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指出了深入了解森林火災特征并做好防治工作是確保多年撫育而成的深林不會毀于一旦的基本保障,同時也會為國家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管理森林的干部職工和廣大人民群眾都需要積極參與森林防火工作,盡可能地從源頭上避免森林發生火災或者在火災發生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對其進行撲救。以甘肅九龍江林場為例,分析了林區火災類型及林場火災發生的原因,并就林場火災預防方法進行了總結,以期為相關地區和人士提供參考,有效保護林業資源。
關鍵詞:化驗室;日常管理;規范化;標準化
中圖分類號:S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1674-9944(2020)03-0174-02
1 引言
森林火災不僅會破壞森林和植被,而且還會危及林中動物的生命安全,甚至還會導致當地氣候發生變化、影響生態環境。森林火災既會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威脅,也會損害國家利益。而森林火災防范工作所出現的任何紙漏,都有可能引發森林大火,導致損失慘重。
2 森林火災類型
2.1 地表火
地表火是林場中十分常見的林火,它是由地表面細小可燃物引起,并沿地表蔓延。地表火的主要燃料有:枯枝、活地被物、倒木及大樹根部等。地表火不僅會引起森林病蟲害和大面積林木枯死,而且還會嚴重破壞森林生態系統。如果發生地表火時,地表的可燃物過多就會給林場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因為地表火在可燃物過多的環境下容易轉換為樹冠火[1]。
2.2 樹冠火
產生樹冠火的原因有2種:①由地表火演變而來,當地表火遇到強風或者幼樹群時就會演變為樹冠火,樹冠火是沿樹冠蔓延的一種林火。大部分樹冠火都發生在樹脂成分較多的針葉林中,不僅會燒焦樹枝和樹干,而且還會燒毀地被物、幼樹和下木。②雷擊火引發樹冠火。由雷擊火引起的樹冠火在燃燒的時候,其上方會產生局部氣旋,此時若遇大風,這種局部氣旋就會將燃燒著的樹枝和樹皮帶到更遙遠的地方,導致火災范圍迅速擴大[2]。樹冠火的破壞性極大,溫度可達900℃,因而撲救工作十分艱巨。
2.3 地下火
地下火是由林地腐殖質層引起的一種林火,地下火剛發生時,地面只能看到濃煙,看不到火焰,當地下火由林地腐殖質層燒到礦物質層和地下水上部時,才有可能在地面看到火焰[3]。地下火對樹木根部的影響十分嚴重,地下火所經過的地方,會出現大量樹木死亡的現象。
2.4 對流柱
森林發生火災的時候會產生大量的熱空氣,當熱空氣流走后,周圍的冷空氣就會流人,熱空氣和冷空氣的流動使得林場火災的上方產生對流柱。林場火災所產生的熱能是影響對流柱動態和增長速度的直接因素。
3 森林火災發生的原因
(1)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會議精神沒有落到實處,森林防火宣傳力度不夠,廣大干部、職工和周邊村民的防火意識不夠強烈,且不具責任感[4]。
(2)護林防火宣傳內容單一、簡單,春節和清明節前后,群眾上墳掃墓等活動增加,火源不能得到有效地控制,導致森林火災發生概率增加。
(3)林區道路重點路段設立防火檢查站、電子監控和門禁系統不夠完善,進入林區的車輛和行人檢查松懈,使得林場存在火災隱患。
(4)林區主干道路兩側、林區與村社農田接壤處雜草橫生,枯枝落葉沒有得到及時清理,防火隔離帶工作沒有落到實處[5]。
(5)進入防火區的護林人數少,林區集中巡查力度和密度都不能滿足標準要求。
(6)林區生態配水次數少,灌溉林地面積沒有達到規范要求。
4 森林火災預防方法
4.1 加強防火宣傳教育
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區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會議精神,加大森林防火宣傳力度,提高廣大干部職工和周邊村民的防火意識是預防森林火災的關鍵[6]。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護林防火宣傳教育,根據林場的實際狀況進行不定期的宣傳。近年來,甘州區九龍江林場通過向周邊村民宣傳防火知識,提高防火意識的同時,認真落實責任,確保了2.93萬畝生態公益林的安全。
4.2 嚴格控制森林火源
大量數據表明,人為因素是引起森林火災的主要原因,而且大部分森林火災都發生在秋冬季節和清明節期間[7]。所以,在春節和清明節前后,應加大防火宣傳力度,安排工作人員在重點火險區堅守現場,向上墳祭祖人員散發傳單,也可“死看死守、埋壓火源”,有效遏止森林火災。九龍江林場在進入防火區地段增加了5個臨時護林人員,以加大對林區的集中巡查力度和密度。通往在林場路口張貼防火標志,在火災高發期懸掛宣傳標語,既能督促做好火災防范工作,又能有利于對其進行監督管理。
4.3 綠化林場
