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指出了中國古典園林代表了我國深厚的傳統文化藝術底蘊及傳統的審美情趣,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并非屬于單一性的元素堆砌,而是基于深入解讀傳統丈化,進而把現代元素也實施了合理的融入,把當前人們的審美需求作為核心去創設出極具傳統韻味的園林景觀。基于此,以武夷綠洲居住區景觀設計為例,探討了把中國古典園林的部分經典造景手法運用到現代居住區的景觀設計中,運用形式多種多樣,實現了古典園林經典的造景手法和現代美學的完美融合,以期為今后居住區的景觀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古典園林;造景手法;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20)03-0011-04
1 引言
中國古典園林不但擁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并且有著燦爛的藝術成就,特別是在風格塑造方面獨樹一幟,成為了人類文化寶庫中的重要構成部分。中國古典園林憑借其獨特的造園方式以及深厚的內涵,所形成的相應理論、實踐體系以及藝術風格亦是獨特的,和西方有著較大的差異,能夠對園林設計的理念、想象力以及創造力給予充分反映。
時至今日,現代園林景觀造景手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在新中式景觀造景中,采用傳統的造景手法時,往往結合符合現代人們審美的元素,包括具有中國傳統韻味的色彩、圖案符號、植物空間營造等,進而打造出現代景觀境域。作為城市園林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居住區的園林設計給予更多的探討和改善,就可以在增強居民身心健康、提高居民生活環境等多個方面起到很大的輔助效果,進而讓居住區的環境設計水平成為有效反映城市現代化發展狀況的重要標志。所以,新中式景觀造景設計手法在居住區園林設計中非常受歡迎,同時也面臨著居民要求多樣性的挑戰。
2 相關理論概述
2.1 中國古典園林的定義及特點
2.1.1 中國古典園林的定義
古典園林指的是在某些地方應用工程技術以及藝術手法,進而對地形實施改造(如假山、疊石等),種植各類型的植物,建造相應的建筑,以及設置園林道路等,最終創建出具有美感的自然環境。
2.1.2 中國古典園林的特點
中國古典園林有4大特點:本與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與自然美的融揉;詩畫的情趣;意境的涵蘊。
2.2 古典園林造景藝術表現要素
2.2.1 人工要素
(1)建筑物。此類建筑不僅僅需要符合可居、可行、可觀以及可游的要求,還應當和山水、植物有效配合,具有點景以及隔景等功能,進而讓園林實現移步換景的效果。
(2)構筑物。在中國的古典園林中,比較多見的構筑物包括亭、廊、樓、閣等,并且多是遵循著不規則方式去設置,能夠帶給人們自由之感,達到曲折遷回以及參差錯落的效果。在合理應用了這種自由、開放構筑方式之后,就能夠讓園林有著更多的變化,能夠讓山石、植物、水體等自然之美和人工之美更好的融合。
(3)小品設施。通常包括了花架、小徑以及石頭桌椅等多種,而此類小品就能夠讓園林的可識別性進一步增強,對于景觀形象的提升有著較強輔助性。如果是一些匠心獨具的小品設置,就能夠變成園林環境中的標識,以及變成視覺方面的焦點。
(4)園路。在中國的古典園林設計中,通常是借助于道路以及游廊去構建起一定的交通。正所謂的“小徑曲折,婉轉悠長”,才能夠讓園林的整體環境變得更為曲折,并且是曲徑通幽。在應用了“路必曲、橋必折”的設計理念之后,去進一步營造出各種各樣的環境趣味以及不一樣的體驗。此外,經設計出更為合理和有序的園林道路,才能夠對各種空間序列實施更好的布置。
2.2.2 自然要素
(1)花木。古典園林實施植物造景時,充分體現出了古代的哲學思想、生活習慣以及詩畫山水等諸多的影響因素。首先是對植物類型的選擇,就比較關注花木自身品格的有效適應;其次是在種植方式上,對于花木的韻味、香氣以及顏色等多個方面實施考慮和調配;最后就是在意境方面是更為注重靈透及內秀。
(2)理水。在園林中的水景觀就可以被稱之為園林的靈魂,屬于一種流動的生命力,是其他固態景觀難以創造出的特殊景觀,也因此有著自身的獨特魅力。如果一個園林的設計缺乏了流水之景,就會喪失其靈氣。通常情況下,就能夠把園林景觀中的水劃分成靜態水、動態水兩大類。
