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仁
2018年5月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審計委員會工作規則》等文件,其中提到:“要努力的構建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充分發揮審計對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職能作用。"在此政策的鼓勵背景下,審計人員都在加大審計工作的力度,力求國家審計、內審和獨立審計形成合力監督的目標要求。在新時期,作為推進內部審計工作進程的主力——內部審計人員來說,也面臨著新的要求。本文定位于內部審計人員應如何響應新時代的號召,分析并概括內部審計人員勝任能力的現狀以及提出對策應如何提升各自的專業能力。
2018年5月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審計委員會工作規則》等文件,其中提到:“要努力的構建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充分發揮審計對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職能作用。"在此政策的鼓勵背景下,審計人員都在加大審計工作的力度,力求國家審計、內審和獨立審計形成合力監督的目標要求。在新時期,作為推進內部審計工作進程的主力——內部審計人員來說,也面臨著新的要求。雖然內部審計的環境相對來說不是絕對獨立,但是于企業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企業資金安全、權力職責、財產安全、利益往來等等方面都離不開 內部審計,換句話說,企業內審崗位的設立促進企業效率的幅度提升,并一定程度上保證資金和財產的安全、預防貪污腐敗大面積的出現。那么內審崗位人員的勝任能力對相關目標的實現有著非常關鍵性的作用,接下來從內審人員的誠信、獨立性、專業、態度等方面分析現狀,并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對策。
一、內部審計人員職業勝任能力理論基礎
(一)職業勝任能力
筆者認為職業勝任能力的含義是在某領域任職的工作人員及可以有效的處理好該行業事務所應具備的基本能力。通常與行業的進入資格具有密切的聯系,具備該資格的有關人員可以被視為具備該特定行業基本的專業勝任能力,但由于市場環境的變化以及技術的不斷發展,致使能力依然欠缺,需要一定的培訓和社會實際工作經驗協同完善欠缺的能力。
(二)內部審計人員職業勝任能力框架
1.專業知識
專業知識是基礎。無論是哪種職業,工作人員必須具備所在職業的專業知識。內部審計工作的專業性特別強,要求內部審計人員的基礎知識必須很扎實,并且內部審計人員所需的專業知識范圍甚廣,要求內部審計人員要有廣闊的知識面以應對職業需求。
2.個人技能和審計技術與工具
個人技能和審計技術與工具的重要性是由內部審計工作復雜性的特點來決定的。內部審計越復雜,審計技術與工具就顯得愈發重要,沒有一定的方法,順利并有效地完成技術性的工作就會遇到阻礙。個人技能的高低影響著內部審計人員與被審計單位溝通的成果和效率,也不能很準確地向上級匯報。對審計技術與工具運用和掌握的程度是影響著內部審計人員能否進行高效且準確地審計工作的關鍵因素。在現行的大數據時代下,審計軟件的普遍適用性以及技術的不斷更新要求每位內審人員掌握這些審計技術與相關的使用工具,提升企業內部治理的效率。
(三)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的要求
內部審計人員要為企業提供高質量的專業服務,擁有較強的職業能力是必備的條件。在十九大召開以后,對于國家以及各學者對內部審計提出的新要求、新展望,對于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結合以往內部審計人員的知識結構體系和新的環境,內審人員應當具備的專業勝任能力包括:首先,會計、審計、稅收、管理、相關法規和其他有關專門知識,比在學歷和專業上做硬性的要求,同時考量是否具備相關的資格證書,注冊會計師、中級會計師、注冊稅務師、審計師等;除此以外還要具有綜合的知識技能,大數據要求內審人員的知識結構應當把計算機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囊括進來。其次,具有實務能力,理論結合實踐,內審人員應當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不斷增強實務應用,不斷總結經驗形成對我國內審發展的參考依據。再者,分析、交際、組織等綜合素質也是內審人員必備條件,這關系到內審工作執行的效率以及對最新形勢的判斷,用最敏銳的視角和最有效的溝通推進內審工作的進展,以期實現十九大對我國內審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愿望。
二、企業內審人員職業勝任能力現狀
(一)誠信正直情況
內審人員本身存在于企業的內部,并非絕對獨立于企業,內審人員在執行業務過程中是否能夠端正態度做到誠信正直決定了審計的質量。在現實企業狀況來看,內審人員能夠做到完全的誠信正直存在困難。內審人需要的圓滑和對領導的服從使其不能堅持絕對的正直,畢竟不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時代。服從領導不得已說的假話、維護親密的同事關系的包庇、增加自身收入目標的驅使,都再使現實的內審人員偏離誠信正直的軌道。
