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楊
中圖分類號:D4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 1145(2020)4- 026- 02
摘 要 工會屬于黨領導下的工人階級組織,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一帶一路”戰略的影響下,我國很多企業逐漸開始跨國發展,推動了我國經濟的不斷提升,同時也使全球經濟與我國經濟的融合逐漸深入。在這樣的環境下,工會組織的工作如果按照傳統的方式已經不適應跨國企業的發展,因此,為了能夠使企業“走出去”戰略中工會工作有效的發揮作用,需要結合跨國企業中外兩方職工的實際情況,對工會工作進行創新。
關鍵詞 走出去戰略 工會工作 企業管理
“走出去”戰略在我國的不斷推進,使得我國企業朝著境外發展的數量逐漸增多,經濟全球化的程度也逐漸加深,使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時也對跨國企業所在國的經濟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不過由于中外法律環境的不同,跨國企業的工會工作按照我國的模式不適應境外企業職工的發展,工會工作的有效推進受到一定的阻礙。因此,需要創新工會工作的方式,使其在“走出去”戰略的實施中更加有效的發揮作用[1]。
一、企業在實施“走出去”戰略中工會工作存在的問題(一)境外企業的中方職工在加入工會組織中存在困難
按照中國有關工會的法律規章制度規定,境外企業工會的建立并不能夠依照中國相關的法律以及模式,而且從境外企業所在國的法律角度來講,在中資企業中建立的工會組織,人員構成只能是當地職工,中方職工不能加入到當地的工會組織中,同時由于被看做是企業的資方,也不能單獨建立工會組織,在這樣的情況下,境外企業開展工會工作就受到一定的阻礙。
(二)中方工會組織人員缺乏
在實施“走出去”戰略中,由于是中國的企業向境外發展,因此,境外企業的經營管理中,通常核心管理人員以及專業技術人員都是中方員工,能力非常強,但是由于工會組織建立存在的困難,在企業中不論是人員還是專門設置崗位來開展工會相關的工作,都具有較大的難度,針對境外企業的中方員工開展工會工作不能有效的進行。
(三)針對中方職工開展工會工作的意識存在不足
一般來講,境外企業中的中方管理者會針對所在國當地的職工工資等問題和當地的工會組織進行談判,主要是對企業運行過程中的成本進行有效的控制,以保持境外企業的穩定長久發展。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中方的管理人員對中方職工開展相關的工會工作,就難以全面顧及到。而且由于在組建工會以及安排專門人員開展有關工會工作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困難,因此,在工會組織有效發揮作用方面的意識也存在不足,使得工會工作難以對中方職工產生效用[2]。
二、實施“走出去”戰略中工會工作有效發揮作用的實踐
在對外開放政策不斷推進的過程中,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在逐步深化實施,為了更好的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使工會工作在境外企業運行中也能夠有效發揮作用,就需要對中方職工的權益進行良好的維護,使境外企業中外兩方職工的工作積極性都得到較好的提升,進而使境外企業能夠得到穩定的發展。具體的實踐措施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在民主管理方面的實踐
在有關境外企業參與到國內母公司的民主管理工作中,我國工會相關的法律以及規章并沒有清晰的規定,但是為了能夠使企業的經營管理實現全球化發展,境外企業也需要通過一定的方式參與到國內母公司的經營管理中。針對這一情況,就需要對具體的方式進行不斷的拓寬。首先是參與職工代表大會的方式,境外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并不能夠建立工會組織,因此,對于職工代表大會的參與,可以推選相應的代表參與到母公司的經營管理中。關于企業制定職代會的實施準則時,可以規定,境外企業通過安排代表出席母公司的民主管理,代表人員沒有投票的權利,但其他的建議權利以及審議權利等都與其他代表一樣,通過這種方式使境外企業能夠參與到母公司的職代會中。再者是通過巡視檢查的方式,堅持職工代表巡視制度,發揮職工代表的作用。扎實開展工會干部走基層活動,及時了解職工的思想動態及訴求,幫助解決職工群眾存在的實際問題。可以安排國內企業的職工代表去巡視檢查境外企業,也可以派境外企業的代表去國內企業進行巡視,這樣國內的企業與境外企業之間能夠有效的互動,發展模式呈現聯動式。利用這種方式,國內企業與境外企業之間能夠產生更多的合作,有助于母公司對兩個市場以及資源進行統籌規劃[3]。
(二)國內母公司工會活動開展的進一步延展