(3)置石。在中國的古典園林設計過程中,山水園林之感是必須要予以突出的,進而獲得更多的趣味和奧妙。如雕塑、石林等均能夠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和更為奇妙的感覺。因此,掇山置石就成為了古典造景藝術中非常重要的構成部分。
2.3 古典園林造景手法
在我國的古典園林造景中,就有著比較多的造景方式,如框景、漏景、障景、借景、添景、主景以及配景等等,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往往通過觀賞點和景物的關系,應用上述多種方式去對人們的視線實施阻隔或者是引導,進而表現出自然之美,能夠實現漸人佳境、移步異景的效果。這些造景手法在現代居住區設計中有著極高的參考價值。
2.4 現代人居環境的特征
2.4.1 多元與整體化
在居住區環境設計中,其多元化的特征主要是來自于景觀環境能夠和居住區環境內所蘊含的文化歷史、地區風情以及人文特征等各類元素相結合。而一個具有多元化的城市居住區環境,就能夠讓城市形態變得愈加的豐富。在此類設計中,一定要對整體環境的創設予以有效把握,對于各類構成要素應給予合理的調配及整合,讓環境的整體效果得以不斷增強。
2.4.2 人文與藝術化
在人文特征方面,主要是讓居住區環境和居住群體的文化層次以及地區文化特點等相關方面相適應,同時對于居民的精神、物質等需求予以有效滿足,最終變成擁有著豐富人性情趣和文化氛圍的怡居環境。此外,在對居住區環境實施設計時,其中的全部內容均應當將“觀賞功能”和“使用功能”當做核心去開展。
如果對居住區空間實施進一步劃分的話,就能夠分成無形和有形兩大類空間。前者所擁有的藝術性能夠讓人們感覺到自然、舒適以及協調等,進而讓精神需求得以滿足;后者就包括了材質及色彩等多種內容,多是對環境內的對立和統一、節奏和韻律等實施進一步的反映。其中,色彩就成為了景觀表達定位的第一大元素,在新中式的景觀設計中就可以選用“國色”為主調,如在武夷綠洲項目中就選用了中國紅、琉璃黃以及國槐綠等多種顏色,并且也加入了原木色以及黑色等,最終構成了尊貴、喜慶、寧靜以及內斂的新中式景觀空間。
2.4.3 科技化
不論在何種工程設計中均有著其自身的技術性特征,需在合理的應用相關工藝、材料和技術的基礎上,才可以讓設計變成現實。現如今的居住區環境設計就有著諸多的高科技技術給予支持,比如說網絡信息科技的使用,以及各種新材料的成功研制等等,均可以讓居住區環境設計在內容方面得以持續性更新和充實。
3 武夷綠洲居住區景觀設計分析
武夷綠洲項目位于詔安縣江濱新區華濱路南側,中山北路東側,總用地面積66372.9m2,景觀用地面積46626.05m2,項目總布局中包含8棟高層住宅、商業多層、別墅等,基地距離漳詔高速收費站約5.5km,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周邊景觀資源豐富,東面有梅峰公園、濱江公園,生活及市政配套成熟、地理位置極佳。武夷綠洲項目整個地塊建筑宅園合一,文化延續注重閩南建筑文化的演繹和運用以現代工藝營造出及文化性、尊貴感于一體的建筑感受。武夷綠洲項目的新中式景觀設計就對于我國的古典園林造景方式進行了參照,也就會應用到框景、障景、對景、借景以及添景等多種經典造景方式,然后把現代景觀中的材料以及顏色等多種元素予以融入,最終布設出了豐富且多變的景觀效果。
新中式景觀設計并非屬于單一性的元素堆砌,其先是針對傳統文化給予了深入的認識,然后把現代和傳統兩大類元素給予額有效的融合,不僅包含著諸多的傳統韻味,并且也讓現代人的多種審美需求得以實現;其不僅對傳統文化有著合理的提取和保留,并且又對現代景觀特征予以突出,讓我國傳統景觀風格中所存在的過于沉穩而略顯活力不足的情況被有效改善。
下文詳細描述一下中國古典園林造景手法在武夷綠洲居住區景觀設計中的運用,即新中式居住區景觀造景手法。
3.1 框景手法在新中式景觀中的運用
在實施園林構景設計時,框景就屬于一種常用的方式,主要是借助于門框、窗框、山洞等方式去選擇性的對空間美景實施攝取,繼而產生就像將美景嵌人鏡框內的景觀效果。在我國的古典園林建筑中,就采用了門、窗以及喬木樹枝抱合等方式去構成一定的景框,能夠將其他位置的山水美景及人文景觀等予以包含,也可以說是我國古典園林建筑中極具代表性的一種造園方式。
在新中式景觀的創設過程中,就對玉脂白色調有著較多的應用,并且多是用于景墻飾面以及雕塑等方面,能夠形成一種純潔的和吉祥的景觀體驗(圖1)。
3.2 障景手法在新中式景觀中的運用
在合理使用障景方式之后,所能達到的效果就是產生移步換景的層次性布局,讓人無法一眼就能夠看到所有的景觀。障景有山石障、樹叢或樹林障等形式。在下面的圖2中展示的景墻,就是起到了障景效果,其中還采用了琉璃黃色調的材料,能夠讓其顯得更為高大和有檔次。
收稿日期:2019-03-10
作者簡介:吳藝思(1979-)男,工程師,主要從事園林景觀設計工作。
