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合實例,介紹了松材線蟲病的危害癥狀、形態特征以及傳播方式,并在實踐中從檢疫、媒介昆蟲的防治、抑制松材線蟲繁殖以及杭病樹種的優選等多方面出發,對松材線蟲病的綜合防治技術進行了分析,以期為防治工作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松材線蟲病;危害特征;綜合防治技術
中圖分類號:S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20)03-0170-03
1 引言
松材線蟲病是松樹的毀滅性病害。該病害的特點包含了致病力強、危害性大、防治難度大、傳播速度快,是我國的頭號檢疫性林業有害生物。為了確保松林資源的安全,必須探尋出最合理的綜合防治技術。
2 實例概述
某地總面積有22.3萬hm2,林地面積多達16.1萬hm2,屬于安徽省的主要發展山區縣,其地區經濟發展過程中,林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其海拔600m下多為農作物、馬尾松、毛竹以及杉木等,海拔600~1100m基本為黃山松、次生灌叢以及杉木等,該地區松樹林區面積占比較大。當地政府對于林業發展十分重視,并且將該地區當作省級重點林業發展地區。松材線蟲病對松樹有著極大的危害性,一旦發病,便會引發大面積松林受害。2017年黃山市黃山區出現此類疫情時,由于其與黃山風景區距離較近,一旦擴散,將嚴重破壞黃山古松。本文涉及地區距離黃山風景區僅有約30km,因此政府對于松材線蟲病的綜合防治工作十分關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財力,以期避免松林受到嚴重影響。
3 松材線蟲病的傳播、癥狀與危害
3.1 松材線蟲病的傳播方式
松材線蟲病,即松樹萎蔫病,其最主要的傳播昆蟲為松墨天牛[1]。此類病蟲害有著極強的致病力,會導致松葉逐漸轉變成紅褐色或者黃色,并減少松樹針葉蒸騰作用,最終致使整株干枯直至死亡。
松材線蟲病最常見的傳播方式如下。
(1)人為傳播。由于調運了帶病松木成品、半成品,使得病蟲害擴散。加大了病木以及制品的流通管理工作難度,這種人為傳輸導致松材線蟲病傳播速度加快,傳播范圍加大[2]。此外,部分人員為了賺取經濟利益,時常會進行偷砍、私下加工和運輸,致使松材線蟲病擴散至非病區。
(2)自然傳播。松墨天牛會攜帶松材線蟲在松樹上所產的蟲卵進行病原擴散,然而各地所采用的防治技術效果并不明顯,且成本較高[3]。
3.2 松材線蟲病危害癥狀
人們可以通過觀察松樹針葉所發生的變化,觀測到生病松樹在死亡之前的唯一外部病癥。
3.2.1 當年枯死
在通常狀況下,松樹在感病之后,一般會在當年的秋季就呈現出全株枯死的狀態。若處于高溫干早的外部環境中,松樹自病蟲侵入至最終枯死僅需時間約為3個月,而在發生癥狀后,會在30~45d時間范圍內死亡。其中的典型病癥主要包含4個時期。
(1)初期。松樹的外觀處于正常狀態,然而會逐漸減少分泌樹脂。
(2)樹脂會最終停止分泌,松樹蒸騰作用會逐漸減弱,其樹冠部分的針葉將慢慢變黃、失去光澤,在此階段往往能夠觀測到天牛等甲蟲的產卵或者侵害痕跡[4]。
(3)大部分針葉都為黃色,松樹逐漸萎靡,在此階段能夠觀察到甲蟲蛀屑。
(4)松樹樹冠針葉從之前的黃色轉變成紅褐色或者褐色,整株都會枯死,當年的松樹針葉不會落下。
3.2.2 次年枯死
倘若區域溫度較低,一旦有10%左右松樹在感病之后,并不會在當年馬上枯死,一般都會在第二年的春季或者初夏時節枯死。
3.2.3 枝條枯死
如果區域內并沒有利于發病的條件,但是植株卻感病,在隨后的1~2年,并不會出現全株枯死的狀況。通常只會有樹冠上較少枝條最終枯死;但是在時間的推移過程中,枯死的枝條會越來越多,最終全株都會枯死[5]。
3.3 松材線蟲病形態特征
3.3.1 松材線蟲
從分類層面來看,松材線蟲屬于線形動物門中的線蟲綱,其成蟲大約有1mm的長度,呈現蠕蟲狀,且雌雄同形,一般只有在高倍顯微鏡視角下方能清楚觀察到松材線蟲的形態。
3.3.2 松墨天牛
此類天牛的成蟲一般會有13~28mm的體長,顏色多為赤褐色、橙黃色。天牛觸角呈栗色,雌蟲的觸角一般是體長1.4~1.6倍;雄蟲觸角的整個1、2節以及3節基部有稀疏的灰色絨毛,角一般是體長2~2.5倍[6]。
4 松材線蟲病綜合防治技術
4.1 檢疫
出人境檢驗檢疫部門需要嚴格對出入境木材以及木材制品進行檢驗,從而避免病原跨國傳播。需要嚴格遵循森林病蟲害的相關檢疫流程,將哨卡建立于疫區邊緣的關鍵交通要道,同時嚴禁向外運輸疫區中的松材以及松材制品;對于相鄰于疫區的非疫區,應該強化邊界區域定期檢查工作[7]。檢疫松材線蟲方法通??梢员辉敿殑澐譃閮刹?。
(1)經由直接觀察,初步判斷木材的天牛為害癥狀、松脂分泌量、含水率以及藍變現象。其中,病樹通常具有較少甚至沒有松脂分泌量,同時病松材的橫截面一般會全部或者部分呈現藍色,并且具備較為明顯的病蟲為害痕跡[8]。