境外企業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就需要將職工的工作潛能充分的挖掘出來,提高職工工作的積極性,最大化的優化配置資源。因此,國內母公司需要在開展工會活動時將境外企業歸入其中,進一步延展工會活動,極大的提高境外企業職工工作的活力。首先,勞動競賽的開展需要進一步延伸,競賽活動的范圍擴展到境外企業中,2019年公司工會按照集團工會關于開展“建功十三五、工會在行動”的部署要求,重點在最安全生態、最低能耗和最高工效等方面,動員和組織廣大員工積極開展“建功行動”主題勞動競賽。在勞動競賽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母公司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活動開展的影響力,在境外企業所在國聯合其他同行業企業,與多個境外出資企業開展區域勞動競賽,使中外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最大化的被激發,從而推動境外企業穩定長久的發展。另外是合理建議征集活動的開展,工會組織會根據專題的不同設置向職工征集合理建議,在這個活動開展時也積極鼓勵境外企業的中方職工參與,針對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部分問題開展合理建議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境外企業中的中方職工通過積極參與,將境外企業經營管理中遇到的問題提出有效的建議,為企業發展進步作出了較大的貢獻,同時國內母公司工會工作的實效性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時,在國內企業工會組織的引領下,在境外企業中,也可以鼓勵當地員工為相關發展問題提出合理建議,使我國的工會工作思想模式能夠有效的滲入到當地工會組織中。再者,可以開展環保以及安全知識競賽,通常境外企業在環保以及安全方面的要求會更加嚴格,因此,針對這一情況,國內母公司的工會組織可以聯合安全監管部門,在境外企業中開展環保以及安全知識競賽,使境外企業整體的安全以及環保問題得到改善,推動其穩定長久的發展。在開展這一活動時,境外企業中的很多當地職工參與其中,為企業的安全以及環保生產打好扎實的基礎。最后是關于企業文化的建設,國內企業的工會組織可以建立溝通渠道,與境外企業一起進行企業文化的相關研究,對文化建設進一步完善。創新開展職工文化體育活動。結合安全生產實際,創新活動形式,制定出全年文化活動計劃,重點安排好元旦、春節、五一、國慶等重大節日的活動方案。2019年公司將適時舉辦職工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比賽,以靈活多樣、內容豐富、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為載體,凝聚職工的向心力,陶冶職工的精神情操,營造團結和諧幸福的生活環境。
(三)境外企業中方職工權益的有效維護
通常在境外企業服務的中方職工,工作的時間都比較長,沒有多少回國探親的機會,工作時間較短的也要在3年左右,時間更長的可能達到10年,這些中方職工在境外工作的環境條件受到一定的約束,溝通不暢、生活枯燥,與親人相處的時間非常有限,這些都是國內企業工會組織需要認識到的問題,因此,國內母公司的工會組織就需要在其中良好的發揮作用,對中方職工的需求進行深入的了解,盡可能的解決境外企業中中方職工遇到的困難。首先可以規定中方職工定期回國探親,國內母公司工會組織在積極努力下,為境外企業制定回國探親規定,對具體回國探親的相關內容進行明確,如果探親存在困難的,可以根據職工家庭的實際情況為其工作進行適當的調動,使職工后方能夠得到穩定。另外,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盡可能的改善中方員工的生活條件,比如在網絡通訊方面以及業余休閑活動場所方面盡可能的滿足中方職工的需求,為職工解決網絡通訊問題,可以遠程與親屬進行視頻通話,為職工建立休閑活動場所,能夠豐富中方職工的業余生活。在休閑場所中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讓職工能夠在工作后有放松的空間。再者,公司開展扶貧幫困送溫暖活動。深化和做實“雙節”送溫暖、金秋助學、扶貧幫困等富有工會特色的傳統幫扶品牌工程。同時結合實際,擴大服務范圍和增加服務項目,積極開展“夏送清涼、冬送溫暖”主題活動,使工會服務更貼近安全生產和職工健康實際。
(四)與境外企業當地工會組織建立良好的溝通
境外企業中當地工會組織與國內母公司工會組織之間要建立良好的溝通,這樣能夠妥善的處理當地工會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從而使境外企業獲得更穩定的發展。與當地工會組織建立良好的關系,首先可以邀請當地工會組織的領導者到國內參觀,了解我國的改革發展,并介紹國內企業經營的理念。境外企業也要與當地的工會組織進行定期交流溝通,對于當地職工的管理問題可以積極采納工會的建議,有關于當地職工的勞資問題,境外企業需要與當地工會的領導共同商討。另外,針對中方職工與當地職工,需要不斷的加強兩方之間的溝通,國內企業的工會可以在每年邀請境外企業當地優秀員工到母公司來交流學習,與國內的中方員工交流,這樣能為境外企業中外兩方員工的良好溝通打下基礎。
三、結語
總而言之,企業在“走出去”戰略實施的過程中,工會組織的工作需要進一步改善,找到符合境外企業發展的模式,以更好的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
參考文獻:
[1]閔研會課題組,夏惠忠.“走出去”戰略下的文化協同——上海電氣旗下企業發揮企業文化輻射效應的探索與實踐[J].企業與文化,2015(01):37-39.
[2]于朝暉,李清歡.工會在企業海外經營戰略溝通中的職能和作用探析[J].公關世界,2017(05):11-12.
[3]溫娜,袁鵬.石油企業新形勢下創新“走基層訪萬家”形式的實踐探索[J].中國石油石化,2016(24):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