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介紹了植物景觀設計的原則,從勘察、植物選擇、植物配置與施工進程四個方面探討了植物景觀設計策略,闡述了我國植物景觀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優化建議,旨在推進我國植物景觀建設向科學化、經濟化、生態化、個性化發展,提升我國風景園林的使用價值與藝術價值。
關鍵詞:風景園林;景觀設計;植物景觀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20)03-0047-03
1 引言
風景園林可以在城市中營造出貼近自然、舒適宜人的氛圍,滿足了現代城市居民到自然環境中放松心靈的需求。植物景觀是風景園林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提升城市生態環境,其所占比例隨城市化進程的推進而不斷增加。因此,優化植物景觀設計策略是現今風景園林設計研究的重點。
2 植物景觀設計的原則
2.1 以人為本
風景園林建設的根本目的主要是給人們帶來良好的視覺體驗與心靈享受,從而為人們創造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所以在植物景觀的設計中,要以人為本,將人們的生活需求作為第一標準,設計出更加符合人們審美的風景園林,保證園林經濟效益的同時體現城市建設中的人文關懷。
2.2 符合美學原則
風景園林作用的最直觀體現在于其觀賞性,所以在植物景觀設計時要充分考慮美學原則,保證園林內植物景觀之間的協調性,保障園林風格與周邊環境形成一個整體,使園林擁有足夠的觀賞性。此外,地區差異會導致人們審美有很大的差別,植物景觀設計時要充分考慮當地人們的生活習性及審美習慣,最大程度滿足其使用需求[1]。
2.3 結合自然
植物景觀除觀賞價值外,還具有很強的生態價值,所以植物景觀設計中要合理選擇植物種類,使植物適宜當地的自然環境,充分發揮植物自身凈化空氣、涵養水土的特性,優化城市的生態環境。同時,要強化景觀設計中的自然氣息,減少對植物形態的人為干預,使人們更加貼近自然,放松身心。
3 植物景觀設計策略
3.1 做好環境勘察
園林設計前,要對園林所在地進行詳細勘察,充分了解其氣候特點、土壤特點、水文狀況和周邊環境設施狀況,保障園林的設計具有足夠的針對性與實用性。
3.2 明確設計理念
設計師要對環境勘察結果進行充分了解,結合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植物種類,針對植物和當地審美確定設計理念與植物設計方案。
3.3 植物的選擇
植物選擇要對多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并遵循以下3個基本原則。
3.3.1 生態效益
植物選擇要符合當地的自然條件,保證植物正常生長。并在此基礎上,對植物生態作用進行篩選,合理布置如空氣凈化能力較強的植物,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2]。
3.3.2 經濟效益
植物選擇時要結合市場情況,控制工程成本。最好選擇當地植物,可以有效減少購買成本與運輸成本。同時在園林建設中,做好前期栽植與后期養護工作,提高植物存活率,避免植物大量死亡影響園林正常使用。
3.3.3 美觀原則
園林中使用的植物要具有體態優美、易于修剪定型的特點,保證植物可以與園林整體設計理念相結合,充分體現園林的觀賞價值。
3.4 垂直空間配置
垂直空間配置是植物景觀設計中的重點之一,避免植物布置的單調影響園林的美觀性[3]。常用的垂直配置方式為四層結構(圖1)。第一層為喬木,喬木的布置主要作用為保障園林的私密性和提供陰涼處用以休憩,同時保障園林的整體美感,喬木要求多為枝干筆直,樹冠茂盛;第二層為灌木或低矮的喬木,是園林美觀的主要保障,選擇時以觀賞性為主,保證植物易于修剪,同時要與喬木形成鮮明對比,如圖1所示,避免造成視覺單調;第三層采用低矮灌木或者花卉,主要作用為點綴園林,增強園林的設計感與細節處理,第三層植株的選擇與布置要與園林整體風格匹配,如圖中整體以綠色、自然為基調,所以選擇低矮灌木作為第三層植物,同時通過高度與種植密度與低矮喬木層形成對比,突顯園林的整體感與層次感;第四層為植物配置的基礎層,多用草填充,增加園林的層次感與觀賞性。
3.5 水平空間酉己置
