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指出了森林資源能夠有效推動經濟發展,維護社會德定,倘若保護不力,森林資源總量就會不斷減少,導致動植物失去生存的棲息地,生物多樣性也會因此降低,同時引發諸多生態環境問題。為了加強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管理,結合林業資源現狀,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管理措施。
關鍵詞:廬水市;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技術;措施
中圖分類號:S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20)03-0151-02
1 瀘水市林業資源現狀分析
瀘水市處在滇西北,林業資源豐富,全市林業用地總面積高達265788.3hm2,占全市國土總面積的86%,非林業用地面積為43370.7hm2,占全市國土總面積的14%,森林覆蓋率為71.3%,林木綠化率為82.5%,生態公益林與商品林面積分別為141670.8hm2與124112.6hm2,分別占比53.3%與46.7%。瀘水市比較注重公益林建設,活立木蓄積量為25672530m3,其中,喬木林、疏林、散生林以及四旁樹蓄積量分別為35622710m3、6680m3、12370m3,30770m3;人工林和天然林總面積達到254978.2hm2,蓄積量也達到35672530m3,人工林面積11259hm2,蓄積量為195280m3,在人工林與天然林總面積中占比4.4%,在蓄積量中占比5.8%,天然林面積達到243719.2hm2,蓄積量達到35477250m3,占人工林、天然林總面積的95.6%,蓄積量的94.2%。瀘水市林業凈增長量為902250m3,消耗量達到293600m3,略低于生長量,此外,宜林地面積也達到了5113.5hm2。
2 新形勢下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林產品深加工能力不足
從2001年起,瀘水市就注重經濟林果建設,特別是2006年開始,該市實施百萬畝林果基地建設,大力發展核桃、油桐、漆樹等樹種。截至2019年,全市共種植核桃68.3萬畝,油桐5萬畝,漆樹2萬畝,目前已有30萬畝核桃進入盛果期,核桃總產量達到7500t。但長期由于地方環境及招商引資因素的限制作用,本市境內并無林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市場抗風險能力的低下,泡核桃鮮果價格僅在4元/kg左右,鐵核桃無人問津,造成多數核桃無人采收。
2.2 林業科技研發推廣難度過大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而對于林業科技推廣工作而言,系統性較強、推廣周期很長,見效速度慢,也無法得到群眾響應。與此同時,關于林業科技推廣,上級未能及時推出相應的管理制度與政策,影響了林業科技推廣體系的構建,導致新時期林業建設需求得不到有效滿足。
2.3 技術力量不集中,人員配備不足
專業技術隊伍是推動林業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滬水市基層林業站歷經多次直管與下劃調整,造成專業技術人員的嚴重流失,同時,鄉鎮人員編制短缺,技術隊伍建設水平低,人員與力量都過于分散,林業工作技術服務保障能力不足,洛本卓鄉、古登鄉、稱桿鄉、大興地鎮等鄉鎮均存在類似問題,配備的技術人員數量不過2 -3人,且片馬鎮無技術人員。同時,脫貧攻堅任務較重,還要負責與林業生產無關的政府工作,不利于快速推進全市林草建設進程。
2.4 項目建設數量多,保護與建設存在突出矛盾
瀘水市隸屬“三區三州”重點地區范圍,國家不斷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注重民生工作建設,落地于該市的重大項目數量眾多。相應地,建設需要征占用的林地面積也持續增大,加劇了工程建設與征占用林地矛盾。
2.5 資金得不到有效保障
瀘水市屬于國家級貧困縣市,經濟欠發達,財政收人水平低,導致人不敷出,對于林業項目建設而言,地方配套投入不能持續供應,僅靠中央與省級財政預算的資金投入額度根本不足,正因為如此,使得林業項目規劃與實施存在各種問題。
3 加強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加強宣傳,開創林業發展新局面
以各類新聞媒體為載體,加強宣傳與動員工作,確保社會各界能夠對林業生態系統認識更加充分,科學樹立資源與希望再山,致富靠林的觀念,不斷提升林業緊迫感與責任感,深入貫徹各級林業工作會議精神,積極動員群眾參與到林業建設過程中。加強林業科技宣傳,提升林業科技成果意識,確保林業科技成果順利轉化。建立健全林業法制體系,強化輿論監督,對于各類有損于森林資源的不法行為,必須嚴厲給予懲處。不斷加大對艱苦創業精神的弘揚力度,加強先進典型培養,發揮其示范帶頭作用,并做好先進經驗的推廣工作。最后,注重林業行業宣傳工作開展,使林業職工精神得以振奮,把握機遇,增強他們繼續投身林業事業建設的信心。
3.2 嚴格落實領導責任制
