是整個社會走向和諧的前提條件。所以,在進行文化藝術創作的過程中,政府要給予一定的支持,鼓勵各個地區開展具有特色的舞蹈編制,通過活動的開展來表達地域的中心思想。政府可以派出相關專業人員進行相關指導,可以增加經濟扶持。藝術在本質上都具有傳承性,我國歷史悠久,對于傳統文化的藝術都是可以進行借鑒的,同時也發揚了傳統文化[3]。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比如說,雨滴落下來的聲音,樹葉在摩擦中的聲音等,這些細微的場景不一定要引用到基層群眾舞蹈中,但是場景中所包含的靈魂以及生活中的樂趣,是最寶貴的,一個好的作品,其靈魂是最根本的,所以,要對基層群眾進行專業的培訓,提升基層群眾的鑒賞力。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基層群眾要牢記自己加入社團的初心,面對困難時,要積極調整心態,在團隊的帶領下,獲得自身的成長。在進行專業培訓的同時,也要展開各個團隊之間的比賽,以此來提升舞蹈水平,也能增加基層群眾的斗志。在基層群眾的團隊中,要挖掘出舞蹈人才,進行著重培養,對于組織中的青年,要多加重視,幫助其對舞蹈作品的理解,提升年輕人對于舞蹈的吸收能力,以此來壯大基層群眾的文化力量。
綜上所述,就是在基層群眾舞蹈方面展開的創作思考以及具體的活動開展。首先要選取和基層群眾相適宜的音樂形式以及舞蹈形式,結合群眾的基本特點,展開舞蹈的設計,可以引用道具,以此來提升舞蹈的亮點,也能降低舞蹈的難度,舞蹈要有一定的文化性,并且有自己的主題。在基層群眾表演下,希望可以創造出一支符合基層群眾、又有自己風格的舞蹈,以此來發揚中國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