(2)用麻花鉆(其直徑約為3cm),取不少于5g的木屑,將木屑剪碎之后,采用淺盆法或者貝爾曼漏斗法對線蟲進行分離[9]。倘若存在幼蟲,便可以利用相應真菌加以培養,在培養成成蟲之后,加以鑒定。需要注意的是,在鑒定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擬松材線蟲和松材線蟲之間的差異性。
4.2 媒介昆蟲的全面防治
4.2.1 防治天敵
此方法一般適用在松材線蟲病的預防區域,主要是對媒介昆蟲的種群密度加以嚴格控制的輔助類防治措施。
4.2.2 藥劑防治
該方法的適用區域:松材線蟲病的預防區域以及防治區域。
藥劑防治的操作要求:管理部門應當在成片分布松林當中以飛機施藥的方式防治此類病蟲害,而在零散分布松林當中以地面施藥的方式進行防治。按照當地病蟲害的防治要求對防治地區加以確定之后,需要在此類昆蟲的羽化初期以及首次藥劑噴施有效末期,連續兩次施用低毒高效、對環境沒有不良影響的緩釋類藥劑[10]。
4.2.3 打孔注藥
此方法多適用在寺廟、公園和景區范圍以及名木古樹區域當中。
4.2.4 立式誘木防治技術
此項防治技術的適用區域:此技術多被用在媒介昆蟲一年一代區域當中,防治人員需要在除治此類病蟲害小班中心區設置誘木,并且嚴格避免將其設置在小班的邊緣松林或者無燒毀處治區域、無削片區域當中[11]。
此技術的操作要求:于當地病害昆蟲進行羽化的2個月前,選擇區域內衰弱的松樹當作誘木,隨后在誘木的胸徑部位剝出寬10cm環剝帶,深度到木質部;與此同時,在10畝單位范圍松林區域中可以設置一株誘木,對其定位、編號。在昆蟲的非羽化期,逐一砍伐誘木后,防治人員需要把所有誘木燒毀或者削片。
4.2.5 誘捕器誘殺
誘捕器的適用區域:此方法多被用在病蟲害疫情中心區、同時媒介昆蟲擁有較高密度的松林區當中。需要注意的是,應該嚴格避免將此方法使用到疫情非發生與發生區域的交界處。
誘捕器的操作要求:于當地病害昆蟲進行羽化的1~5d前對誘捕器進行科學設置,在通常情況下,可以30畝松林區域為單位來放置一套誘捕器,保持每一套誘捕器間距在150m左右,同時進行衛星定位,以便對其具體位置的示意圖加以繪制。設置誘捕器的時候,應將其設置到松林當中有較好通風、且較為開闊的區域當中;應該垂直懸掛誘捕器,確保其下端與地面相距約1.5m,需要的時候對誘芯進行及時更換,定期對昆蟲進行收集、處理,對昆蟲數量、種類進行統計。
4.3 抑制樹體內松材線蟲的繁殖
對于風景區內的名貴樹種或者觀賞樹種來說,有關人員可以借助“注射法”將相應的藥劑注入樹體。若果將5%的克線磷根適量地注入到松樹體內,應當保持200g/株的注入量,此方法能夠使防治效果高達76%。如果將15%的鐵滅克藥液適量地注入到樹干當中,僅需一次注射,便能夠保證松樹在當年不會受到松材線蟲病的威脅。
4.4 優選抗病樹種
在如今各類松材線蟲病的防治技術當中,篩選、種植抗病品種屬于比較理想的方法之一。經過多年實踐證明,在我國,火炬松以及雪松都具有較高程度的抗病性,而日本的黑松最容易感病。所以,如果疫區最主要的樹種為日本黑松,有關部門便可以考慮優選抗病性較高的樹種,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松材線蟲病可能帶來的損失。
5 結語
松材線蟲病已經給我國很多地區的松林資源帶來了嚴重破壞,應當對其予以高度重視,在加大除治力度的同時,要把阻止病害的傳播蔓延放在更突出的位置。因此就需要對松材線蟲病進行深入研究,對其危害癥狀、傳播方式等加以掌握,進而結合當地實情制定切實可行的防治方案。
參考文獻:
[1]王文婷.淺議舒城縣松材線蟲病的發生與綜合防治[J].安徽林業科技,2018,44(6):28~29,32.
[2]李琴霞.蓮花山保護局開展松材線蟲病秋季普查工作[J].甘肅林業,2018(6):47~48.
[3]程顯軍,李丹.林業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J].吉林農業,2016(7):105.
[4]董輝.基于林業病蟲害防治意義及松材線蟲病綜合防治技術分析[J].現代園藝,2019(18):72~73.
[5]周宏.國內松材線蟲病主要防治技術述評[J].吉林農業,2019(4):94~95.
[6]易敬林,覃雯霞,韓勝,等.三門江國家森林公園松材線蟲病的發生與防治技術措施[J].湖北林業科技,2018,47(6):39~41.
[7]陳元生,簡迎龍,羅致迪,等.疫木隔離結合釋放花絨寄甲防治松材線蟲病[J].江蘇農業科學,2018,46(24):101~104.
[8]王文婷.淺議舒城縣松材線蟲病的發生與綜合防治[J].安徽林業科技,2018,44(6):28~29+32.
[9]周冰穎.松材線蟲病及其媒介昆蟲松墨天牛的生物防治[J].綠色科技,2018(22):118~121.
[10]鄭文婷,金伊麗,廖夢娜.松材線蟲病的分布、危害及其防治對策[J].浙江林業科技,2018,38(6):83~91.
[11]覃貴勇,許彥,劉露.不同農藥聯用對松材線蟲的作用研究[J].農業災害研究,2018,8(6):1~3,56.
收稿日期:2019-12-09
作者簡介:張巨武(1974-),男,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森林病蟲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