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軍營 安貞貞
1.平頂山職業技術學院
2.平頂山凌云路小學
在我國大力推動社會發展與經濟建設的背景下,目前我國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觀念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高校教學中,除了一些傳統類的學科會受到重視之外,諸如美術之類的應用類學科已經愈發引起了教師的關注。在進行美術油畫教學過程中,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更多新的藝術元素,發展學生的藝術素養。而為了讓學生在美術學習中能夠有更為明顯的提升,目前高校進行了大范圍的教育改革,作為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這些教育改革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推動高校油畫教學的順利進行。
油畫主要是用快干性的植物油調和顏料,在畫布、亞麻布、紙板或木板上進行創作的一種畫,畫面附著的顏料具有較強的硬度,在畫面干燥后,能長期保持光澤。通過顏料的遮蓋力和透明性能夠更好地表現描繪對象,所以油畫具有色彩豐富、立體質感的特點。油畫前身是15 世紀以前歐洲繪畫中的蛋彩畫,后經黎德蘭畫家揚·凡·艾克發揚光大,再后來逐漸成為了西方繪畫史中的主體繪畫方式。在高校中開展美術油畫教學具有明顯的積極意義。首先,在開展美術油畫教學時,學生可以接觸并了解到不同國家不同畫家所創作的特色油畫作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從藝術的視角去進行鑒賞,在這種情形下,能夠有效發展學生的藝術鑒賞力,讓他們具備良好的藝術修養。其次,在進行美術油畫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讓學生去學習一些繪畫技巧,合理運用不同的色彩之外,他們還會讓學生從油畫中進行分析,去挖掘油畫背后所展現的一些文化性內容。在這種情形下,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特色文化,讓他們能夠了解到傳統文化的實際魅力,并且主動成為文化傳播的使者,將優質文化發揚光大。再者,美術油畫教學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在學生學習了美術油畫之后,他們可以運用自己所學的一些藝術色彩來進行環境的美化,如學生可以通過自己所學的一些藝術知識來裝飾生活環境,也可以運用自己所學的一些藝術知識去進行謀生,所以油畫教學在高校教學中是非常炙手可熱的一門學科。
雖然美術油畫教學對于學生的成長發展以及能力提升能夠起到明顯的幫助,但是經過調查發現,現階段高校美術油畫教學還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第一點就是在目前的美術油畫教學中,很多教師過于依賴現代技術,例如學生在學習油畫的過程中,他們需要進行寫生,到自然界去觀察不同的生物,然后將其呈現于畫紙之上,但是在目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很多教師認為這種戶外寫生活動太過浪費時間,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漸漸會讓學生運用一些現代的工具去取代傳統的寫生過程,例如讓學生通過攝影機、手機等不同的工具去拍攝圖片,然后進行繪畫創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沒有機會去全方位地觀察不同的生物,所以他們在創作的過程中很難突出不同物體的實際特點,進一步影響了學生作品創作的感染力;第二點是在目前的油畫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忽視了學生創作力的培養,對于教師而言,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要具備良好的繪畫能力,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會耗費大量的功夫去為學生分析不同的藝術作品,然后讓學生按自己的要求去完成創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沒有對學生的一些創造給予鼓勵,也沒有給予學生更多自主發揮的機會,在這種情形下,對于學生藝術創造思維的培養起到了不利的影響;第三點是在目前的美術油畫教學中,很多教師更加關注于表面的形式性內容,忽視了油畫的實際內涵。如在鑒賞作品的過程中,教師會帶領學生去分析作品里面所使用的一些技巧或者是視覺內容,但是卻并沒有和學生一起去分析作品背后的一些文化內涵,在這種情形下,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比較膚淺化。
由以上可見,在目前的高校美術油畫教學中還存在一些明顯的問題,因此,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師必須要主動去針對于油畫教學進行改革,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目前的高校美術油畫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更多豐富的體驗和想法,激起學生的創作靈感,其實設置豐富的戶外寫生活動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教師僅僅把學生的學習場地方局限于課內,那么學生所接觸到的一些事物是比較抽象的,他們沒有更多的感受,在繪畫的過程中也不知道如何下手。因此,為了幫助學生能夠完成高質量的油畫創作,目前教師可以將教學的場地轉移到戶外,除了在課堂上讓學生學習一些經典的油畫知識之外,教師可以在學生學習理論知識之后去開展一系列的戶外寫生活動。在戶外的環境下,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想要創作描繪的事物,并且深入地去分析不同的事物特點,在這種情形下,能夠讓學生所創作的色彩作品呈現出明顯的個人風格和個人激情,增強學生創作的獨特性。不僅如此,在戶外寫生活動之中,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大膽想象,將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和自己想腦海中想象的事物進行融合,有效提升學生的油畫創作質量。
雖然我國一直在倡導教學改革,但是可以發現,在目前的高校油畫課堂上,教師仍然是以自己作為主導來對學生進行教學。例如教師首先會為學生講解一些基礎的繪畫技巧,然后讓學生自己來分析作品。在這個過程中,其實大多數學生都沒有太多的發揮機會,他們對于某些作品或者是某些油畫創作模式是不夠了解的。因此,在目前的教學過程中,為了加深學生學習印象,讓其能夠學以致用,教師需要改變以往以自己為主導的教學模式,要給予學生更多的創作機會。比如在油畫教學時,學生發現油畫的發展經過了古典、近代和現代幾個時期,不同時期的油畫受到時代藝術思想的支配,呈現出了不同的面貌。比如有些古典油畫,注重寫實,關注社會現實的積極需求,而17 世紀的油畫則更加注重油畫的光感和色彩明暗的效果,那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于這些不同樣貌的油畫作品進行對比,讓學生進行觀察。在觀察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角度去完成一幅作品的創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并沒有為學生規定具體的創作題材以及內容,學生可以大膽地進行創造和發揮,在這種情形下,對于學生藝術創造性思維的發展能夠起到明顯的幫助。
在目前的高校美術油畫教學中,可以發現,某些教育工作者對油畫教學的認知比較片面化,比如他們認為油畫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創作技巧,合理運用所學。但實際上,在進行美術油畫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讓學生了解油畫的一些表面性內容,還需要讓學生去挖掘油畫的一些內涵性內容,了解油畫背后所呈現出的一些文化特質,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的認識藝術。比如在文藝復興時期,很多畫家為了擺脫單一的基督教經典為題材的創作,開始對當時生活中的人物風情物品進行觀察和描繪,使宗教題材的作品具有明顯現實世俗因素,在描繪現實生活中的過程中,深入批判了當時的社會現實,揭示了社會現狀,所以學生在學習這些作品的過程中,不僅能夠了解一些繪畫技巧,還可以從中去了解不同的時代背景,夯實學生的文化基礎。
綜上所述,美術油畫專業教學在高校教學中是一大重點內容,通過這一專業的教學,能夠發展學生的審美素質,但是在目前的高校教學中,一些教師把油畫教學變成了單一的技能傳授,導致學生的審美能力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教育現代化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需要針對于油畫教學進行有效的改革,選擇更為有效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引導,有效提升高校油畫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