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想, 于忠升, 劉麗麗, 姜 寧, 張愛忠*
(1.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黑龍江省寒區飼料資源高效利用與營養調控重點實驗室,黑龍江大慶 163319;2.四川省水產學校,四川成都 611730)
隨著羊肉需求量的增大,傳統飼喂模式已難以滿足快速增長的市場和消費者對優質產品的需求,只有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飼養才是現代肉羊產業發展的方向。集約化生產中,傳統的飼喂模式不能夠保證日糧的精粗比例,這就容易造成反芻動物瘤胃內消化代謝動態平衡的紊亂 (郭萬正等,2015),阻礙動物的生長發育。因此,選擇符合現代化飼養模式迫在眉睫。目前,全混合日糧(TMR)越來越多地應用于羊生產中,與傳統的飼喂模式相比其能夠滿足反芻動物的營養需要和控制日糧的精粗比例,得到營養相對平衡的日糧。近些年來,TMR顆粒飼料在羊規模化生產中異軍突起,相比于前兩種模式,TMR顆粒飼料除了能夠有效保證日糧精粗比,還具有方便包裝和運輸、易貯藏等優點,同時可以增加動物采食量、提高飼料適口性、促進動物消化吸收和防止肉羊形成異食癖的特性(楊宏波等,2015)。但是目前我國對于顆粒化飼料在肉羊應用方面的研究報道較少,為了促進我國羊養殖業的發展,有必要對顆粒化飼喂技術進行系統研究。為此,本試驗擬在羊草為主要粗飼料條件下,探究不同飼喂模式對綿羊瘤胃營養物質降解率的影響,旨在為肉羊顆粒化飼喂技術在規模化、標準化生產中的應用提供理論依據。
1.1 試驗設計 采用3×3拉丁方試驗設計,將體重相近、胎次相同的6只綿羊羯羊隨機分為3組,每組2個重復,分別采用不同的飼喂模式:傳統組采用先粗后精飼喂(間隔30 min),TMR組采用全混合日糧飼喂,TMR顆粒組采用TMR顆粒飼料飼喂,具體試驗設計見表1。
本試驗共分為三期,期與期之間不同組羊輪換飼喂,保證三個試驗期內每只羊都采食到每一種試驗日糧,每期預試期10 d,正試期7 d,全期共51 d。

表1 試驗設計
1.2 試驗日糧及營養水平 試驗日糧由羊草和混合精料組成,以傳統模式、TMR模式和TMR顆粒飼料模式飼喂。傳統組按上述日糧精粗分離常規飼喂。TMR組利用TMR攪拌機將各種精粗飼料按比例充分混合、切碎并拌勻,制作 TMR進行飼喂。TMR顆粒飼料由黑龍江省某公司帶料加工,顆粒飼料是長度為2 cm、直徑4 mm的顆粒。日糧的配制參照中國《肉羊飼養標準》(NY/T816-2004),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見表2。

表2 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風干基礎)
1.3 試驗動物及飼養管理 選取6只體重相近,安裝永久性瘤胃瘺管的綿羊羯羊,每只試驗羊進行單籠飼養。羊舍定期消毒滅菌,每天清理羊舍,清水沖洗,保證羊舍的清潔。每日早6:00、晚18:00各飼喂一次,限量飼喂,早晚各750 g,自由飲水。
1.4 尼龍袋的投放 傳統飼喂模式順序為先投放粉碎的粗飼料(羊草)尼龍袋,間隔半小時后再投放粉碎的精飼料尼龍袋。TMR技術手段是指將粗飼料切斷后再與精飼料混合粉碎之后裝尼龍袋投放,TMR顆粒飼料直接粉碎裝袋進行投放。稱取4.0 g樣品將其裝入面積為6 cm×10 cm、孔徑為40μm的尼龍袋內,并將尼龍袋的栓口繩拴在瘺管口加以固定;在晨飼時將尼龍袋放入瘺管內。 在投放尼龍袋后的 3、6、12、24、48 h 取出尼龍袋。取出后的尼龍袋用恒溫水(39℃)沖洗5 min后放入65℃恒溫箱中烘干至恒重。參照楊勝(1993)《飼料分析及飼料質量檢測技術》進行測定飼料和殘渣中的DM、NDF和ADF含量,并計算降解率。
1.5 瘤胃營養物質降解率的測定 參照宮福臣等(2013)方法對不同時間點營養成分降解率進行計算,公式如下:
樣品逃逸率/%={[空白對照袋中樣品干物質重量(g)-空白對照袋中殘渣重量(g)]/空白對照袋中樣品干物質重量(g)}×100%;
校正袋樣品重量/g=實際袋中樣品重量 (g)×(100-樣品逃逸率)/100;
t時間點各營養物質的降解量/g=[校正裝袋樣品重量 (g)×空白對照殘渣中營養物質的含量(%)]-[t時間點殘渣的重量(g)×t時間點殘渣中營養物質的含量(%)]。
參照 Orskov和 Mcdonald(1979)方法對瘤胃降解參數及降解率進行計算,公式如下:
P=a+b(1-e-ct);
式中:P為營養物質的t時間點降解率,%;a為快速降解部分,%;b為慢速降解部分,%;c為b的降解速率,%/h;t為日糧在瘤胃內的停留時間,h。
瘤胃內的有效降解率(ED)公式如下:
ED=a+b[c/(k+c)];
式中:k值為日糧的瘤胃外流速度,試驗中每小時精飼料k值為 0.05,粗飼料k值為0.025(謝春元等,2007),根據日糧精粗比k的參考值為0.0325。
1.6 數據統計分析 本試驗數據采用Excel進行整理和初步計算,然后運用SPSS 19.0統計軟件方差分析中的ANOVA過程進行分析,采用Duncan’s法進行多重比較,試驗結果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
2.1 不同飼喂模式對綿羊瘤胃營養物質降解參數的影響 由表3可知,不同飼喂模式對綿羊干物質瘤胃降解參數無顯著影響(P>0.05),但在綿羊瘤胃干物質降解中:TMR顆粒組與傳統組和TMR組相比瘤胃中可降解部分參數分別高出0.25與0.12,瘤胃中有效降解率TMR顆粒組分別高于傳統組和TMR組1.01和0.24。快速降解部分和慢速降解部分,各處理組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