3.3 抑景手法在新中式景觀中的運用
抑景是園林景觀設計常用的構景手段之一,俗稱“先藏后漏”,“欲揚先抑”,多可用山石、樹叢或建筑小品等要素構成,抑制視線,引導空間轉變方向的屏障景物。在抑景設計中,能夠實現先抑后揚的效果.進而促使主景在感染力方面得以增強,并且能夠對部分不太美觀的物體或者地方進行遮掩,在選景和純化景色中是必不可少的。選用長城灰的材質,形成寧靜、典雅的環境(圖3)。
3.4 對景手法在新中式景觀中的運用
當游走于園林景觀內的時候,登上某座亭臺或樓閣,就能夠對其他的橋、山或者是樹木進行觀賞,而身處堂、橋、廊位置的時候,就能夠對于亭臺以及樓閣進行觀賞,此類能夠進行相互觀賞的景觀點就是采用了對景設計方式(圖4)。
3.5 漏景手法在新中式景觀中的運用
在前文中就框景方式進行了介紹,而基于框景又進一步發展出來的一種方式就是漏景。在框景中通常表現出全部的且直觀的景色,但是在漏景中就屬于若隱若現的情況,擁有著含蓄且雅致之感。在對景觀建筑進行設計的時候,如果需要把室內的空間和外界景觀實施有機的結合,就能夠借助于結構墻體去實現虛實穿插改變的效果,進而創設出擁有著流動之感的獨特空間(圖5)。
3.6 夾景手法在新中式景觀中的運用
對于夾景方式來講.就屬于擁有著控制性的一種構景手段,其不僅可以對一些特別的情趣或者是感受力予以表現,讓端景地位得以有效凸顯,而且還可以對觀者的視線給予組織、引導和進一步的匯聚,讓景觀空間獲得一定方向上的延展,最終對最優的端景給予展示。如圖6所展示的就是夾景常見方式,在將竹子和鋪磚兩者實施結合之后,就讓人產生清新淡雅之感,并借助于竹子夾合出一定的空間,能夠匯集視線而投放到端部景觀之上,也就形成了簡約、明朗的景觀氛圍。
4 結語
隨著大家對于自己居住的環境有著更高的要求,眾多房地產開發者已經開始對住區的整體環境以及人文精神等方面給予關注。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不斷發展,對我國居住區環境建設也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新中式景觀設計是中國未來居住區的一個趨勢,同時能夠符合現代的審美需求,屬于古典和現代兩種形式的有機結合。它不是簡單地復古和照搬,而是巧妙融入了傳統性的符號,并把它們實施抽象、簡化等處理后予以表現出來,能夠充分的反映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在應用方式上是多樣化的。在針對居住區環境建設問題探討時,就將我國的古典園林造景藝術當做重要的切人點,對新中式景觀設計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和總結,希望能夠提供相應的參考。
參考文獻:
[1]郭菁菁.中國古典園林植物造景手法在居住區環境的應用[D].青島:青島理工大學,2014.
[2]楊培茜.中國古典園林造景藝術在現代住區環境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保定:河北農業大學,2015.
[3]王玲玲.中國古典園林元素在小區景觀環境中的創作方法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大學,2010.
[4]游曉琴.中國古典園林造園藝術在當代住區環境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大學,2012.
[5]于超.中式園林思想對現代住區景觀營造的啟示研究[D].長春:吉林建筑工程學院,2012.
[6]沈莉穎.城市居住區園林空間尺度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12.
[7]王翔,杜順寶,成玉寧.江蘇風景園林藝術的傳承與創新[J].建筑學報,2012(1):107~111.
[8]郭明友.論“景境”——關于中國園林審美理論元概念的思考[J].文藝爭鳴,2014(9):195198.
[9]王瑤,王瓊,于建民.古典園林中的理水及對現代的啟思[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7(5):38~39.
[10]彭一剛.中國古典園林分析[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11]魏曉蘭.古典園林造景手法在現代園林中的應用[J].河北農業,2011(2):14~16.
[12]周維權.中國古典園林史(第二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