根據上級森林防火指揮部的統一部署,林場成立森林防火指揮部,設立辦公室和半專業化森林消防隊,做好森林的澆灌工作[8]。九龍江林場綠化蘆水灣景區改造工程,加強了對工程的養護,在林場積極種植灌木、喬木,既可以優化林場結構,又可以對林場進行適當的修復[9]。九龍江林場林區道路建設項目,使得林區出行條件發生了巨大變化,保障了森林防火應急道路的通暢,同時,加強與水利部門的聯系,盡可能地為生態配水,提高植物成活率。九龍江林場自2019開春以來,積極與水利部門聯系,協調林區生態配水,截至目前共配生態水5次,灌溉林地達12000畝。
4.4 設置防火線、隔離帶
防火線可以通過阻擋山火蔓延減少損失,自然溪流和人工修建的道路都可以作為防火線,阻止山火蔓延,設置森林防火線屬于物理防范措施[10]。防火線區域內不能種植樹木,如果天氣干燥炎熱,需要安排工作人員定期檢查森林防火線,秋季還需要及時清理防火線區域的雜草落葉。九龍江林場為了有效改善林區質量和生態功能,對G30高速、312線兩側及新修建道路兩側的病蟲木、枯死木進行高桿截頭清理,清理總面積3000畝,高桿截頭病蟲木22000多株。
挖溝建立隔離帶在林場中較為常見,林場中的隔離帶通常對溝的深度具有嚴格要求,必須挖到礦物層下方至少20cm的地方,這樣才能有效阻止地下火蔓延,挖溝時不僅需要配備一支撲火隊伍,而且還需要配齊各種滅火工具[11]。通常在火場邊界會將隔火溝分成多個小區,然后分開滅火,當隔離帶處的草地、土層較厚,需先借助拖拉開設生土帶,及時清理倒伐的樹木、雜草,才能有效阻擋林火蔓延。由于隔離帶設立在大火蔓延的前方,建立隔離帶時需要綜合考慮林火向前蔓延速度、撲火人員運行速度,建立隔離帶所需時間等各種因素[12]。所以,隔離帶必須在林火到來之前建成,通常隔離帶的寬度為被保護側的樹高2倍以上,才能有效阻止林火蔓延。
4.5 制定各項管理制度
首先,加強對廣大干部職工的防火教育,積極宣傳林場火災防范的相關政策法規,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明確每位職工的義務和相應的責任[13]。其次,不斷修訂并完善林場內的各項管理制度,積極與相關部門聯系,爭取項目資金,加大林場資金投入,只有具有足夠的資金,夯實基礎建設,才能保證林場火災防范工作順利開展[14]。最后,加大對林場的監督檢查力度,不定期檢查和指導各項作業,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整改。
5 結語
由于森林火災防范涉及到的學科和部門眾多,所以需要協調整合所有力量。近年來,與森林防火相關的科學技術已經取得了明顯的進步,所以,林場防范工作也更加智能化、綜合化[15]。森林火災防范領域正在不斷引入林火衛星監測、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和雷達探測等一系列高新技術,這些高新技術的應用會使我國森林火災防范工作開展更加順利穩健。
參考文獻:
[1]胡榮煒,朱歡騰.森林火災發生要素及預防技術措施[J].安徽農學通報,2013,29(18):113~114.
[2]但召成.國有林場森林防火工作和火災撲救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7(14).
[3]王志保.森林與環保[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3.
[4]王進.山林火災發生原因及預防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7(13).
[5]陳潤飲.淺談山區森林防火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中國科技博覽,2010,7(27):250.
[6]顏保發、黃禮祥、季冬延.預防森林火災的主要營林技術措施[J].大眾科技,2014,6(4):168~169.
[7]周家國.淺談預防森林火災的主要營林技術措施[J].民營科技,2015(27):208.
[8]劉躍建.森林環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9]鮑黃中.森林火災的預防與補救措施[J].安徽林業科技,2014,40(4):56~57.
[10]王國富.林場火災的預防治理技術措施[J].黑龍江科學,2016,3(3):2~3.
[11]毛芳芳.森林營造技術[J].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
[12]鄭長瑞.森林火災發生規律及防控對策[J].福建林業科技,2013,12(1):92.
[13]李秋隆.淺析加大森林防火宣傳工作的途徑及其措施[J].魅力中國,2014,21(21):27.
[14]王玉.森林防火探析[J].農業與技術,2014,27(7);58.
[15]阿依登.艾米提.山區森林防火預防及應對策略[J].民營科技,2014,15(9):226.
收稿日期:2019-11-26
作者簡介:楊學雷(1969-),男,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護林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