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茹 王彥莉
摘 ? ?要:在現代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很大程度上的促進了建筑工程領域的升級。并且在這個過程當中,一種全新類型的裝配式建筑工程也被落實到了建筑工程當中去??墒怯捎诋斍暗难b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體系不夠完整,并且施工方面的技術手段也不夠成熟,并不能夠完全的發揮出裝配式建筑的最基本優勢。因此本文對裝配式建筑在工程管理中的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礎上,探尋一些方法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對策研究
1 ?裝配式建筑的社會意義
1.1 ?明顯的社會效益
首先,裝配式建筑具有低耗能、低污染、低材耗等優勢,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傳統建筑大量使用鋼筋混凝土等材料,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像嚴重的粉塵污染、光污染和噪聲污染等。不僅污染環境,還損害周邊居民的身體健康。裝配式建筑鋼板和模板都是在工廠完成的,大量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同時,還保障了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降低了危險系數,從而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1.2 ?顯著的經濟效益
除了在社會效益上發揮優勢,裝配式建筑還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傳統的建筑行業,一切以手工為主,采用大量的人工,需要大量勞動力的投入,從而造成較高的人員成本。由于勞動力成本在整個建筑行業投入中占有重要比重,所以降低勞動成本,就是減少整個行業的資本投入,發揮建筑資金的最大價值。裝配式建筑正好彌補了這一方面的不足,大大節約了人工成本。同時在節省人工的同時,工作時間也大大的縮短,提升了工作效率[1]。此外,還可以將保溫、外觀裝飾、隔熱、水電安裝等全面有效配合,使建筑工程能夠一次性順利完成。裝配式建筑在建筑行業中運用越來越廣泛,隨著新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新型城鎮化發展加劇,以及供給側結構的要求來看,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已經成為整個建筑行業的重中之重。同時裝配式建筑促進創新發展綠色能源新型產業,加強建筑工程中的節約環保意識,化解由于產能過剩而引發的社會矛盾,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的同時,又可以促進工業化的發展,加速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
2 ?影響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主要因素
2.1 ?設計管理方面的影響
在裝配式建筑的設計中,設計人員應該保證設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建立一套完整的建筑設計標準,但是當前的建筑行業中,并沒有形成針對裝配式建筑的設計規范,導致在設計時,常出現質量問題,為后期工程的實施埋藏隱患。且工程項目管理人員并沒有強化對設計環節的管理,若在裝配式建筑工程的設計階段,忽視對設計環節的管理,會導致施工圖紙與技術交底相矛盾的問題產生,進而導致出現工程變更,甚至影響建筑工程質量。
2.2 ?建筑工程管理人員的對裝配式工程管理接受較難
建筑工程方面的管理人員多數遵循傳統的建筑管理形式,并且一直堅信,依照傳統的管理模式,也能夠實現裝配式管理的工作??墒茄b配式建筑工程,無論是從施工的流程、使用的技術手段,包括管理模式、內容等多方面來看,都和傳統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有著很大的區別。再者,建筑工程管理人員普遍工作內容比較繁雜,空余時間較少,所以管理人員比較難以輕易接納新型的管理思想,那么就很難和裝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模進行匹配。
3 ?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對策
3.1 ?提升專業人員素養
隨著經濟文化的不斷進步,裝配式建筑工程在未來的建筑行業中比重較重,但當前來看,從事裝配式建筑工程工作的專業人員較少,人才相對比較短缺,有很大的缺口,人才培養與企業用工需求存在脫節的想象。專業人員緊缺不利于裝配式建筑行業的長遠發展,為此,我們要加強對裝配式建筑人才的培養力度,大力加強師資力量的投入,與當地高校緊密合作,成立培養專業人員的基地,爭取在較短時間內,輸送大量人才到實際工作中,培養出優秀的團隊,為裝配式建筑行業的發展提供大量人才儲備,以滿足市場和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與此同時,相關企業要轉變傳統的管理模式,注重建筑管理過程中對施工管理的重要性。以往多數情況,常常項目完成后施工質量得不到保證。特別對于裝配式建筑來說,單依靠某一部門是無法保證工程質量的,必須要有專業的工程管理部門作后盾,這就要求各部門之間需要緊密配合,注重專業人才的培養,創新管理方式,在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逐步完善工作體系[3]。
3.2 ?建立健全管理體制
我們在完善裝配式建筑的相關政策時,首先,要考慮國家建筑行業的發展變化趨勢,在引進外國先進經驗的同時,遵循建筑行業轉型發展的規律,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法律政策。其次,還要完善監督管理體系,以保證相關政策在執行中不會發生偏差,保證順利落實。裝配式工程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圖紙設計、部件加工和生產等多個環節。需要培養專業的管理人員,嚴格遵循制度的要求,利用有效的監督方式進行科學認定,確保產品質量過關。最后,在工作中要明確各個主體的責任,明確權利與義務,一旦發現質量問題,落實到人,并嚴格處理。要保證裝配式建筑施工結構的性能,防火、防水及其抗腐蝕性等,不斷強化管理意識和加強監督作用,通過合理有效的監督,保障裝配式建筑施工的有效安全進行,為裝配的結構提供質量保證,從而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的穩定發展[4]。另外,在設計階段,更應該加強對裝配式建筑工程結構性能的監督,全面提升裝配式建筑工程的設計水平,有關人員應不斷加強自身技術水平的提高,創新設計理念,提升設計水平。
3.3 ?加強標準化設計管理
對于裝配式建筑的更好應用與發展而言,重視對設計環節的管理設計,人員要加強標準化設計,對于預制構件的生產廠家,要對其提出標準化要求,包括構件尺寸、外觀、規格等,以確保實現標準化設計。在具體的結構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要對結構進行深化設計,并以國際標準為參考,結合工程實際,對鋼筋布置形式、節點選取以及砼材料配比等進行標準化設計。同時作為裝配式建筑工程項目的管理人員,則要強化對設計環節的管理,確保其嚴格執行設計標準,同時要對設計方案交底以及技術交底等工作進行密切監管[5]。
4 ?結語
從裝配式建筑的目前發展趨勢可以看出,裝配式建筑在建筑行業中的突出地位,對整個行業的發展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因此我們要重視對建筑工程的管理,創新管理模式,培養專業人才,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加強各部門之間的配合,努力完善裝配式建筑管理的同時,促進整個建筑行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 幸幸.淺談裝配式建筑工程質量監督要點[J].城市建筑,2019(29):185~186.
[2] 彭永明.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響因素與對策分析[J].江西建材,2019(8):211~213.
[3] 郭超.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現狀與優化措施[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30):31.
[4] 武茂龍.裝配式建筑的工程項目管理及發展問題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9(1):176~177.
[5] 李呈蔚. 基于裝配式技術的工程建造項目管理研究[D].天津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