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萊
中圖分類號:C93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 1145(2020)4- 101- 02
摘 要 在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國有企業領導人員要做到“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這是國企黨員領導干部的標準,也是肩負起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履職盡責、擔當有為的總要求。本文就新時代,如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做好國有企業黨員干部管理工作進行思考。
關鍵詞 新時代 國有企業 干部管理
國有企業領導人員是黨在經濟領域的執政骨干,肩負著經營管理國有資產、實現保值增值的重要責任。因此,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的具體要求,大力培養既大膽講政治,又善于講政治;既敢于面對矛盾和問題,又善于化解矛盾和問題;既有想干事、真干事的自覺,又有會干事、能干成事本領的領導干部,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
一、新時代國有企業黨員領導干部的基本素質
(一)要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立身”
人生如屋,信念如柱。要堅定不移將理想信念作為黨員干部的“立身”標準,持續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在企業的大學校大舞臺上積極奉獻。要結合企業實際,深入挖掘成昆青年“忠誠擔當”的精神內涵,將精神動力有效轉化為愛崗敬業的實際行動。要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學悟思踐,讓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立足崗位、推動工作。
(二)要以務實的人格力量“正身”
黨員干部持續要加強黨性修養,挺直脊梁,涵養正氣,興正派之風,以務實嚴謹的態度,恪盡“干事之責”。要腳踏實地、真抓實干,敢于擔當責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決問題,將好干部培養標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斷激發工作熱情、錘煉過硬作風,做到“省吾身”、“志于道”、“精于業”。始終不渝保持共產黨人的本色,努力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企業的人”,切實提高干事創業的本領。
(三)要以過硬的工作標準“強身”
要以新時代好干部的標準作為工作“水準線”,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用鐵一般的信仰、鐵一般的紀律、鐵一般的信念、鐵一般擔當嚴格要求自己。要善于發現工作中的問題、準確分析原因、著力解決問題,以問題的有效解決推動工作任務的完成;要增強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管理本領、群眾工作本領,在職工群眾中樹立“樹正氣、帶好頭”的良好形象。
二、新時代國有企業黨員領導干部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是是學習意識不強、學用結合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學習不夠、學習不深入較為普遍,政治站位不高、自覺性不強較為突出。特別是很多上級組織已提出明確要求、作出明確部署,相關法規文件已有明確規定的,尚未學明白、未搞清楚未執行到位,在系統掌握、學用結合、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強化。二是是政治意識不強、擔當精神不足、黨性觀念不強。思想認識不高,進而對自身要求不嚴,原則性不強,工作隨意性強,得過且過,不能深刻理解規章制度的嚴肅性,隨意或者無意識的破壞。超然心理作祟,將自己凌駕于制度規定之上。三是自我要求不高、宗旨觀念淡薄、擔當精神退化。紀律意識松馳、對紀律規矩不在乎、不敬畏,明知故犯,個別人認為規章制度妨礙了自己對權力的行使,更有甚者是規章制度成為了個別人為本人或親屬、特定關系人謀利的制約,為達到個人目的,刻意破壞制度,逾越規定,超越底線、突破紅線。四是傳統觀念偏重,舊有思想習慣使然,抱殘守缺。學習不深入、領會不透徹、認識不到位、運用不充分、行動不扎實,工作認識有偏差,落實責任不上心、不用心、不重視,與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格格不入,以至于不知有相關制度規定,憑想象干工作,拍腦門下決定,只埋頭拉車不抬頭看路,不合規尚不自知,已違法尚未覺察[1]。
(二)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是干部隊伍結構性問題突出。國有企業主要是受多年來職數配備等多種因素影響,干部隊伍相對穩定,層級相對固化,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少數單位班子存在年齡偏大現象,干部隊伍年齡結構需進一步優化。同時,由于后備人才隊伍建設尤其是年輕干部隊伍建設相對滯后,崗位適配性難以滿足,干部隊伍整體也存在學歷結構、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夠合理的問題。二是在干部隊伍能力素質有待加強。干部隊伍能力素質參差不齊,有的干部實踐經驗豐富,但理論功底相對薄弱;有的干部處理復雜問題能力相對欠缺,面對突發事件指揮欠佳;有的干部對業務鉆研不夠深入,對所分管工作作為不足等情況,干部隊伍整體能力水平與形勢任務要求還有差距。三是干部能上能下渠道不夠暢通。干部“下”的方面,缺乏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的有效政策機制,特別是缺乏促進干部“庸者下、平者讓”的勇氣決心和方法途徑,干部退休幾乎成為干部能下的唯一途徑。“下”的通道不暢,也導致干部“上”的空間受限,優秀年輕干部難以用在當時、用在當下,干部隊伍年齡老化、更新換代慢,已成為制約干部成長、提升隊伍素質的瓶頸性問題[2]。四是考核監督缺乏適應性。干部考核指標體系與被考核對象的多面性、復雜性還不相適應,對干部“一把尺子量人”現象尚有存在,考核工作實績多、能力素質少,對干部“德”“執行力”等隱性指標考核難以量化,評價結果相對籠統。在對干部監督方面,對干部思想動態、工作情況及存在問題了解掌握不夠及時、不夠充分,日常監督難以落到實處。