表3 不同飼喂模式綿羊的瘤胃降解參數
不同飼喂模式對綿羊NDF瘤胃降解參數無顯著影響 (P>0.05),瘤胃中NDF可降解部分,TMR顆粒組分別高于傳統組與TMR組1.12和0.68,瘤胃中NDF可降解部分有效降解率TMR顆粒組分別高于傳統組與TMR組0.8和0.2,但各處理組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
不同飼喂模式對綿羊ADF瘤胃降解參數無顯著影響 (P>0.05),瘤胃中ADF可降解部分,TMR顆粒組高于傳統組0.66且TMR組高于傳統組1.2,瘤胃中ADF可降解部分有效降解率TMR顆粒組分別高于傳統組與TMR組0.47和0.09;快速降解部分、慢速降解部分和可降解部分,各處理組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
2.2 不同飼喂模式對綿羊瘤胃營養物質降解率的影響 由圖1~3可知,隨著瘤胃培養時間的延長,DM、ADF和NDF在綿羊瘤胃中的降解率均有增加。12 h時,TMR顆粒組ADF降解率顯著高于傳統組1.31%(P<0.05)且TMR組ADF降解率顯著高于傳統組0.87%(P<0.05);在24 h時,TMR顆粒組干物質降解率顯著高于傳統組1.46%(P<0.05)且TMR組干物質降解率顯著高于傳統組0.97%(P<0.05);在 48 h時,TMR 顆粒組 NDF降解率顯著高于傳統組1.45%(P<0.05)且NDF降解率顯著高于TMR組1.27%(P<0.05)。
原位尼龍袋技術是評價飼料在反芻動物瘤胃內降解速度和程度的試驗方法,是評價飼料瘤胃降解特性和營養價值的一種常用方法 (張微等,2019)。本試驗中,在24 h時,TMR顆粒組和TMR組的干物質降解率顯著高于傳統組(P<0.05),但在其他時間點各個處理組之間差異不顯著 (P>0.05)。李亞奎等(2011)分別采用顆粒化TMR、散狀TMR和精粗分飼的方式育肥羔羊,結果表明,顆粒化TMR的育肥方式對羔羊日增重、經濟效益的增長顯著高于散狀TMR和精粗分飼的育肥方式,證實給育肥羔羊飼喂顆粒飼料是可行的。丁健等(2003)研究表明,將牧草顆粒化處理后NDF降解率和干物質降解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與本試驗研究結果相一致。可能是因為顆粒飼料經過干燥制粒等先進工藝,使其可被瘤胃消化吸收的面積增大。顆粒飼料在制粒過程中淀粉糊化,瘤胃中原蟲吞噬淀粉顆粒,提高瘤胃對纖維素和干物質的消化(楊麗等,2017)。
中性洗滌纖維(NDF)和酸性洗滌纖維(ADF)能體現日糧纖維水平,日糧中含有一定量的NDF和ADF能夠保證反芻動物正常反芻和瘤胃內環境的穩定(Tjardes等,2002)。有研究表明,粒徑的減小(牧草的切碎、碾磨和沉淀)可以增加牧草的相對表面積,增強微生物定植的同時也增加細胞壁降解酶的有效性,促進NDF和ADF的消化(Rezaeian等,2003)。在本研究中,在48 h時,TMR顆粒組NDF降解率顯著高于傳統組與TMR組(P<0.05),在 12 h時,TMR顆粒組與 TMR組ADF降解率顯著高于傳統組(P<0.05)。胡雅潔等(2007)研究表明,苜蓿干草不同處理方式對養分的降解率無顯著影響(P>0.05),但隨消化時間增加而增加。苜蓿干草組和顆粒處理苜蓿干草組比整株組有明顯提高;Michael(1995)研究發現,在顆粒料中添加農作物秸稈,可以改善秸稈的理化性質及日糧適口性,不僅有利于干物質和纖維物質在瘤胃內的降解,并且提高了飼料的消化率,以上都與本試驗研究結果相一致。
本研究中,不同飼喂模式對綿羊瘤胃DM、NDF、ADF的快速降解部分、慢速降解部分、可降解部分及有效降解率均無顯著影響(P>0.05)。有研究表明,a隨著飼料中CP含量增加而增加,b隨著飼料中纖維含量和纖維消化增加而減少(Cone 和 Gelder,1999)。因此,隨著飼料中精料比例升高,a會逐漸增加,b會逐漸降低。因為本研究中只是飼料加工方式不同(飼喂模式),但是精粗比一致,所以a、b之間差異不顯著,符合a、b變化規律。
在本試驗中,DM、NDF、ADF在瘤胃的快速降解部分、慢速降解部分、可降解部分、有效降解率各個處理組之間沒有顯著差異。但在不同時間點瘤胃降解率各有不同,12 h時,TMR顆粒組與TMR組ADF降解率顯著高于傳統組;在24 h時,TMR顆粒組與TMR組干物質降解率顯著高于傳統組;在48 h時,TMR顆粒組NDF降解率顯著高于傳統組與TMR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