(二)獨立性情況
內審人員的獨立性并非要求形式獨立,這絕非可能,而要求其實質上能夠保證心理的獨立。換言之,不為利益、親密關系、強權等所壓迫,要不懼、不畏,堅守內心的獨立。現在內審崗位中,有情懷的原來越少,都是奔著養家糊口、還房貸、車貸去的,能夠減輕壓力的事情又有誰不愿意去做呢?當然企業在設立內部委員會或者內部審計崗位時,因其缺乏規范導致其設置不合理。比如內審人員職位隸屬財務部,因內部審計職責不僅僅針對的是業務部,應涵蓋企業的方方面面,那么在隸屬于財務部的情況下,不利于對財務的審核,不利于內審人員獨立性的遵循,導致內審崗位的設置流于形式。
(三)專業勝任能力情況
大數據在企業中的盛行,使得內審人員不得不提升自己的學識。現實的企業內審人員在招聘時基本是財務出身或法律出身,大學培養審計專業學生時也依照傳統的計劃,這使現在內審人員只是具備基本的財務知識,而沒有順應時代的能力。同時領域相關的法律、法規千變萬化,企業內審人員缺乏學習的動力,可能引起工作中一些談判的被動。
(四)客觀公正情況
領域專業意見的是否可靠,客觀公正的態度對其有著致命的影響。企業中內審人員把握很多判斷性的業務,判斷性的業務與現實誤差的縮小首先由態度決定。不偏不倚、秉持原則、不受客觀事實以外的任何因素的影響對于現實的企業內審人員來說不是一個絕對可能的事情,不管是從個人感情障礙、層級關系、還是利益角度來說,都不存在。
三、提升企業內部審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建議
針對以上對企業內審人員出現的狀況,本節提出相關的建議。
(一)提高政治素養,對黨高度忠誠
首先確立正確的價值觀,時刻保持都黨的相關政策的積極學習態度,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和崗位目標。企業內部審計涉及的企業有各種性質,不管是國企還是民企,都應在黨的領導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踐行黨的方針政策、為了所有的同胞們的幸福生活而去努力奮斗。作為企業內審人員,思想要正確,本身處于稽查的崗位,思想不正確很多行為就會發生與黨的思想的背離,會造成企業內部腐敗、資產流失,這對整個國家社會經濟的健康運行具有負面的作用。為了能夠保持與黨的一致,企業內審人員盡最大努力的肩負起責任,從自我做起,帶動身邊的工作人員,朝著正確的方向出發。
(二)完善企業內部審計相關國家政策
制定和完善相關內部審計制度,明確企業內部審計部門的隸屬關系,保障及維護內部審計部門人員的地位,因為沒有明確的相關政策依據,內審人員的地位經常受到企業各部門的質疑,就出現不配合工作的情形。所以明確規范不同規模企業的內審機構隸屬層級,也是樹立內審地位和權威的一環,至少應杜絕內審人員在財務部門隸屬的關系的出現。相關政策制定以后,為了保證企業能夠遵照執行,避免出現"形似而神不至"的問題,應整合社會審計、輿論監督、國家監督力量,促進企業規范執行相關規章制度。其次也應該明確指出內審人員的資格相關要求 ,避免出現學歷過低且未學過專業知識的人員從事該職位,降低人員操作風險。
(三)增強企業內審人員責任意識
不管是誠信的缺失、客觀公正態度的缺乏還是獨立性遵守的不屑,都在告訴我們內審人員責任意識亟待加強,讓其意識到崗位的重要性,也讓其他部門人員意識到其重要性,他們是企業資產安全的最終把關者、是企業經營狀況給與股東可靠交代的一環,強化其責任意識也需要外部的助力,比如領導層傳遞,領導層應當向企業各階層傳達出重視內部審計的信息,讓內部審計部門人員意識到其重要性增強其責任意識;其次,對內部審計部門人員予以公平的考核機制,使內部審計人員覺得自己在這個崗位上是有價值的,要為這個崗位去提升自己的職業水平。
(四)提升企業內審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
首先,加強對內審人員的專業培訓,使其有更多的機會學習并提升技能,要主動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和進步的習慣。其次,增強對內審人員專業能力的方向性引導,增強業務能力。加強對內審人員的知識體系的培訓,使其掌握最新法律法規政策的變化,在進行業務執行時不至于被動,提高其效率。同時也應該拓寬內審人員的知識領域,順應大數據時代的發展,企業要不吝嗇對員工培訓的支出,合理的支出可以帶來超額回報。掌握新型審計方法,不斷提高專業技能,適應大數據潮流的新形勢。最后,建立健全企業內審人員專業勝任能力的測評體系,定期的對內部審計人員的各方面專業能力進行評估。內審人員的勝任能力和審計工作完成成果都應該包含在內,對相關指標應該量化考核,以此來激勵相關人員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同時給與恰當合理的具有人情味的獎懲機制,既要讓內審人員有懼怕又要適當的激勵。
四、結語
內部審計在企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內部審計人員職業道德的提升已經成為了亟需解決的一個問題。文章結合新時代的新要求以及內部審計職業道德理論,分析內審人員職業道德的在如今形式急迫的情形下的現狀,并找出相關的促進內部審計人員職業道德提升的建議,希望為新時代下審計的發展作出貢獻。(作者單位:中央儲備糧漯河直屬庫有限公司)