“十三五”以來,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基礎推動全市林業發展,科學實施林業發展戰略,以建設“森林瀘水”為根本目標,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加快推動體制與機制改革創新,使社會群體的積極性得以提高,進而建成完善的森林生態體系、林業產業體系以及科技推廣體系。加強行政領導與技術指導,建立完善的目標管理責任制,在各鄉鎮目標考核責任狀中列入森林覆蓋率凈增長量,加強年終考核評比。第一,堅持各級政府領導,科學建立林業發展任期目標責任制,保證科學發展觀的有效落實,加強林業發展業績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的結合,構建干部離任核查機制,盡可能地避免短期行為。第二,維持林業機構穩定,強化林業部門職能,使林業基層站所的作用得以有效發揮,確保林業工作更加連續。第三,嚴格落實中央與省林業工作會議精神,科學制定政策措施,充分調動群眾發展林業的積極性,推動全縣林業快速發展。
3.3 加快實施科技興林戰略
不斷提升科技含量,做好科技推廣工作,增強林業科技推廣意識,加強對各類林業技術的推廣,比如說封山育林技術、抗早保苗配套技術、育苗造林技術、林木害蟲防治技術等,保證林業科技推廣工作落到實處,著力發揮林業科技推廣技術在推動林業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增強林業科技含量,促進造林綠化成效提升。
抓住機制創新的契機,不斷推動技術創新,促進林業新科技發展,使林業科技理論與技術水平,為推動林業生態與產業建設提供技術支撐。在基礎研究與高新技術研究方面下功夫,不斷提高林業科技基礎理論水平,推動創新,不斷加強科技攻關,突破林業重點工程建設技術瓶頸,加強科技成果與實用技術推廣,促進林業科技產業發展。努力做好標準、質量與專利工作,促進林業建設效益提升。重視科技能力建設,使林業科技創新能力得以增強。
3.4 堅持依法治林
做好林業發展教育工作,注重生態道德教育的開展,營造良好的執法環境,確保執法人員能夠依法辦事。強化林業執法,嚴格森林與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管理,對于破壞森林與野生動物資源的違法行為,平時加強預防,發生時予以嚴厲打擊。建立健全林業執法監管體系,組建內部執法監督機構,不斷完善執法監督條件,促進執法監督隊伍素質的提升。
3.5 不斷拓寬林業建設資金投入渠道
第一,實施分類經營,按照事權劃分的原則,將林業生態建設納入各級政府財政預算,建立政府投入為主導的資金投入渠道。第二,多渠道增加林業投入,爭取林業輕稅賦,實行長期信貸優惠政策,確保林業貼息政策落實,以達到吸引社會資金的目的。加快構建林業經濟政策體系,使投資主體、投資渠道與方式更加多元,從而吸引各種投資主體加強林業建設。林業建設不能僅靠政府財政撥款,還要在投融資、土地使用以及稅收等領域采取有效措施,強化政策引導,實現競爭的平等化,使林業建設投資主體更加多元化。
3.6 加強機制創新,加快社會造林進程
第一,堅持放活經營權、保障收益權以及落實處置權原則,不斷加強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可以采取拍賣、租賃以及承包方式,使林地使用權流轉速度加快,使社會造林工作得以穩步推進。第二,抓住項目競爭招標制,并以此為基礎構建重點林業管理機制,加強社會造林政策措施發展,提高工程管理的規范性,促進社會造林發展。第三,注重對社會資金的吸納,以增加林業建設投資,對于經營規模大、具有較強帶動能力的民營造林大戶與企業造林,提供政策與技術方面的扶持,重視典型培育,以起到示范推動作用。
4 結語
加強森林資源保護,不僅能夠提升森林資源管理水平,而且還能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促進生態可持續發展。當前,瀘水市森林資源主要面臨的問題有:林產品加工能力不足、林業科技研發推廣難度過大、技術力量不集中,人員配備不足、項目建設數量多,保護與建設存在突出矛盾、資金得不到有效保障等,為了進一步加強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加強宣傳,開創林業發展新局面,嚴格落實領導責任制;加快實施科技興林戰略;堅持依法治林;不斷拓寬林業建設資金投入渠道;加強機制創新,加快社會造林進程等,從而提高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邱亦飛.探討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J].農家參謀,2019(7).
[2]高玉寶.森林資源保護和森林防火管理的思考[J].現代農業研究,2019(6).
[3]羅宗寬.試論基層林場森林資源管理保護工作策略[J].花卉,2019(14).
[4]張光明.林業資源保護和森林防火的管理措施初探[J].花卉,2018(20).
[5]王鑫.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J].吉林農業月刊,2017(16):86.
收稿日期:2019-12-24
作者簡介:汪嗣蓬(1978-),男,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森林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