植物的水平空間配置要與園林的空間劃分、作用劃分、設計風格等相結合,對園林整體設計理念起補充作用[4]。同時植物的配置過程中要注意植物體態、冠蓋、顏色及生活習性的搭配,保證植物景觀的欣賞價值與生態價值。例如,依據園林隱蔽性要求合理布置高大喬木,在隱蔽性要求較高的區域,可以采用喬木與灌木搭配種值的方式,達到良好的視線遮擋效果;在游玩、休憩區域要合理布置高大植物,保證園林各時間段內都有陰涼區域與光線充足區域,滿足人們生活的不同需求.此外該區域灌木多采取列植并進行合理修剪,點綴以形狀獨特植物的孤植,滿足人們休憩時的觀賞需求;花卉與灌木的選擇要與周邊環境和整體風格協調,在以精致為主的園林中種植牡丹會降低園林的協調度與設計感,嚴重影響園林的觀賞價值。
3.6 整體效果檢驗
在局部植物配置完成后,要制作園林1L面圖與平面圖,設計師依據成圖效果對園林整體效果進行把控,對于各個區域連接處進行充填、修改;檢查植物設計與園林整體效果是否協調;檢查植物垂直布置與水平布置是否協調;檢查園林內各個區域布置的協調程度。保障園林整體的高度一致性,充分體現園林的設計理念與風格,增強園林的觀賞價值與藝術價值[5]。
3.7 施工圖設計
施工圖設計要詳細,明確體現各處植物種植的數量、密度、種類,必要時可采用網格輔助,保證施工圖能充分表達設計師的意圖(圖2)。同時.配備說明書向施工人員詳細介紹每種植物的種植方式和養護要點,減少施工人員的失誤,進一步保證植物景觀的質量[6]。
3.8 施工調整
現場呈現效果與圖紙效果往往有很大的差距,這就需要在施工中依據實際情況對原有方案不斷進行調整。應加強設計師與施工人員的聯系,為園林建設的質量提供保證。
4 植物景觀設計中常見的問題與優化建議
4.1 常見問題
4.1.1 缺乏整體規劃
我國現階段園林發展以各個園林獨立設計、獨立建造為主,這導致同一城市內園林風格各異。雖然局部觀賞性較強,但城市整體缺乏協調性與鮮明的特點,致使園林在建造成功后經濟效益不斷降低,資源浪費嚴重。
4.1.2 同質化嚴重
我國現階段園林建設理念同質化嚴重,極少數設計理念占據了園林設計的全部市場。園林設計中植物選擇較為單一,導致植物產品單一,植物產品促使植物景觀設計同質化愈加嚴重,植物景觀設計陷人怪圈[7]。
4.2 優化建議
4.2.1 制定整體規劃
政府相關部門可以對城市內部風景園林設計做出整體規劃,規劃內容不限于對園林用地的位置、范圍作出計劃,還可以對園林的建筑風格與理念進行指導。在理念確定過程中,要由專業園林研究人員為主導,充分參考多方面的意見。首先,要確保政府與研究人員的主導地位,避免過多意見干預,導致最終確定園林風格與城市情況相差較遠,無法體現地域特色;其次,理念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對本地植物的應用,加強園林地域特色,提高園林經濟效益;最后,政府給予的理念或風格只能作為框架與指導意見,不可以有詳細的設計規劃,避免城市內部園林千篇一律,造成園林經濟效益較低,資源浪費嚴重[8]。
4.2.2 促進地區特色園林發展
在園林建設中最能體現地域特色的為植物景觀,所以提升園林特色要從提升植物景觀特色人手。
政府要合理給予資金補助,扶持當地觀賞類植物養殖的規模化發展,降低養殖成本,使當地植物在運輸距離較近的情況下在市場中占據價格優勢與時間優勢,逐步提升園林植物景觀設計中當地植物所占的比例,達到以植物景觀影響設計理念的目的,促進園林建設地域特色化發展。
5 結語
在風景園林設計中,植物景觀對于突出重點、增強觀賞性與使用性有促進作用,做好全局掌控、明確植物景觀的設計重點,合理選擇植物類型、優化植物配置方案,可以有效提升我國風景園林的使用價值與藝術價值.促進我國園林建造行業快速發展、個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彭雪峰.試論風景園林中植物景觀規劃設計的程序與方法[J].現代園藝,2019(22):85~86.
[2]羅琨.風景園林設計中植物景觀的設計策略[J].居舍,2010(30):122.
[3]曲睿.風景園林中植物景觀的規劃設計[J].現代園藝,2019(16):97~98.
[4]龍洪.風景園林中植物景觀的設計初探[J].現代園藝,2019(18),121~122.
[5]彭爍,高子惠.風景園林設計中植物景觀的設計策略[J].住宅與房地產,2019(21):52.
[6]路姍姍.風景園林中植物景觀規劃設計研究[J],現代園藝,2019(11):93~94.
[7]孫志鷹.風景園林中植物景觀規劃設計的程序及方法探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9(16):74.
[8]王澍.風景園林中植物景觀規劃設計的路徑分析[J].中國標準化,2019(10):107~108.
收稿日期:2019-12-28
作者簡介:賴鋆英(1984-),女,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