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泳伽
中圖分類號:D4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 1145(2020)4- 033- 01
摘 要 新時代背景推動著電力企業順應當下潮流向前發展,同時,其工會組織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這便在工會建設上對企業和員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我國電力企業的工會建設尚存在較大問題,本文便從這些現存問題著手,探索可進一步發揮工會積極作用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 電力企業 工會建設 凝聚力
電力企業是我國電力能源運輸的重要部門,其工會組織的成立與建設不僅可以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保障內部職工人員的合法權益,也對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基于此,企業和員工還需加強對工會建設的重視,融入創新意識和理念,力爭發揮出工會組織的最大效用。
一、企業工會建設落實程度不高
工會是連接企業與職員關系的重要橋梁,可保障職工權益,并促進企業發展。在新時代新形勢的推動下,電力企業也在加大改革力度,對內部的產業、組織等結構進行了相應的調整,關注經濟效益的增長的同時,也愈加重視企業工會建設,并給予了一定資金等方面的支持。但卻存在工會自身不重視的情況,導致企業給予的幫助不能及時落實,難以有效反饋和解決職工訴求。因此,為推動電力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工會應正確認識自身存在的意義,在企業的支持下切實落實建設工作。
堅持人本理念,做好管理工作。人本思想是我國一直宣揚的適用于各種企事業單位組織的先進管理理念,電力企業的工會組織也毫不例外,要堅持工會的存在始終為職工服務、人為主體的原則,規劃和管理好工會的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密切關注職工工作和生活,完善溝通和管理機制,合理行使工會的參與權,將職工的利益訴求在正規時間內上傳下達,使其切實感受到企業的人文關懷,以此促使員工自身發展和企業發展的關系逐漸達到一種相對平衡、相互促進的狀態,增強員工的滿足感和穩定性[1]。同時,工會要切實落實企業幫助,合理利用資金來完善互聯網建設,以此加速信息的獲取和處理速度,全面提高各方工作和溝通的效率,也為管理工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二、工會運作模式缺乏創新意識和理念
在我國經濟體制的推動下,電力企業發展尤為迅速。但由于多數企業工會在管理和運作模式方面較為傳統,缺乏創新意識和理念,在實踐上又未全完落實政策要求,常無法滿足職工和企業快速發展的需要。長此以往,工會的多方職能作用無法展現,雖有《工會法》等法律條文作保障,但終究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對此,電力企業在開展工會建設工作時,還應融入創新意識和理念,確保落實到位。
首先,明確工會工作方向。工會在開展各項工作前,應切實從職工需求出發,結合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有針對性地處理工作,避免墨守成規,以提高工會工作實效性。其次,提高工會活動新鮮感,擴大活動形式。除常有的球賽、書畫等娛樂外,要創新活動形式和內容,如適當增添當下流行的網絡語言、表情包等,可開展一些如興趣小組表演或演講、不同主題的知識競賽或小品、相聲等特色工會活動,既完成了黨群教育工作,又調動了員工的參與積極性。而后,創新員工訴求渠道。工會是為員工服務的,因此,除常規的訴求渠道,工會還可組成不同的接訪組,不定期采訪調查員工訴求;或高效利用互聯網資源,加強線上線下的互動。全面實施工會聯動、職工需求帶動、“互聯網+工會”的工會運作模式,做好公眾號的運營,逐漸擴大工會“朋友圈”,全面收集員工的需求乃至社會人士的建議,是以向員工提供更好的服務。最后,高效運用工會資源。在黨的方針政策指引和企業的支持下,工會應善于運用各項法律法規等資源來保障職工權益,提高工會運作效率。
三、工會職員團隊凝聚力不高
工會職員團隊凝聚力不高是我國電力企業工會建設過程中較為明顯的一個問題,職員的發展需求脫離于企業戰略發展目標和方向,使得無法有效發揮出工會的參與、宣傳、思想政治教育職能作用。同時,工會職員的歸屬感逐漸弱化,嚴重不利于企業的發展。
首先,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十八大后,文化自覺、文化自信便根植于人們心中,因此,要提高工會職員的凝聚力,將其視為文化建設重中之重。工會應具備符合企業發展特色的文化產品和精神風貌,如打造職工書屋等[2]。并加強人文福利關懷,除生日、節假日的福利關懷外,還要實施身體健康、家庭慰問等關懷,對困難家庭及時給予一定的經濟救助。其次,完善公平公開機制。強化上下級、同級及群眾的內外部監督,避免出現如“裙帶關系”等現象影響職員訴求。最后,加強工會隊伍建設,做好培訓工作。利用多元化培訓方式,如微課堂、工會項目實踐等,培訓內容除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外,還要適當融入一些網絡文化等,提高培訓的新鮮感和職員的參與興趣,同時輔以獎勵性、針對性培訓,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促進企業人才梯隊建設。此外,工會干部更應發揮帶頭引導作用,在工會建設工作上主動投入時間和精力,在明確職責的基礎上,避免出現“專職少、兼職多”的狀況,以此來激發和調動其他基層職員的積極性。
四、結語
在經濟新常態形勢下,電力企業不能只追求經濟效益的增長,更應滿足自身可持續發展的長遠需要,因此,還需加強對工會建設的重視,從人本出發,融入創新意識與理念,完善互聯網建設與企業文化建設,全面發揮工會組織的參與、宣傳、維護、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職能職責。
參考文獻:
[1]張飛云.對電力企業工會建設問題的思考[J].魅力中國,2018(36):13.
[2]崔利軍.對電力企業工會建設問題的思考[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1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