三、新時代加強國有企業黨員領導干部管理的原則
(一)思想上要及時充“電”
把思想政治建設放在首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通過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暨專題黨課培訓,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引導廣大干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堅決維護”,強化擔當作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造就一批政治堅定、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
(二)精神上要時時補“鈣”
全面加強黨員領導干部理論學習、提高黨性修養、堅持實踐鍛煉、增強政治定力,時刻補足黨員干部精神之“鈣”,永葆黨員干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三)工作上要經常加“油”
把企業理念和實際工作有機結合,持續驅動工作效能,激發團隊合力和智慧,借用科學的培訓方式、工具,不斷提高黨員領導干部的綜合素質和領導能力,逐步解決企業管理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四、新時代加強國有企業黨員領導干部管理的實施路徑
(一)著力抓好黨員領導干部的理論學習
學則正,否則邪。學習關系政治定力和政治免疫力。落實工作,強化管理,首先要抓學習。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學習決不是可有可無的,學習不只是個人的事,而是一種政治要求、責任要求。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不管是個人還是班子,要上進,要保持清醒,要提高免疫力,就必須大興學習之風,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把加強學習的過程真正變成改造主觀世界、提高黨性修養、提升精神境界、提高政策能力的過程。加強學習改造思想,解決的是“總開關”問題。“總開關”解決不好,干工作的政策方向、思想投向、情感走向、價值取向就會發生嬗變,這樣那樣的出軌越界、違規違紀就在所難免。久而久之,就會陷入盲目工作、無序操作違規決策、違規違紀和“四風”的泥淖不能自拔,陷人腐敗的深淵難以回頭,從而在政治上質變、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
(二)著力抓好黨員領導干部的政治建設
樹牢“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旗幟鮮明講政治。黨員領導干部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自覺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將這種一致落實到具體的政治立場、思想覺悟、履職盡責、擔當作為、改革創新、清正廉潔、企業管理上,弘揚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等為主要內容的共產黨人價值觀。對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上級重要工作安排堅定堅決、不打折扣、落實落細,在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上級工作安排中勇于擔當、積極作為,杜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杜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三)著力抓好黨員領導干部的選用考核
進一步健全完善干部選拔任用機制,全面落實公開民主推薦,適度推行干部競爭上崗,嚴格執行選拔任用工作規范和責任追究機制,從制度上規范選人用人工作。改進干部考察工作,通過提前介入、延伸考察、日常考察等方式,加強綜合分析研判,提高選人用人質量。要強化領導干部考核。打破傳統吃大鍋飯的體制機制,制定更加合理、明晰、仔細、便于考核的干部考核體系,切實把領導班子的工作業績、把領導個人的工作業績同本單位本部門業績統合起來。要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重點是在著力破解選人用人、“能上能下”難題,探索構建干部遞進培養、科學選配、有效激勵、正常退出工作機制上下功夫,努力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生動局面。加強年輕干部選拔,按照“四個不唯”要求適度破格大膽使用,同時規范非領導職務的設置與管理,發揮非領導職務的激勵作用,調動各層級干部的工作積極性。
(四)著力抓好黨員領導干部的規矩意識
不知有哪些規矩,守規矩就失去了方向性。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黨章是全黨必須遵循的總章程,也是總規矩。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工作慣例也是重要的黨內規矩。這些內容既包括黨紀國法這樣的“硬約束”,也包括黨的優良傳統、工作慣例等未成文的“老理兒”。從企業講,發的文件和規章制度就是規矩。黨員干部必須認真學習黨章黨規學習國家法律及企業相關規章制度,內化于心上,規矩懂了,辦事有依據了,矛盾和問題也沒那么多了,工作落實也順暢了[3]。
總之,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要努力做強做優做大,著力打造政治強、素質好、作風正、威信高、懂經營、善管理的高素質領導干部隊伍,是實現企業高質量穩健發展的首要任務。
參考文獻:
[1]程成.新形勢下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江漢石油職工大學學報,2019(4).
[2]程富泉.高素質專業化國企干部隊伍建設的統籌之策[J].領導科學,2019(16):63-65.
[3]于洪奎.加強國有企業職工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J].信息周刊,2019(1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