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瑤瑤
廣東理工學院
經濟全球化快速發展的今天,對高素質的國際商務人才的需求更加強烈。因此培養精通商務理論與實踐的復合型人才的學科商務英語應運而生。而商務英語閱讀課程作為本科商務英語專業的專業基礎必修科目之一,其作用不可忽視。但在實際的商務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學生對商務閱讀理解能力不高,動力不足等問題。因此,如何改進英語閱讀教學應引起教師們的關注。本文從克拉申 (Krashen)的語言輸入理論著手,通過這一理論與商務閱讀教學相結合分析,試圖得出一些有效的教學啟示。
美國語言學家克拉申 ( S. Krashen)教授在 80 年代初期提出的“語言輸入說”( Input Hypothesis)從理論上為第二語言學習及外語教學提供了一個新的概念。他的語言輸入理論指出,人們習得語言的方式只有一種——即獲得足量的“可理解性輸入”(S. Krashen,1988)。與此同時指出不僅需要足夠的語言輸入,并且僅當語言的輸入具有有效性的時候,語言習得才會發生。有效性的語言輸入必須滿足幾個原則:可理解性;趣味性;非語法程序安排;足夠的輸入量。
克拉申 (1983,19)特別強調語言習得產生于對語言信息的理解。因此,語言信息的輸入不能過于復雜,否則語言學習者不能真正理解語言的意義,而只是專注于語言的形式上。
語言輸入的可理解性意味著語言的輸入要符合語言學習者的水平,過難和過于簡單的材料都不能激發語言學習者的學習動機。語言輸入的趣味性和關聯性要求對輸入的材料進行研究、分析和重組,使其與學習者已經擁有的知識儲備,生活經驗以及學習的內容形成聯系。并且輸入的材料要引起學生的興趣,這樣才能使得語言輸入對語言習得起到積極的作用。關聯性越強,趣味性越強,越容易讓學習者形成一種在不知不覺中習得語言的情境。非語法程序安排是指語言學習的目的是“習得”而不是“學得”。語言習得應該是在一個自然的環境里,通過接觸大量的反復的可理解性的輸入,自然而然地習得語言的一個過程。因此他指出按照語法程序進行教學是沒有必要的,也是不可取的。
克拉申在有效性輸入的基礎上提出了“i+1”原則。克拉申(1982: 20-22)指出,為了使語言學習者從一個階段進入到另一個更高的階段,所提供的語言輸入中必須包括一部分下一階段的語言結構。即語言輸入不僅需要足夠的量,并且需要高于語言學習者的現有水平(用i 表示)。
商務英語閱讀課程具有培養商務知識和語言能力雙重任務。商務英語閱讀的語言特點有:專業詞匯和行業術語多;文體多元化;實用性較強;涉及多領域商務專業知識。但在現實的教學中,教師普遍注重課本閱讀材料的詞匯,句型和語篇講解以及閱讀技巧的傳授,對商務專業知識,背景以及對相關閱讀材料的提供非常有限。因此,學生對商務英語閱讀這門課程的學習效果不佳,動力不足,容易產生焦慮情緒。教師應該提供豐富的、符合學生的英語專業水平的商務英語知識和閱讀語篇。商務閱讀材料的選擇上應該和教授的閱讀課本內容難度相當,并且內容要涵蓋商務英語的主要領域。例如在講解人力資源管理這個篇章的時候,除了完成課本閱讀材料的學習,教師可以講授一些現實的商務案例來幫助學生對文本內容以及涉及到的一些相關專業商務詞匯進行理解。例如:雅虎禁止員工在家工作的管理模式。當學習到Golden Parachute(高額離職金)、Golden Handshake(高額解雇費)以及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員工認股計劃)這些專業詞匯的時候,教師可以和學生分享聯想公司的高額離職金和高額解雇費以及華為的ESOP 的真實案例。學生只有具備足夠的商務英語背景知識的儲備才能更好地了解閱讀語篇內容,從而提高閱讀技能和語言技能。
除此之外,教師在提供閱讀材料的時候要和語言學習者已有的知識經驗相結合。通過觀察、比較和分析等一系列方法實現新舊知識經驗的有效對接。并且閱讀材料和商務知識的輸入要進行針對性地篩選,使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這樣不僅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語言認知和運用能力。
過于簡單和過難的語言輸入都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并且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所以教師對學生閱讀材料的輸入應保證總體難度不超過學習者的學習能力,但又包含了略高于學習者現有能力的語言材料。這樣,學習者可根據自己的水平通過不斷地努力以及吸收所接觸的語言材料,逐漸提高其使用目的與技能。“i”代表學習者現有的水平,“1”表示略高于“i”的水平。除此之外,戴明忠(2010)提出“輸入假說從理論上指出在外語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重視不同途徑、不同環境下語言信息的輸入量”。因此教師在教授商務英語閱讀課程時,應充分利用線上和線下多種渠道為學生提供真實有效并且和學生學習內容相關聯,但難度略微大于學生本人現有能力的閱讀材料,不能僅局限在課內。相關聯的閱讀材料能夠提供學生相應的知識背景,并且消除學生的學習焦慮情緒,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例如:利用經濟學人網站、大學生慕課網、外教社網上資源以及一些語言學習的微信公眾號。通過課外閱讀材料的積累,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并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豐富學生的圖式知識。有利于較快的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技能運用能力。
略高于學習者已有的知識水平的閱讀材料的輸入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在進行商務英語閱讀理解的過程中,能夠主動運用自身的學習和生活經驗和積極尋求相關的學習渠道解決閱讀過程中遇見的問題。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語言學習者的自我成就感和效能感,也有利于商務知識的積累和閱讀能力的提高。
克拉申主張語言是習得的過程,是無意識的獲得語言能力的過程而不是學習的過程。要使語言學習者很好的理解語言輸入,就要讓他們像兒童一樣意識不到自己在學習(S.Krashen,1985)。因此閱讀課堂教學要注重為語言學習者創建真實的語言環境,不應只注重語法,詞匯含義以及語篇內容的教學,應注重語言意義的教學。因此商務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也應該提供給學生真實的商務環境,給學生安排一些相關聯的真實的商務活動,如:商務洽談,人力資源管理相關活動安排以及對公司運營,產品促銷等活動開展辯論。教學活動的多樣化設計有利于學生們在互動和合作學習中增加語言的運用能力,提高目的語的輸出機會。因此學生們能夠在較為真實的交際互動中,以自然的輸入促進自身語言的輸出并且能更好的加深對閱讀材料的理解以及對商務知識的掌握。
商務英語閱讀教學區別于其他閱讀教學而言,更具有專業性。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商務知識儲備才能對語篇有更好的理解。在教學過程中,不應單一的“灌輸式”教學,只注重語言,語法,閱讀技巧和語篇層面的教學,更應該注重商務知識的有效性輸入和真實的語言環境的創建。要做到讓學生不僅掌握商務知識并且要讓學生達到語言技能的熟練運用。克拉申的語言輸入理論給閱讀教學提供了一些啟示:閱讀教學不僅要在課堂建立真實的語言環境,更要利用多種途徑在課內外為學生提供有趣的、足夠量的、相關聯并略高于學生語言能力的閱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