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新
在新形勢背景下,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學生黨建教育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也面臨著很多變化,高等院校是以培養社會需求的全面性先進人才為主要培養目標,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學生成長必不可少的教育。本文對高校大學生黨建與思政教育工作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建立協同性教育模式,研究黨建教育工作、思政教育工作的協同發展,希望能對廣大工作人員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僅是當代大學生需要學習的基礎課程,還是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重要教育途徑。在新形勢背景下,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學生黨建教育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也面臨著很多變化,高等院校是以培養社會需求的全面性先進人才為主要培養目標,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學生成長必不可少的教育,這種教育需要進行調整,不能再是單一課堂教育,還需要進行協同合作,在各個方面進行滲透,讓大學生不斷受到熏陶,促進他們高尚品德的形成,真正做到有德有才。
本文對高校大學生黨建與思政教育工作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建立協同性教育模式,研究黨建教育工作、思政教育工作的協同發展,希望能對廣大工作人員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我國高校大學生黨建與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是大學生走向社會的中轉站,在此階段大學生會完成系統性教育的最后部分,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最終得以塑形,所以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當今社會飛速發展,社會風氣和道德受到“金錢至上”、“娛樂至死”等不良思想沖擊,大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呈現下滑趨勢。高校黨建和思政教育工作應該與時俱進、不斷發展,積極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占領思想高地,真正成為培養大學生思想品德的幫手。好的黨建和思政教育工作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加速器,是人才的磨刀石,可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發展觀,滿足他們的自身思想發展需要,通過正確的黨建以及思政教育工作,可以引導他們做出有利于國家、有利于社會、有利于人民的抉擇,引導他們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信仰者和傳播者。
高校黨建和思政教育工作應該是全方位、全程的,貫穿大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要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將要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更有創造精神地的發展貫穿全局和全過程,整體提升黨建和思政教育工作水平,推動思想教育工作的協同發展,將大學生黨建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納入到高校教學體系中,引導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
二、我國高校大學生黨建與思政教育工作中面臨的問題
(一)不受重視
高校教育在現階段主要是重視大學生的專業知識培養,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往往重視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整體趨勢是要讓學生不斷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增加工作競爭力,在高校的整體課程設計中一般不會設計比較完整的黨建工作目標或者思政教育工作目標,黨建課程針對入黨積極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學習僅僅作為基礎課程,沒有貫穿始終的教育設計和措施,學校和學生都不重視相關教育學習,沒有認識到黨建和思政教育工作的本質和重要性。
(二)不成體系
任何一種教育想要取得較好的成果,都必須要有體系,黨建和思政教育工作也是如此。從整體看,高校階段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應該是愛黨、愛國、馬克思哲學理論、社會主義價值觀等多種教育內容的融合,讓學生在最終的脫產學習階段塑造出對社會主義中國的熱愛,保持學生思想的先進性。但是現階段的高校沒構建系統性的黨建和思政教育體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課本知識,內容滯后、教育模式單一,黨建和思政教育分離,很難引起大學生的共鳴,造成教育成果不佳。
(三)部門職能不清
我國高校黨建與思政教育分離,黨組織與教育系統并行,職能權利混淆,多部門共管就意味著無部門擔責,面對黨建工作開展滯后的問題還容易造成推諉,學生黨建工作人員往往是行政工作人員,不具備教學能力,對社會熱點不敏感,教學手段粗暴,以強制性管教為主,經常引起學生反感,這種現狀都讓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涇渭分明,無法互相滲透,嚴重影響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實,不利于我國高校黨建和思政教育工作完成工作目標,培養有德有才的當代大學生。
三、如何在高校大學生黨建與思政教育工作協同發展研究
(一)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模式
優秀教育應該是以學生為主體,在課堂內外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他們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學習到黨建和思政教育的精髓。所以高校在設計課程體系時要吸納學生意見,了解當代大學生的思維方式,關注學生關注的熱點,設身處地的去探索黨建與思政教育所能帶來的思想教育內容。讓學生了解黨建與思政教育的本質,讓他們真正理解這一教育的重要性。
(二)建立協調性教育理念
高校在加強對黨建與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視的同時,也要認識到二者很多內容是具有很高的共同性和兼容性,教育目標也比較相近,高校在規劃相關課程體系時需要引導教師進行協同教育規劃,將大學生的黨建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合作進行統一的協調,提高教育系統性,完善自身教學體系。在各院系黨建工作與思政教育工作開展初期就進行協同工作指導,將二者融入日常教學工作計劃中,貫穿學生的全部教育過程,開展系統性的教學。
(三)搭建協同教育工作平臺
高校黨建和思政教育工作分離不僅僅是在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上,二者想要協同發展就必須有統一的教育工作平臺。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可以為這種教學平臺提供很好的技術支持,很多高校已經開始搭建自己的教育平臺,將黨建和思政教育內容進行整理,引入教育平臺,可以提高二者的融合,優化教育資源,提高教師教學效率和成果,還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碎片化學習、費曼學習等多種學習模式,將黨建與思政教育引入課外,甚至可以引入校外學習資源,比如說社區黨課等活動,讓學生走出校園,真正認識到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巨大作用。
(四)構建部門合作體系
高校院校和校內組織機構繁多,職能不同,想要推進黨建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協同發展,就必須構建協同合作體系,分工合作,共同發展,確保黨建和思政教育工作有效落實。學校、各級黨組織、院系、教師、學生都要參與進來,結合實際教育工作需要構建合作體系。在校內和校外同時進行,有效整合校內資源和社會資源,有針對性的構建實踐項目,提高黨建和思政教育工作效果。
四、結語
我國的高校大學生黨建以及思政教育需要與時俱進,緊跟國家發展步伐,在新形勢下進行升級,針對不合理的地方進行重點改革,更新教育理念,樹立協同教育意識,搭建協同教育平臺,提高二者的合作體系,從各個方面提升高校大學生黨建以及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推進高校教育改革以及創新,使高校黨建與思政教育同步發展,協調共進,最終達到培養全面發展的當代大學生這一目標。(作者單位:山西青年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